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章 充分發揮你的才幹(1)(2 / 3)

抓住時機,該出手時就出手

領導也不是萬事精通,在一些關鍵的時刻,如果領導遇到很棘手的問題,其他的同事又都束手無策,你卻挺身而出,使問題迎刃而解了,這樣,領導會對你刮目相看。因為領導覺得你能做其他人不能做的事,會放心地將事情交給你做,而不用擔心事情會搞糟。這時,你表現的機會就來了。

一個下屬是否有才能,關鍵時刻就能看得出來,有的下屬確有才能,但害怕招惹麻煩而采取旁觀的態度。這樣,他們的才能就錯過了表現的機會,也就不能被領導所發現。因此,要有在關鍵時刻露一手的勇氣,怯懦隻會敗事。

心中沒有很好的計劃,光憑一時之勇也是不夠的,還要量力而行。“沒有金剛鑽,別攬瓷器活”、“不打無把握之仗”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幹活時的形象,也會給人不同的感覺

一般人不會注重幹活時的形象,其實這一點很重要。在電視或電影中,我們常會看到:如果想表現出一個人正全力幹某件事時,他往往會卷起衣袖。同樣,在平時的工作中,你也可以把長袖卷起來,給人一種幹練的印象。卷起衣袖,露出肌膚是一種發揮原始活動力的姿態。一項有趣的調查表明:許多女性對卷起長袖幹活的男性都頗有好感,她們認為這是男性陽剛之氣的表現,這算得上是卷起衣袖工作的一項意外收獲。

談話五大技巧

1.多用肯定句。少說否定句

平常的語言也發揮一定的效力,如果你常用“不會的”、“不對”、“不行”等否定詞,會給人一種幹勁不足、不積極的感覺,從而無法獲得積極能幹的印象。對別人的觀點或要求給以否定或拒絕接受,會使對方感到不快。所以,應多使用肯定用語。比如“我擔心自己不行”等不確定的話,不如改口為“這件工作雖然有難度,但我會盡力辦好”等肯定說法,這樣會給對方留有好的印象。

2.限時說事

說話要簡練,要用3分鍾時間說明一件事。如果你沒有做到這一點,而是在談話中夾雜著許多瑣碎的細節,則會給人以噦噦嗦嗦的感覺。因此,在3分鍾之內介紹完某件事情,是你應該掌握的一種談話技巧。因為,3分鍾是談話可以告一段落的時機,也是足夠表現自我的時間段。1分鍾太短,5分鍾太長,3分鍾正好,給人以爽快感。把握談話時間,在不知不覺中給對方愉快的心情。

3.內容歸三

我國古代就把“三”作為衡量多少的一個標準,超過“三”者為多,不夠“三”者為少。從另一種意義講,“三”意味著不多不少,正好,因此,人們對“三”別有好感。因為在談話中,如果用“惟一的答案是……”等說話方式,會給人一種武斷的印象,把問題歸納為兩點又給人一種沒有把握的感覺,如果歸納為“一二三四五”點,又讓人覺得你噦噦嗦嗦,然而你若把談話內容歸納為三點,才會使人覺得很有理論性和邏輯性,並且似乎隻要從三個方麵對事物進行分析,就已經把握住了事物的整體。大部分能說會道的人,都往往在潛意識中自覺不自覺地運用人類特有的心理作用。如某一位宣傳部門的領導,長期從事思想政治工作,凡是和他打過交道的人,都認為他具有極強的組織能力,其奧秘就在於該領導很會歸納說話的內容,對許多要談及的事情都概括為三點,既重點鮮明,又簡潔,使聽眾很容易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