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因果、業力(1 / 1)

這時明亮的天空忽然暗淡,一道道業火從天而降。趙旭看著往自己而來的因果業力瞬間傻眼了,卻是趙旭搶奪盤古頭顱阻礙許多先天生靈化形,斷絕了尚未開始便已經結束的路。因此命運長河中本該出現的他們不甘咆哮,大道至公因此降下無盡業力於趙旭。

因果者指的是前塵的因後來的果,強奪他人的生機便是趙旭種下的因,大道降下業力便是現今的果。消除因果的辦法便是用無盡的功德,而功德來源於自己對天地的貢獻。明白自己業力的出處趙旭十分的頭痛功德自己有,還不少可是那是開天功德無法動用。在自己化形之時便化作功德金輪溶於識海之中,而現在可以獲取功德的地方便是自己不想前往的洪荒天地,麵對著無盡業力也隻能踏入洪荒之中了,突然後悔自己當初幹嘛那樣的衝動。起身回到岸邊淨世白蓮化為流光射入趙旭識海中,看著自己還隻是大羅金仙的修為趙旭想自己在洪荒是否還能自保。如今的洪荒又發展到自己記憶中的那個階段。

洪荒東部臨近東海的東海之濱,一身道袍的趙旭一臉苦悶的徒步行走在山林之中。從逍遙島出來趙旭一路對準不周山而行,整整千年才踏入洪荒東海邊沿。千年之中趙旭小心翼翼在東海之中曾遇到果千丈的巨龜,萬年化形為妖的鯉魚,修為玄仙期的蟹將等。自身還被尚未一統海族的龍族找茬最後還是身負輕傷才得於逃脫。

“大知閑閑,小知間間;大言炎炎,小言詹詹。其寐也魂交,其覺也形開。與接為構,日以心鬥。縵者、窖者、密者。小恐惴惴,大恐縵縵。其發若機栝,其司是非之謂也;其留如詛盟,其守勝之謂也;其殺若秋冬,以言其日消也;其溺之所為之,不可使復之也;其厭也如緘,以言其都洫也;近死之心,莫使復陽也。喜怒哀樂,慮歎變慹,姚佚啟態;樂出虛,蒸成菌。日夜相代乎前,而莫知其所萌。已乎,已乎!旦暮得此,其所由以生乎!非彼無我,非我無所取。是亦近矣,而不知其所為使。若有真宰,而特不得其眹。可行己信,而不見其形,有情而無形。百骸、九竅、六藏,賅而存焉,吾誰與為親?汝皆說之乎?其有私焉?如是皆有為臣妾乎?其臣妾不足以相治乎?其遞相為君臣乎?其有真君存焉?如求得其情與不得,無益損乎其真。一受其成形,不亡以待盡。與物相刃相靡,其行盡如馳,而莫之能止,不亦悲乎!終身役役而不見其成功,苶然疲役而不知其所歸,可不哀邪!人謂之不死,奚益!其形化,其心與之然,可不謂大哀乎?人之生也,固若是芒乎?其我獨芒,而人亦有不芒者乎?夫隨其成心而師之,誰獨且無師乎?奚必知代而心自取者有之?愚者與有焉!未成乎心而有是非,是今日適越而昔至也。是以無有為有。無有為有,雖有神禹,且不能知,吾獨且奈何哉!

古之人,其知有所至矣。惡乎至?有以為未始有物者,至矣,盡矣,不可以加矣!其次以為有物矣,而未始有封也。其次以為有封焉,而未始有是非也。是非之彰也,道之所以虧也。道之所以虧,愛之所以成。果且有成與虧乎哉?果且無成與虧乎哉?有成與虧,故昭氏之鼓琴也;無成與虧,故昭氏之不鼓琴也。昭文之鼓琴也,師曠之枝策也,惠子之據梧也,三子之知幾乎,皆其盛者也,故載之末年。唯其好之也,以異於彼,其好之也,欲以明之。彼非所明而明之,故以堅白之昧終。而其子又以文之綸終,終身無成。若是而可謂成乎?雖我亦成也。若是而不可謂成乎?物與我無成也。是故滑疑之耀,聖人之所鄙也。為是不用而寓諸庸,此之謂以明”洪荒大地東部一條直達不周山的路上一道道義響徹不停。趙旭是一路走一路講解自己前世看過背過的南華經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