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適時”;
(2)出人意料的主攻地點;
(3)欺騙活動;
(4)新的坦克“戰術”。
德軍閃擊戰應用軍事科技的新的優勢,依靠坦克集群的快速突擊,以及飛機的空中火力和縱深機降、傘降的高速配合,形成威力巨大的現代“撞城錘”。由於時空關係的改變創造的新的作戰理論,產生了時人難以想象的作戰效能。
以盡可能快的機動獲得最大限度的衝擊力。
《孫子兵法》進攻戰的一個重要思路是——以極快的速度突襲敵軍。書中寫道:“進而不可禦者,速也。”並對快速產生的衝擊力作了至美的比喻:“激水之急,至於漂石者,勢也;鷙鳥之疾,至於毀折者,節也。”
根據戰爭力學理論,軍隊戰鬥力取決於兵力、機動力和衝擊力,而機動力和衝擊力的大小都與速度有關,速度越快,衝擊力也就越大。二戰初的閃擊戰依靠裝甲集團高速度、大縱深的突襲,產生的衝擊力在軍事史上堪稱空前的。
將精神之力轉化為戰鬥力。
在閃擊戰理論中,精神對作戰的勝利可謂是至關重要的作用。其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麵。其一為攻其無備,出其不意。從西方的克勞塞維茨到東方的毛澤東,許多傑出的軍事家都十分關注作戰突然性,指出突然和不意,可以彌補兵力的不足。其二為震懾。美軍在伊拉克戰爭的作戰計劃之一名為“震懾”行動,其實在閃擊戰的設計中,“震懾”正是希特勒、古德裏安等追求的效果。
二戰時德國發起閃擊戰時其坦克數遠不如英法聯軍,甚至被稱為“窮人的戰爭”,然而“窮人”打敗了富人。在西線閃擊戰中,法軍大批部隊被震懾住,喪失了作戰意誌,被俘人員竟多達150萬。
請看,德軍閃擊突破馬奇諾防線。
法國構築馬奇諾防線的目的是:在與德國發生戰爭時,保障法軍堅守阿爾薩斯一洛林地區,阻止德軍入侵,並為全國進行戰爭動員和軍隊的戰略展開贏得時間。
1940年5月12日,上千輛德軍裝甲車的轟鳴聲撕破阿登森林的沉寂,鋼鐵洪流迅即越過德國與盧森堡邊境,緊接著突人比利時,遭遇輕微抵抗,即於12日攻占了馬斯河北岸的曆史名城、要塞——色當。
第二天德軍開始渡河攻擊。盡管時間倉促’但德軍第19裝甲軍軍長古德裏安將一次演習的方案取出來,僅將時間修改一下,發給部隊,損失輕微,就輕鬆拿下了馬斯河。誰能想像龐大的馬奇諾防線就這樣輕易地被繞過,扔在了背後?
閃擊突破,一瀉千裏。“黃色計劃”開戰時,德軍與盟軍兵力之比如下:德軍總兵力為148個師,其中10個裝甲師、4個摩托化師和134個步兵師。法軍有104個師,其中步兵師10個、裝甲師6個,機械化師5個,另有獨立坦克營27個;英軍參戰部隊有步兵師10個,坦克旅1個,機械化騎兵團5個;比利時有步兵師18個,荷蘭有步兵師8個。從裝備上看德軍有2439輛坦克、3700架作戰飛機、600架運輸機。法軍有新型坦克2460輛、舊坦克600輛,飛機1500架;英軍有229輛坦克,在法國的飛機有474架。單純從兵力上看,德軍數量不占優勢;從裝備上看,德軍作戰坦克無論質量、數量均劣於英法軍隊。在空中,德軍裝備占優勢。重要的是,德軍的作戰理論、訓練水平均高出對手。德軍的裝甲部隊是以師的編製,甚至以幾個坦克軍編至兵團為單位,集中使用,並伴以強大的空中火力支援,形成銳不可當的衝擊力量,而法軍和英軍,卻是將坦克分散使用,以支援步兵,無法形成整體實力。在這種情況下,雙方交戰的前景就不難想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