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有方
要放寬心量,經常以“我一定能行”來暗示和鼓勵自己,那麼就一定能擺脫壓力,走向成功。那麼,究竟該如何來緩解壓力,更輕鬆地走向成功呢?
1.學會宣泄
當遇到不如意的事情時,可以通過運動、讀小說、聽音樂、看電影、找朋友傾訴等方式來宣泄自己不良情緒,也可以找個適當的場合大聲喊叫或痛哭一場。
在美國南北戰爭期間,有一次,林肯曾寫信請他的一個鄉下老鄰居到華盛頓來,說有些問題要和他討論。在白宮裏,林肯同這位老鄰居談了關於宣布釋放黑奴是否合適的問題。幾小時的時間都是林肯一人在說話,當林肯說得差不多的時候,才起身與老鄰居握手道別,竟然沒有征詢他的任何意見。“談話之後他好像感到安適多了。”林肯的老鄰居說。其實,林肯並不是真的想要建議,他隻是需要一位能靜下心來的傾聽者,這樣他可以無所顧忌地傾訴心中的苦悶。
2.消除壓力源
當你感到有壓力時,首先要找到壓力源,盡可能地消除壓力源。如果是因為工作量太大造成的,你可以通過合理的時間管理來區分工作的輕重緩急,重要的工作馬上完成,次要的可以先放一放,待時間充裕時再完成。
3.改變你的認知方式
我們對事物的看法決定了我們感受到的壓力。采用換位思考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別人,如當你與上級溝通存在障礙時,可以設想一下如果你是上級會怎樣處理,這樣將有助於與上級更好地溝通。
4.不必過分追求完美
要做好一份工作,講究的是成效,隻要你盡了力,而且達到了預期的目的,就無需再一味追求所謂的“完美”。
5.知足常樂
人不可缺乏進取心和奮鬥精神,但一味追名逐利反而會得不償失。隻要曾經努力過,且得到了進步,有了收獲,就不必過於苛求自己。
6.尋求資深職業顧問的協助
如果上述的方法都未能奏效,不妨直接尋求資深職業顧問的幫助。資深職業顧問大都具有豐富的谘詢經驗與深厚的理論功底,他們可以從眾多谘詢案例積累中,總結出一些對你有幫助的方法或技巧,讓你從壓力中解脫出來。
成功的秘訣就在於懂得怎樣控製痛苦與快樂這股力量,而不為這股力量所反製。如果你能做到這點,就能掌握住自己的人生,反之,你的人生就無法掌握。
——安東尼·羅賓斯
我們生活在一個五彩繽紛的世界當中,我們感知周圍的事物,形成我們的觀念,作出我們的評價、判斷及決策,這些評價、判斷及決策無一不是通過心理世界進行的。而這就難免會帶有主觀色彩,不能全麵、正確、客觀地認識事物。
影響我們認識的因素有很多,比如經驗的缺乏、觀念的偏差、感官的限製等,但其中最大的幹擾因素就是情緒中的非理性因素,如嫉妒、憤怒、傷心、恐懼、抑鬱、緊張、狂躁、猜疑、消沉、膽怯、急躁、抱怨、自卑等。不良的情緒會對我們產生十分不利的影響,而懂得並善於控製和調節自己的情緒,這才是一個人成熟的表現。
如果一個人不能做自己情緒的主人,過度情緒化,不僅給自己帶來不愉快的情緒,而且還會使其在不知不覺中與幸福和成功擦肩而過。情緒化會使周圍的人覺得你喜怒無常,不敢信任你或委以重任,因為你顯得太不成熟可靠。情緒化還會使你失去判斷力,衝動之下說出過激的話,埋不錯誤的種子,有時會使你悔恨終生……一時難以自製的情緒,往往會給你埋下錯誤的種子。
在美國的加州,有一個4歲的小男孩,他父親有一輛心愛的大卡車,他總為那輛卡車做全套的保養,以保持它的美觀。
一天,天真的小男孩拿著硬物在父親的卡車鈑金上劃下了很多的刮痕!盛怒之下的父親就用鐵絲把兒子的手反綁起來,然後吊著兒子的手,讓他在車庫罰站。當父親意識到兒子在車庫罰站已四個小時了之後。他來到車庫才發現兒子的手已被鐵絲勒得血液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