挫折,從某種意義上說也是一種挑戰。既然有挑戰,那麼就應該有應戰,有應戰的精神,這樣才會轉敗為勝。
端木先生是一位汽車推銷員。他為人誠懇,勤快機智。這些都是銷售行業所必須的條件。由於他工作上非常努力,生意很火暴。有時候,他真的希望事業能夠永遠這樣輝煌。
可是命運向他宣戰了。端木先生在駕車拜訪客戶的路上,與迎麵疾馳而來的汽車相撞,他的右眼永久地失明了,無奈之下,他隻有退出了銷售汽車的行業。
但是,端木先生並沒有向命運低頭,他仍在想著戰勝困難的策略。有一天,他在一本雜誌上看到許多人喜歡修複老舊的房屋,於是靈機一動,想出了一個好主意。他曾經在職業學校上學,木工和家具製造這兩門課非常優異,他想如果把自己的木工技能應用到修繕房屋上,一定可以賺到供自己所需的錢。
在做這一切之前,他請職業學校為他開了一封介紹信,又麻煩以前的顧客為他寫了一份推薦書,證明自己工作認真且為人可靠。因為大家對端木先生的印象一直都很好,所以都非常願意為他做這些事情。端木還印製了新的商業名片,分送給木匠和木材經銷商,並在當地的舊城區做宣傳,讓人們都知道他是修葺房屋的。
現在,端木先生的公司已經家喻戶曉了,生意很好。他說:“以前我是做汽車銷售的,命運改變了我的生活,但是我相信自己一定會戰勝命運。”
隻有迎著風,風箏才可以飛得更高;隻有迎著命運的挑戰,我們才可以走得更遠。在追尋成功的征程中,能忍受一切挫折與坎坷,敢於向一切困難挑戰,就不會有被擠垮的危險。
1850年8月21日,在巴爾孔的葬禮上,雨果所致的悼詞中有這樣的話:“在偉大的人物中間,巴爾孔克是最偉大的一個;在優秀的人物中間,巴爾孔克是最優秀的一個。…可歎啊!這個堅強的、永遠不停止奮鬥的哲學家,思想家、詩人、天才作家。在我們中間,他過著風風雨雨的生活,遭逢了任何時代一切偉人都遭逢過的惡鬥和不幸。如今,他走了。他走出了紛擾和痛苦。”
巴爾紮克,一生坎坷。幼年就缺乏母愛。家庭和母親,對他冷漠無情,他好像是家庭裏多餘的人。巴爾紮克後來回憶這段生活,曾忿忿地說:“我從來不知道什麼叫母愛。”“我經曆了人的命運中所遭受的最可怕的童年。”長大以後立誌要從事清苦的文學創作,當一個“文壇國王”。從1819年夏天開始,整天在一間閣樓裏伏案寫作。他的居所簡聘寒酸,夏天熱騰騰,冬天寒風嗖嗖。他沒有白天,沒有黑夜,沒有娛樂,總是不停地寫。結果在與書商打交道過程中不斷受騙,以致負債累累。債務高達10萬法郎。為了躲債他6次遷居。他對朋友說:“我經常為一點麵包、蠟燭和紙張發愁。債主迫害我像迫害兔子一樣。我常像兔子一樣四處奔跑。”巴爾孔克,一生勤奮寫作,常常連續自繭工作18小時。在不到20年裏,他共創作91部小說。在世界上有廣泛影響,但他一生卻是在貧困和痛苦中度過的。他曾一句話概括自己:“一生的勞動都在痛苦和貧困中度過。經常不為人理解。”然而,細細想一下,如果沒有這些困境和挫折,也就難以成就這位偉大的文豪。
挫折就是一塊鋒利的磨刀石,我們的生命隻有經曆挫折的魔力,才會發出鋒利耀眼的光芒。“不經曆風雨,怎能見彩虹?”多少浴血的跌倒與爬起,多少曆盡艱辛的求索,就仿佛花開花落一般,為我們今後的人生增添了無數的經驗。不要畏懼挫折,隻有經受了挫折,我們的雙腿才會更加有力,人生的足跡才能更加堅實。
魯迅說過:“偉大的胸懷應該表現出這樣的氣概——用笑臉來迎接悲慘的命運,用百倍的勇氣來應付一切的不幸。”在挫折麵前,我們不要浪費時間去為已經無法改變的事實擔憂,因為憂愁不能解決任何問題。最重要的是分析情況並找出解決的辦法。況且任何事情都不是一成不變的,它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變化,明白這些,你就會變得樂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