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有做自己想做的事,才能像摩西和渡邊淳一那樣,找到真正屬於自己的人生殿堂。
做自己想做的事,需要拋開虛榮和名利。
那樣才會真實的去幹一件自己願意幹的事,也許你得不到別人的賞識,也許你得不到掌聲與喝采,也許你得不到別人的認可,可隻要自己願意。隻要自己開心,何必為了那可憐的掌聲與喝采,違背了自己。何必為了那一點虛榮心,難為了自己。
做自己想做的事,需要付出毅力與勇氣。
因為你有可能違背了常規,因為你有可能會遭到世俗的偏見,因為你有可能會陷入孤立的境地。可我們是為了自己的理想,為了付出自己真實的情感,為了實現真實的自我,孤獨怕什麼,寂寞又何仿?在孤獨中可以更清醒地認識自我,在寂寞中可以得到境界的升華。
做自己想做的事,需要激情與理智。
愛就愛個死去活來,愛過了不後悔;恨就恨得咬牙切齒,恨過了不回頭。不放過一切機會,不放棄一切權利,該爭取的就爭取,該得到的就得到。沒有含糊,沒有猶豫。可前提是正確認識自己,正確把握自己,不違背社會遊戲規則,不傷害朋友,不傷害家人,不傷害自己。
人生是短暫的,每個人來到人間隻能走一回。何不堂堂正正?何不瀟瀟灑灑?何不按照自己的願望去做人?何不做自己想做的事?不然就枉費了自己。
主次——隻做最有價值的事
人總是感歎年歲太短,精力有限,而想做的事太多!現在有一條來自上天的啟示:做最有價值最能提升自己!是的,事情太多,但我們沒必要件件都去做;挑選那些最有價值最有助於提升自己的事情去做!這些事情,有助於認識我們自身的缺陷,以便完善自我;這些事情,有助於發掘自己的優點,更有信心地麵對人生;這些事情,讓我們更深刻地認識自己,理解世界,擁抱生活!這些事情,能夠讓我們感到真正的快樂和幸福!
別人做1000件事,我隻做50件;也許會後悔,隻做了自己做了的事,還有好多事沒有做呢!可是,做了一千件,還不是一樣會感覺到遺憾,而且,也許會因為沒有切實深入到事情深處,沒有切實深入到自己內心,憾意更大!
柳傳誌(聯想總裁)20年,他隻做了三大事。
聯想自1984年成立至今,有三件事廣受人們注意和稱讚。
第一件事,是在中國PC領域裏麵我們和全世界著名的企業競爭,並且在這些競爭中,我們占了上風。從1996年開始,我們的市場份額就占據了第一位,以後的市場份額逐漸擴大到30%。
第二件事,是在創辦企業的時候中國科學院投了20萬人民幣,他們是聯想的第一大股東。但是在發展的過程中,在聯想這個股東的支持下,聯想員工把每年得到的獎金都存起來,一直存了7年。2001年的時候聯想買下了那30%的股份,實現了股份製改造,很成功。這件事情為中國國有企業的股份製改造樹立了榜樣。
第三件事,就是在2004年12月8日,聯想向全世界宣布聯想並購了IBMPC事業部,這件事情引起了IT產業界、經濟學界的震動。但是大多數人當時認為這件事情是很難成功的,原因在於並購本身是很困難的事情,更何況是一個發展中國家的小企業去並購發達國家的大企業。用中國話說,就好比是蛇吞象,所以大家並不看好。前年柳傳誌在北大管理學院EMBA課堂上講話的時候,聽眾一共90名學員,當時柳傳誌做了個小小調查:對這事看好的隻有三個人,其中兩個還是聯想派去的學生。
柳傳誌還講過一句很經典的話:每一分每一秒都去做最有生產力的事情。
什麼叫最有生產力事情?對一個銷售員而言,他天天打電話拜訪顧客,不會有業績,他天天整理資料也不會有業績。那麼他到底做什麼是才會有業績呢?麵對麵拜訪顧客,才會有業績。所以,他應該把大部分的時間用到見顧客和銷售產品。這就是每一分每一秒都在做有生產力的事情。
在時間管理裏,既重要又容易被人忽視的一點就是,這件事情“隻有你”能做,別人無法取代。打比方說,一個公司的老板,他不應該親自去銷售產品,他不應該親自去開會,他不應該親自去管理公司。因為這些事情都可以讓別人做。什麼是隻有他能做而別人無法取代的呢?做決策是別人所無法取代的。做前景規劃,做方向的調整,是別人無法取代的。而對一個銷售經理而言,他要做的不是親自去銷售,而是要管理好銷售人員。發揮每一個人的最大作用。如果每一個人把每一分每一秒都做成最有生產力的事情,那麼時間管理就好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