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章 帝王的謀略(6)(1 / 3)

盛唐之盛有二,一是錦天繡地,二是滿目俊才。無錦天繡地,怎顯盛唐之盛,無滿目的俊才,又怎得錦天繡地。上麵引自《長短經》的事例固然有代表性,但似乎還都不如唐朝名相馬周的“發跡”史更能說明唐朝之盛的原因。

公元631年唐太宗貞觀五年,天下大旱。有一段時間,唐太宗李世民渾身燥熱,坐立不安。按傳統的老規矩,認為這一定是朝廷政治出了問題導致的,所以上天才會示警,要求皇帝檢查自己是否有什麼過錯。所以唐太宗便頒布詔書,令文武百官上書,允許暢所欲言,揭露、指責皇帝和朝廷的一切毛病。

對於官員們來說,這是一次顯示才幹的好機會,於是紛紛上書,奏章雪片般地飛入皇宮。卻有一位官員抓耳搔腮,十分為難。原來,這人是中郎將常何。常何是個武夫,雖然官職不小,但沒有文化,不知該說些什麼,就是對朝政有些不同的看法,也寫不出來,連怎麼說也不知道。

出人意料的是,唐太宗不久即收到常何的奏章。他知道常何寫不出什麼來,但為了表示自己的誠心,還是漫不經心地打開看了,但馬上被其中洋洋灑灑的議論吸引住了。文章寫得極有條理,批評和建議羅列了20多條,都是很中肯、很有價值的建議。唐太宗很興奮,又很奇怪,便說:常何什麼時候變得這麼有能耐?隨即傳旨宣常何上殿。

常何也不知是福是禍,見到皇帝十分緊張。太宗問道:“這奏章很好!是您寫的嗎?”常何心裏舒了一口氣,老老實實地回答說:“我哪有這個本事,是我的門客馬周替我寫的。”

馬周是山東人。從小孤獨一人,貧困潦倒,他曾經流落新豐,在集市上酣飲,但無人能夠理解他的才華。前些日子流浪到長安,寄居在常何家中作門客。

那天,見常何在室內發愁,便進去問他自己能幫些什麼忙。問明情況後,便答應立即代他起草了那個奏章。

唐太宗是個十分愛才的皇帝,連忙召見馬周。等了一會兒不見來,非常心急,又一連派出使者催促。馬周進來後,同唐太宗進行了一番交談,唐太宗簡直心花怒放,立即讓他在門下省任職。後來,馬周步步高升,最後成為宰相,名彪史冊。常何也因此而得福,皇帝沒有虧待他,唐太宗因為他實事求是,讓他得到了馬周這樣的人才,便賞賜給他三百段絹帛。

然而,話又說回來,馬周的命運畢竟是個別的,而懷才不遇才是普遍的。中唐詩人李賀一生潦倒,他十分羨慕馬周,在一首著名的詩裏歌詠“馬周昔作新豐客,天荒地老無人識”,希望自己也能像馬周那樣有朝一日能夠得到皇帝的重用。然而,最後他還是在無限的鬱悶中齎誌而沒。

成功男人背後的女人

中國有句俗語叫做“家有賢妻,男兒不做壞事”。現在人對這句話的詮釋是:一個成功男人的背後,必定有一個偉大的女人。看來古今一理,妻子對於丈夫的支持和影響,是巨大而深刻的。

長孫皇後十三歲時與唐太宗成婚,當時年齡很小,不可能對唐太宗有什麼幫助。公元618年(武德元年),她被冊立為秦王妃,此時就開始對唐太宗有所影響了。公元626年(武德九年),她被冊封為皇太子妃。八月,太宗即皇帝位,立為皇後。

長孫皇後崇尚節儉,為人十分平和,服飾用具,力求簡省。太宗覺得她深明大義,對政務往往有很好的見解,就經常與長孫皇後談論朝廷賞罰之事。皇後卻非常謙虛,她引用《尚書·牧誓》中的話回答道:

“牝雞之晨,惟家之索。’我是個婦人,不能幹預國家的政事!”太宗堅持與皇後談論,皇後始終不發一言。在這一點上,她是十分明智的。但這並不是說她就什麼都不管,而是用自己特殊的方式來影響唐太宗。

長孫皇後有個異母兄長,名叫長孫安業,他酗酒,脾氣暴躁,經常尋釁滋事,不務正業。皇後的父親長孫晟去世的時候,皇後和長孫無忌都還年幼,長孫安業就把他們兄妹倆趕回他們的舅舅家裏,自己獨霸了家業,不管他們兩人。皇後對此事毫不介意,時常請太宗厚待長孫安業,長孫安業的官位做到監門將軍。但他並不知道感恩戴德,後來長孫安業與劉德裕密謀叛亂,按照法律,太宗要殺掉長孫安業,長孫皇後叩頭流淚說:“長孫安業死有餘辜,可是他早年對我不仁慈的事,天下人都知道,現在若您對他處以極刑,人們會猜測是我倚仗皇帝的寵幸而報複自己的兄長,這對我倒沒有什麼,但損害了陛下和聖朝的威德和名譽卻是件大事,您要慎重考慮。”唐太宗聽了他的這一番話,覺得很有道理,長孫安業才得以免去死刑。

長孫皇後確實是出於為唐太宗和朝廷的聲譽著想才這麼做的,並不是為了替自己的哥哥說情。皇後的哥哥長孫無忌與太宗皇帝早在少年時期就交往密切,二人可謂情投意合,又是輔佐太宗取得成功的元勳,並且很有才能,太宗對他十分信任,他經常出入內宮。太宗把朝廷重任委托給他,讓他來幫助自己治理國家。而這一次,皇後堅持認為不可,對太宗說:“我既已托身紫宮,尊貴已到了極點,實在不願讓我的兄弟子侄在朝廷提任要職。漢朝呂氏、霍氏兩家外戚專權,最後的結局是禍國殃民,應該引為教訓,本朝不要重蹈覆轍,讓我的兄長擔任宰相。”太宗沒有采納皇後的意見,最終任命長孫無忌為左武侯大將軍、吏部尚書、右仆射。後來,雖然沒有發生像長孫皇後所說的那樣嚴重的情況,但長孫無忌的結局也是很悲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