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6章 調控浮躁的情緒,沉澱智慧的人生(4)(3 / 3)

當他把兒子送進急診室時,醫生告訴他必須截去手掌,因為部分手掌已經壞死,否則會危及生命,就這樣,4歲的小男孩失去了他的一雙手掌。但他不明白,他到底為什麼失去手掌。父親也為此而無比愧疚。

半年後,父親的卡車被重新烤漆,又像全新的一樣。當他把車開回家後,小男孩看著重新烤過漆的卡車,對父親說:“爸爸,你的車子好漂亮。啊!就像新的一樣!”這時,小男孩天真地伸出了他被截斷的雙手,對父親說:“那你什麼時候把我的手還給我啊?”父親聽到後內疚無比。

在日常生活中,人人都會有鬱悶、煩躁、悲傷的時候,這些消極的情緒就是從我們的“心靈魔盒”中飛出的壞精靈,惱怒、壓抑、躁動、妒嫉等一係列的負麵情緒每天都有,問題的關鍵是我們如何過濾這些情緒使其轉變為積極情緒,將破壞情緒轉變為建設情緒,逐漸將不良情緒減到最少,心情平和地麵對一切。

有一個小男孩,經常動不動就大發脾氣。一天父親給了他一把鐵釘,讓他每發一次脾氣就往後院的柵欄上釘一顆釘子。

第一天,小男孩居然往柵欄上釘了37顆釘子。

幾個星期過去了,小男孩每天往柵欄上釘的釘子少了,因為他逐漸學會了控製自己的情緒。他覺得比起往柵欄上釘釘子,控製自己的情緒要容易得多……最後小男孩不再愛發脾氣了。

他把自己的轉變告訴了父親。父親又建議說:“如果你一天沒有發脾氣,就從柵欄上拔下一顆釘子。”小男孩按照父親的建議做了。終於,他拔完了上麵所有的釘子。

父親又拉著他的手來到柵欄邊,對兒子說:“兒子,你做得很棒,但是,你看見釘子在柵欄上留下的那些小孔了吧,柵欄再也不會恢複到原來的樣子。人發過脾氣之後,你的言語就像這些釘孔一樣,會在人們的心裏留下無論你說多少次對不起,那傷口都會永遠存在。”

生活中,有些人往往隻圖一時口舌之快,無意之中對他人造成了傷害,事後做再多也於事無補,所以寧可事前小心,也不要事後悔恨。學會調控自己的情緒,學會化解不良的情緒,學會培養積極的情緒,才能保持健康的心態和快樂的成功,同時獲得事業的成功。

成功有方

情緒時好時壞是正常的現象,如同冬去春來,日出日落一樣正常,但是要學會控製,學會自我管理,通過必要的訓練可以提高自控能力。

1.用心做好自己的事

一個人的能力有大有小,但是,他完全可以去做自己能夠做、能做得好的事。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把有限的精力盡量用於琢磨做好自己的事,哪還有時間去自尋煩惱呢?

2.學會排遣,善於調整自己

抱怨,不僅不利於解決問題,而且還有損於健康。來一點換位思考,矛盾就不那麼激烈了;心胸寬廣一點,問題就不那麼嚴重了。過去的已經過去,未來的還未到來,一切抱怨都是無益的,問問自己現在能夠做些什麼、能夠做好什麼,才是最重要的。

3.把眼光放遠一點

當你感到要開始發怒的時候,立即停止,捫心自問:真的值得發怒嗎?也許你還要問問:那個人值得我發脾氣嗎?把眼光放遠一點吧!當一段時間過去後,你會發覺根本不值得為那些事動怒、沮喪,以至令生活變得混亂。

4.把情感發泄出來

怎樣做呢?有兩種途徑值得一提。首先,做運動是最佳方法——通過慢跑、遊泳、體操、散步等,直接放鬆身體所受的壓力。其次,通過聽音樂適當地發泄感情。伯恩斯坦曾經說過:用貝多芬的交響樂來發泄是最美妙不過的了。與其用打人來發泄,倒不如去聽歌或敲打琴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