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常用骨性標誌
1.軀幹骨的重要骨性標誌
(1)胸骨角在胸骨柄與胸骨體連接部可摸到的橫行隆起,即胸骨角。其兩側平對第2肋,是臨床在胸前壁計數肋骨序數的重要標誌。
(2)頸靜脈切跡胸骨柄的上緣,其兩側恰為鎖骨的胸骨端,參與構成胸廓上口。
(3)肋弓可分為左、右肋弓,位於劍突兩側、胸廓下口前部,由第7~10肋的肋軟骨依次相連構成,是臨床肝、脾觸診的標誌。
(4)第7頸椎棘突棘突特別長,低頭時在頸後正中皮下可摸到,臨床上常作為計數椎骨序數及針灸取穴的標誌。
(5)骶角在骶骨背麵下端的兩側各有一個向下的突起,稱骶角,兩骶角之間即骶管裂孔,是骶管麻醉術時確定進針部位的標誌。
2.顱骨的重要骨性標誌
(1)乳突在耳廓後方可摸到較硬的隆起為乳突。
(2)顴弓在顏麵兩側、顴骨後方的橫行隆起,即為顴弓,由顳骨的顴突和顴骨的顳突共同構成。
(3)下頜角沿下頜骨下緣向後方可摸到下頜角。
(4)舌骨居頸前正中,在喉的甲狀軟骨上方。
(5)枕外隆凸在枕骨後麵正中明顯向後突出的骨性隆起。
(6)眉弓眶上緣上方內側的明顯隆起,居眉毛的深方。
3.上肢骨的重要骨性標誌
(1)鎖骨橫於頸根部兩側,居皮下,其全長均可摸到。
(2)肩胛岡與肩峰在肩胛骨的背麵可摸到橫行的肩胛岡,其外側端的扁突,即為肩峰,是肩部最高點。
(3)肩胛下角平對第7肋,臨床上常作為在背部計數肋骨序數的標誌。
(4)肱骨內、外上髁在肘關節兩側,內上髁突出較明顯。
(5)尺骨鷹嘴肘關節後方的明顯突出。
(6)肘後三角當肘關節伸直時,肱骨內、外上髁和尺骨鷹嘴三點位於一條直線上;當肘關節屈至90°時,尺骨鷹嘴和肱骨內、外上髁連成一等腰三角形,稱為肘後三角。此標誌對診斷肘關節脫位或骨折具有重要意義。
(7)尺神經溝在肱骨內上髁的後下方,尺神經由此經過,深壓時,因壓迫尺神經而產生前臂尺側的麻酥感。
(8)橈骨莖突在橈腕關節外側稍後方。
(9)尺骨小頭和尺骨莖突自尺骨鷹嘴向下可摸到尺骨的全長,其末端終於尺骨小頭和尺骨莖突。
4.下肢骨的重要骨性標誌
(1)髂脊在腰部兩側可摸到橫行的隆起,即為髂脊。兩側髂脊最高點的連線,平對第4腰椎棘突,是計數椎骨序數及腰椎穿刺的定位標誌。
(2)髂前上棘在髂脊前端,體表可明顯看到此標誌。
(3)坐骨結節坐位時的骨性最低點,在肛門的前外側,深摸方能觸到。
(4)恥骨結節於恥骨聯合的上外方可摸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