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銷售點,銷售未必就能打開,因為人們並不知道“玉泉”的質量如何,口感好不好,單靠售點促銷和廣告,消費者不一定買賬,立竿見影的做法是讓他們親口嚐嚐。我們 “逼”消費者喝,具體的做法是與婚紗影樓合作,開展“照婚紗照,送‘玉泉’牛奶”的活動。我們通過這次活動,把一些酒席上的飲料換成了酸奶,立即受到了赴宴者的歡迎,宴席的主辦者也節約了一大筆開支。一瓶200毫升裝的“玉泉”牛奶,批發價1元,而一聽果汁或可樂,則要2元。幾次活動做下來,“玉泉”逐步得到了市民的認可,銷量直線上升。
從企業中下崗的小張,在尋覓投資意向時細心觀察,發現農村中使用手機的人越來越多,而小鎮上又沒有修理手機的攤點。於是,他在擇業培訓時,就看準了修理手機這一項。以後,他在鎮上租了個門店,添了點設備,幹起了修理手機的行當,年收入比上崗時成倍增加。
小張投資經商,善於做有心人,尋覓市場的空白點,作為自己的投資點,收到了事半功倍的好效果。其實,社會生活中的市場空白點多多。就從農村來說,當前,摩托車眾多,農村路況差,送修頻率頗高,開個摩托車維修點,在農村一定會有市場。再如,現在農家新娘的嫁妝中已少有縫紉機,縫縫補補、釘個紐扣之類願意花點小錢;因此,開個縫補店生意肯定不錯。由此可見,市場縫隙處處有,下崗再就業不可怕,隻要做個有心人,看準機會巧投資,就一定處處能賺錢。
市場是建立在產品與區域的十字架上,並由自己、顧客、對手構成的。每一家企業都處在市場的夾縫之中,每一家企業也都積存了巨大的能量。但怎樣把這些能量釋放出來卻是每一家企業倍感頭痛的。
事實上,很多的企業就像《天龍八部》中的段譽一樣,雖然吸引了很多的內“在”功力,卻因不會使用而處處受製於人,雖然也有“家傳的武林絕學”,卻也要在“市場”上吃盡苦頭。對於現實中的企業來講,由於宏觀經濟環境的影響,業界似處於一派暗淡之中,不少的企業在“生意難做”的哀歎聲中悄然關門。
然而,與此相反的景象卻是不時地有一些企業乘勢而起。如此反差,原因自然很多,根據積年的觀察和思考,筆者認為焦點在於怎樣發現市場縫隙,進而撕開、擴張、鞏固。為此,現整理如下,或可方便於企業用第三隻眼審視自己、審視市場、審視對手、調理自己、調理市場、調理對手,像段譽那樣,內外合一,劍、氣、人、神並而為一,從而達到把握商機、策劃商機、創造商機、抓取商機、擴張商機的目的。
由於企業類型不同,在市場上尋求發展的路數也應是不同的。對於研發型的企業,首先要考慮的是顧客的市場細分,由此而進行產品的定位與區域細分。銷售型的企業是要不斷地發現並滿足需求,創造並擠占市場,其重拳應在銷售終端及服務之上。如果說研發型企業是抓住了市場的上遊,那麼銷售型企業就是抓住了市場的下遊;而對於跟從型的企業,著重考慮的問題則是產品能力與能量。因為,市場先烈們已培育了市場,隻要營銷手段組合得當,便可以大麵積占有市場,形成橫掃千軍如卷席之勢。
這方麵要數VCD行業極為典型。對於領導型的企業,由於地位相對穩固,且手中握著並能不斷變幻出數張王牌,所以市場主動性相對優越,它們所考慮的應是以技術與產品的延伸為主線,同時,關善於嫁接市場、技術、品牌、商機,即不僅要善於造勢,更要善於蓄勢、借勢、謀勢、運勢;挑戰型企業無疑是找尋對象,發現對手弱點,於展開攻擊之前,既采取連橫的策略,聯盟弱小,結成市場勢力,在攻擊之中,打擊對手,購並弱小,整合要素,協同作戰。
第一個企業都想做強做大,都想永續發展,對於遊擊型企業,是要在穩定於一個方向,固守一定根據地的基礎上遊而擊之,否則,有如浮萍,晃來蕩去,不知所終。其基本策略是,短促突擊,速戰速決,打了就走,不貪大、不戀戰、不冒進、不自卑,持之以恒地填補市場空缺。
盡管以上各種基本類型的企業其市場行為與策略的側重點不同,可以說,不論哪一種類,其基本依循的規律是相同的,其生存原點與策略是相近的。市場和戰場有著驚人的相似性,戰場上有因堅持最後五分鍾而贏取勝利的成功者,商場同樣如此。也就是說,隻是由於在市場活動過程中的持久力不同企業被時間判出了優劣。因此,找尋市場縫隙永遠隻是市場活動的開始。
尋找到了市場縫隙點,打擊就簡單得多了。還是一句老話,不打則已,一打就要“致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