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6章 調控浮躁的情緒,沉澱智慧的人生(4)(1 / 3)

成功有方

生活中,耗盡我們生命的,與其說是重大的悲劇,不如說是瑣碎的小事引起的煩惱。我們常常縱容自己為一些不值一提的小事沮喪不已。與其這樣傷害自己與別人,為什麼不讓憤怒到此為止呢?

1.多從對方的角度去想

如果我們能多從對方的角度考慮,就很容易釋懷。比如,有個陌生人匆匆趕路,不小心踩了你的腳,卻沒有及時向你道歉,你如果認為對方沒有禮貌,視自己如無物,必然會心中不滿,為之憤怒;如果你理解為對方有急事,不是故意的,心裏就不會那麼生氣。

2.捫心自問,自我反省

平日裏生氣、煩惱的時候,我們都該問問自己:我是為了生氣才種花的嗎?我是為了煩惱才上班的嗎?我是為了不快才交朋友的嗎?我是為了苦惱才結婚的嗎?如此這般,我們在生活裏就不會生那些無謂的氣了。抓住生命裏最重要的東西,而不會為了生活的細枝末節無謂痛苦,擁有這樣的心態,你的人生才會清明開朗,快樂富足。

人們最出色的工作往往在處於逆境的情況下做出。思想上的壓力,甚至肉體上的痛苦都可能成為精神上的興奮劑。

——貝弗裏奇

隨著科技的飛速發展,信息量的快速增加,市場競爭機製的逐步建立,人們的工作節奏也相應的加快,隨之而來的時間觀念、工作效率和生活內容也都在發生著變化,這都使人們的心理存在各種各樣的壓力。有壓力是正常的,它會使生活變得更加豐富多彩,使人們的工作更有效率。但是,如果壓力過大,就會擾亂正常的生活秩序,阻礙個人的身心健康發展,反而會影響一個人走向人生與事業的成功。

一般說來,構成壓力的事件,多半都是壞的事件。然而,普通的人際關係也會造成一定的心理壓力。人際間的壓力主要來自於這樣幾個方麵:相互競爭,希望自己比別人表現優異;控製他人而不要被他人所控製;力圖使自己的言行符合他人的標準;想取悅別人以便達到某種目的;等等。

即使沒有外在事件造成的壓力,由內心衝突造成的壓力一樣令人難受。這樣的壓力首先在價值觀層麵。一個人在成長的過程中,會接觸到不同的價值觀,某一些價值觀是和另一些價值觀相互對立的。於是我們的心靈就成了這些價值觀鬥爭的戰場。在某種情形下必須做出決定的時候,壓力就產生了。

特別是一些心理承受能力比較差的人,他們常常會過分誇大壓力的危害,人為地製造一種自我驗證的預言:我覺得自己不行,我會失敗。長期下去,會產生一種長期性壓力感,從而畏懼壓力。

巨大的壓力會對人們造成很不利的影響,導致人們產生一些身心疾病。很多人年紀輕輕就開始出現衰老現象,表現在生理上、體質上和心理上三方麵。

生理上的衰退,如視力過早衰退、注意力難以集中、記憶力下降;體力不支、頭暈目眩、食欲差、消化功能低下、胃腸功能紊亂;經常感到胸悶氣短、心悸心慌;出現睡眠障礙、早睡、多夢、夢魘、睡眠的質量很差等。

體質上的衰退,如頭發禿脫,白發斑斑或色澤無光,皮膚皺紋滿布、消瘦、疲乏無力;外表看似蒼老虛弱,體質、年齡大大超過實際年齡;對各種疾病的抵抗力差,經常傷風感冒,身體不適,一旦得病後還難以自行康複,需要住院治療;患有高血壓、冠心病、腦血管疾病等慢性疾病。

心理上的衰退,如經常感到精力不足,思維功能和心理效能下降明顯;心理上充滿憂鬱、焦慮、煩惱和抱怨,情緒不穩定,怕煩易怒;思想消極,怨天尤人,多抱怨、少行動,自卑心理嚴重。

忙碌的生活不是丟掉健康的借口,也不是忽略休息的理由,沒有了健康的生命,即使你贏得了整個世界也是沒有任何意義的。工作中我們應該盡力卻不能玩命,“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不是我們生活的信條。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學會強製自己進行休息,不要一味地透支生命。

在急速運轉的時間節奏裏,每個人都承受著巨大的壓力。然而壓力的加重往往和個人的心態有著密切的關係。因此要想使自己從壓力下解脫出來,可以通過放鬆心態得以實現,當你讓自己的心態慢下來時,你就自然能夠平靜而悠然地麵對生活中的煩雜瑣事,使壓力大大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