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先生的故事說明:在任何單位、任何機構,能夠主動找方法解決問題的人,最容易脫穎而出!
好的方法能不僅能為人解除不便,讓他人有更大的發展,更能給單位創造最直接的效益。所以,哪個單位的領導都沒理由不格外重視想方法幫單位解決問題的人。
眾所周知,美國福特汽車公司是美國最早、最大的汽車公司之一。1956年,該公司推出了一款新車。這款汽車式樣、功能都很好,價錢也不貴,但是很奇怪,竟然銷路平平,和當初設想的完全相反。公司的經理們急得就像熱鍋上的螞蟻,但絞盡腦汁也找不到讓產品暢銷的辦法。這時,在福特汽車銷售量居全國末位的費城地區,一位畢業不久的大學生,對這款新車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他就是艾柯卡。艾柯卡當時是福特汽車公司的一位見習工程師,本來與汽車的銷售毫無關係。但是,公司老總因為這款新車滯銷而著急的神情,卻深深地印在他的腦海裏。他開始琢磨如何讓這款汽車暢銷。終於有一天,他靈光一閃,於是徑直來到經理辦公室,向經理提出了一個創意:在報上登廣告,內容為“花56元買一輛56型福特”。
這個創意的具體做法是:誰想買一輛1956年生產的福特汽車,隻需先付20%的貨款,餘下部分可按每月付56美元的辦法逐步付清。他的建議得到了采納。結果,這一辦法十分靈驗,“花56元買一輛56型福特”的廣告人人皆知。這個做法,不但打消了很多人對車價的顧慮,還給人創造了“每個月才花56元,實在是太合算了”的印象。
奇跡就在這樣一句簡單的廣告詞中產生了:短短3個月,該款汽車在費城地區的銷售量,就從原來的末位一躍而為全國的冠軍。
這位年輕工程師的才能很快受到賞識和升遷。後來,艾柯卡不斷地根據公司的發展趨勢,推出了一係列富有創意的舉措,最終成為了福特公司的總裁。
當很多人都認為工作隻需要按步就班做下去的時候,總是有一些優秀的人,會找到更有效的方法,更快地提高效率,更好地解決問題。也正是因為他們有這種找方法的意識和能力,所以他們以最快的速度得到了認可。
我們再來看一個故事:1793年,守衛土倫城的法國軍隊叛亂。叛軍在英國軍隊的援助下,將土倫城護衛得像銅牆鐵壁。前來平息這次叛亂的法國軍隊怎麼也攻不下。土倫城四麵環水,且有三麵是深水區。英國軍艦就在水麵上巡弋著,隻要前來攻城的法軍一靠近,就猛烈開火。法軍的軍艦遠遠不如英軍的軍艦,根本無計可施,法軍指揮官急得團團轉。
就在這時,在平息叛亂的隊伍中,一位年僅24歲的炮兵上尉靈機一動,當即用鵝毛筆寫下一張紙條,交給指揮官:“將軍閣下:請急調100艘巨型木艦,裝上陸戰用的火炮代替艦炮,攔腰轟擊英國軍艦,以劣勝優!”果然,這種“新式武器”一調來,英國艦艇無法阻擋。僅僅兩天時間,原來把土倫城護衛得嚴嚴實實的英軍艦艇被轟得七零八落,不得不狼狽逃走。叛軍見狀,很快也繳械投降。這位年輕的上尉就是後來成為法國皇帝、威震世界的拿破侖!
拿破侖的成功,像很多傑出的人一樣,在相當程度上是抓住了一個關鍵的脫穎而出的機會,走上了一個有高度的新的起點。有了這樣的新起點,就有了更大的舞台,能吸引更多的人向自己看齊,從而彙集更多的資源。
開動腦筋,多想辦法,為你的組織解決難題,你就會迎來更多的發展機會,從成功走向更大的成功!
學會“換地方打井”
我們常說,一個地方打井,如果老不出水,就不要繼續打,而考慮重新換一個地方。這就是說,任何人、任何企業要發展得快,必須學會開拓新領域。善於“換地方打井”,創造發明的思路會更寬闊,解決問題就會有更好的方法,個人就更容易在單位脫穎而出,組織在競爭中更容易立於不敗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