當我們研究成功者的足跡時,常常可以發現:他們的成功一直可以追溯到他們當初拿起有關成功學書籍的那一天。我們絕不能低估書籍的價值。書籍是一種工具,它能照亮黑暗的日子,它能鼓勵你,使你大膽地走入一個別開生麵的境界,使你適應這種境界的任何需要。
喬治·斯太菲克在美國伊利諾斯州亨斯城退役軍人管理醫院療養。在那裏,他發現了思考的價值。經濟上他是破產了,但在他逐漸康複期間,他擁有大量時間,除去讀書和思考問題之外,沒有太多的事可做。
他想到了一個主意。斯太菲克知道:許多洗衣店都把剛熨好的襯衣折疊在一塊硬紙板上,以保持襯衣的平整,避免皺紋。他給洗衣店寫了幾封信,獲悉這種襯衣紙板每千張要花費四美元。他的想法是:以每千張一美元的價格出售這些紙板,並在每張紙板上登上一則廣告。登廣告當然要付廣告費,這樣他就可從中得到一筆收入。
斯太菲克有了這個想法,就設法去實現它。
出院後,他就投入了行動中!
由於他在廣告領域中是個新手,他遇到了一些問題,雖然別人說“嚐試發現錯誤”,但我們說“嚐試導致成功”,斯太菲克最終取得了成功。
斯太菲克繼續保持他住院時所養成的習慣:每天花一定時間學習、思考和計劃。
後來他決定提高他的服務效率,增加他的業務。他發現襯衣紙板一旦從襯衣上被拿掉之後,就不會為洗衣的顧客所保留。於是,他給自己提出這樣一個問題:“怎樣才能使許多家庭保留這種登有廣告的襯衣紙板呢?”解決的方法終於展現於他的心中了。
他在襯衣紙板的一麵,繼續印一則黑白或彩色廣告,在另一麵,他增加了一些新的東西——一個有趣的兒童遊戲,一份供主婦用的家用食譜,或者一句引人入勝的話語。斯太菲克給我們談到一則故事:一位男子抱怨他的一張洗衣店的清單突然莫明其妙地不見了。後來他發現他的妻子把它連同一些襯衣都送到洗衣店去了,而這些襯衣他本來還可以再穿穿。原來他的妻子這樣做僅僅是為了多得到一些斯太菲克的菜譜!
但是斯太菲克並沒有就此停止不前,他雄心勃勃,要更進一步擴大業務。他又向自己提出一個問題:“如何擴大?”他找到了答案。
斯太菲克把他從各洗衣店所收到的出售襯衣紙板的收入全部送給了美國洗染協會。該協會則以建議每個成員應當使自己以及同業工會的喬治·斯太菲克的襯衣紙板作為回報。這樣,喬治就有了另一重要的發現:你給別人好的或稱心的東西愈多,你的收獲也就愈大。
如果說有誰不太可能成為超級職業棒球隊競賽聯合會棒球明星的話,那麼這個人莫過於莫裏·威爾斯了,1950年,他第一次在布魯克林Dodgers隊受測試時,身高隻有5.8英尺,體重150磅重——他的體形大瘦小了,幾乎什麼位置都不合適。他是個極好的跑壘手、有前途的投手和比較好的防守人,但是他的擊球卻差勁極了。Dodgers隊雖然與他簽了約,但是卻把他送到超級聯合會下屬的小競賽聯合會去進一步培養以備後用。威爾斯告訴朋友,“兩年後我將返回超級競賽聯合會和傑克·羅賓遜一同打球。”
盡管他很有信心,但卻在小競賽聯合會苦苦掙紮了八年半,而最終使他脫穎而出,不但進入超級競賽聯合會而且還成就個人偉業的是一段充滿耐心、努力準備以及練習、練習、再練習的故事。
他開始在棒球運動中打最低級的D級位置,坐公共汽車趕去參加每場比賽,承受著在種族歧視的城鎮因種族問題而引發的騷擾,而且憑著小聯合會每月那150美元的工資,他幾乎無法養家。但他知道隻要自己完善一下自己的技術,他一定能在超級聯合會中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
就這樣,威爾斯每天都花幾個小時練習擊球,在經過多年的練習後,他離超級聯合會的花名冊仍還有很大的一段距離。不過,他沒有放棄,而是堅持練習。有一天,當他正練習時,球隊的教練鮑勃·伯蘭根注意看了一下威爾斯在球場左翼的幾次擊球,鮑勃看出威爾斯的擊球長進不大的主要原因就是他害怕弧線球會打中他的頭。如果一個球員擊不出弧線球的話,他永遠進不了超級聯合會。鮑勃建議威爾斯試試“輪流打”,練習用左手擊球,這樣麵對投手用右手投出的球時,他就可以從反方向擊球而不會擔心被球擊中了。
“你將彌補七年半以來聯合會中沒有右手擊球手的空白,”鮑勃告訴他。“他不會損失任何東西。明天早點來,我為你投球。”第二天早上,他倆比其他的隊員早到了幾個小時,鮑勃為威爾斯投球,從威爾斯的練習效果上看,鮑勃似乎看到了一點希望。四天之後,威爾斯急於想在主場的一次比賽上試驗一下輪流打。但鮑勃建議他到了客場比賽時再試,這樣他就不會因為麵對家鄉的球迷而感到緊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