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2章 修煉十年,不如人生一悟(1 / 2)

悟性,就是在正確時間、正確的地點,做正確的事。

有一天,我以前的一位下屬跟我說:“趙總,我工作十幾年了,現在才明白你當年說的一些道理。修煉十年,真不如人生一悟啊。”

其實,我當年也沒告訴他什麼道理,我隻是說:“一個職業人,最需要培養的是悟性,要學會在正確的時間、正確的地點,做正確的事。如果我們大家在職場上奮鬥了十年,驀然回首,突然頓悟了一切,那我認為,你已經由一個職場的勇者變成了能者,由職場的能者變成了智者。”所謂“修煉十年,不如人生一悟”便是這樣來的。

強人強語

學會在正確的時間、正確的地點,做正確的事情,是職場人的生存之道。

悟性果真如此重要嗎?我認為的確如此。“悟性”一詞來自佛家,即一個人在分析問題和事情的時候,能夠做到觸類旁通,將他的知識和經驗有效地遷移和轉化。我們常說一個人的“悟性好”,就是這個意思。

悟性之所以重要,在我看來,是因為通過它,人們能快速地發現事物的因果關係。我們很多人看問題,都是看到結果後才尋找原因,這是“事後諸葛亮”;而能一開始就找到原因,從而預見到結果的人,少之又少。有悟性的人,就是有預見性的人,他們能從結果倒推原因,發現規律,再從原因推斷結果,從而提前判斷趨勢。這種喜歡琢磨事情,能做到舉一反三的人,往往都能成大器。

什麼是職場中的悟性?就是你能從原因看到結果,從事情的計劃、組織,到協調、控製、反饋等各個階段,都能計劃結果、控製結果,都能麵向結果、預判結果。

強人強語

一個有悟性的職場人,要以結果為導向培養預見性,對事情的計劃、組織,到協調、控製和反饋都能做到心中有數。

有這樣一個案例,我認為很有意思,大家不妨一起研讀:

某總經理要求秘書安排次日上午九點開會。下麵是一至九段秘書的不同做法——

一段秘書的做法:發通知——用電子郵件或在黑板上發個會議通知,然後準備相關會議用品並參加會議。

二段秘書的做法:抓落實——發通知後,再打一通電話與參會人確認,確保每個人被及時通知到。

三段秘書的做法:重檢查——發通知,落實到人後,第二天在會前30分鍾提醒與會者參會,確定是否有人員變動,如果有臨時有急事不能參加會議的人,則立即彙報給總經理,保證總經理在會前知悉缺席情況,也給總經理確定缺席的人是否必須參加會議留下時間。

四段秘書的做法:勤準備——在完成三段秘書的工作後,去測試可能用到的投影、電腦等工具是否工作正常,並在會議室門上貼上小條:此會議室明天×點到×點有會議。

五段秘書的做法:細準備——不僅完成了四段秘書的工作,還要了解會議的性質是什麼、總經理的議題是什麼,然後將與這個議題相關的資料發給每一位與會者,供他們參考。

六段秘書的做法:做記錄——發通知,落實到人,會前通知,測試了設備,也提供了相關會議資料,還在會議過程中詳細做好會議記錄(在得到允許的情況下,做一個錄音備份)。

七段秘書的做法:發記錄——將會議記錄整理好後發給總經理,然後請示總經理是否發給參加會議的人員或者其他人員。

八段秘書的做法:定責任——將會議上確定的各項任務,一對一地落實到相關責任人,然後經當事人確認後,形成書麵備忘錄,交給總經理與當事人一人一份,定期跟蹤各項任務的完成情況,並及時彙報總經理。

九段秘書的做法:做流程——把一到八段秘書的工作做成標準化的“會議”流程,讓任何一個秘書都可以根據這個流程,使會議服務水平達到九段,形成不依賴於某個人的會議服務體係!

很多人會想,秘書這份工作何其簡單,竟然能做出九重境界來,這些秘書真能折騰。事實上,學無止境,你若真是悟透了這個案例,或許就能真正悟透職場。

我相信,每個做秘書的人,都可以選擇做這九段中的任意一段。但是,如果能做到九段,這個人已經修煉到職業的一個高級階段了。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任何工作都有邊界,但也都有一個模糊的界限。如果能在這些模糊地帶發揮自己的才能,往往會贏得更多的機會。

比如這個案例中的三段秘書的檢查,實際培養的是一個人計劃事情的能力。如果一件事情在事前就能被控製,那麼,結果為什麼不能被控製呢?事實上,總經理未必會要求秘書這樣做。再看八段秘書所做的工作。在某種程度上,他已經代行了部分總經理的職權,因為監督和反饋事情的進度是領導者的一項非常重要的管理工作。當一個人運用職位本身所帶來的這些隱性權力時,他已經對事情的結果承擔起了責任。也就是說,無論他是否意識到自己的角色,他已經提前進入總經理的角色了。而九段秘書則更讓人敬佩。他做的是一個標準,是經過實踐檢驗的可行的標準,這是一個有預見性的製度設計。擁有這種思維的秘書,難道還不成為任任何一家公司的高級管理者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