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章 漂亮的工作是幹出來的(2 / 3)

做好規劃後,說幹就幹,老張立即行動起來。對全國各地的家具行業進行考察,搜集資料。他好像是二十幾歲的年輕人般精力充足,每天早起晚睡,不知疲憊,就這樣,3年過去了,老張對目前全國各地的家具行業都十分了解了。他開始實施下一步計劃:建立店麵。此時,他的精氣神更加足了,選好地點後,買材料,找工人……就這樣,老張按照自己的規劃一步一步地實施起來。

果然,6年後,他的公司生產的家具火起來了,逐漸有人主動聯係老張,加盟連鎖,11年後,他創立的家具品牌的連鎖店已經有了幾十家,最後他負責總店的管理工作。

從上麵的例子中可以看出,老張給自己做了一個持續的具體的規劃,然後,按照自己做好的規劃,耐得住疲勞,堅持按步驟進行,最終就會實現自己的規劃。

所以,職場中的朋友們,如果你想要在事業上取得成功,必須做好規劃,然後耐得住寂寞和清貧,按照自己的規劃,一步一步地實行,始終堅持下去,到最後,你一定會有所成就的。

【職場行動指南】

做好規劃是取得職業成功的前提,實施是將規劃實現的保證。因此,職場人士應該給自己做一個完美的規劃,然後一步步都去實現。主要的考慮因素在以下幾個方麵:

1.有一個願景。必須有一個成功的景象,以此激勵自己前進。

2.製定計劃。根據願景,製定一個切合實際的計劃。

3.按部就班地實施計劃。行動是思想的種子,隻有一步步地認真實施,才能實現願景。

朱炯炯:有驕人的業績,才有更好的待遇

【人物簡介】

朱炯炯,伊頓公司CEO。88年到美國進修MBA學位,92年畢業後到美國一家谘詢公司從事市場拓展工作,95年加盟美國天納克汽車工業公司,派往中國擔任大連華克工廠總經理,後來擔任美國天納克汽車工業公司中國區經理。2005年加入伊頓公司,出任卡車部的中國總經理。

【CEO來信】

我不太相信麵試,因為我麵試過很多應聘者,發現麵試存在著一定的隱蔽性和有些候選人麵試時有投其所好的不真實表現。因此,我會更關注對候選人的背景調查,尤其是我相信的人提供的背景調查,而且我把員工的工作績效永遠放在第一位。

在用人方麵,我也是以結果為導向的人,看重一個員工實際的工作績效。現階段,公司麵臨很多新的變化,我需要一個有非常強領導力的團隊,他們能獨當一麵,開拓市場,我毋需過多介入和幹涉。但有需要的時候,我一定會給予支持。而一個隻能在穩定環境下做得好的人就不符合我現在的用人需求,我現在需要能在不太穩定的環境下,勇敢向前衝的“老虎”。

——朱炯炯

【職場演練場】

朱炯炯在用人方麵,更看重員工的實際工作業績,把工作業績放在第一位去考核員工。其實,在工作中確實如此,業績是衡量人才的唯一標準。老板給你多少薪水最根本的要看你所做的事情能產生多大的業績,能創造多大的價值。再好的想法,再遠大的誌向,如果不能落實到業績上,就不能創造價值。“業績決定一切”,激烈的市場競爭,要求所有企業員工都必須向業績看齊。

一位曾在外企供職多年的人力資源總監說:“所有企業的管理者和老板,隻認一樣東西,就是業績。老板給你高薪,憑什麼呢?最根本的就要看你所做的事情,能在市場上產生多大的業績。”如今就是一個以業績論英雄的時代。

兩個人同時進入寶潔公司做業務員,應聘時兩人不分伯仲,各有千秋。進入公司後在同一個部門工作,兩人都很積極、活躍,儼然就是該部門的兩顆明日之星。

但一年以後,兩人的待遇卻大相徑庭,第一個人月薪近萬,而且屢屢獲得公司的培訓機會,已經是該部門業務經理候選人之一。第二個人則仍然拿著每月兩千多的工資,雖然他對公司的事很積極,而且到處為公司做宣傳,但年終獎仍然沒有他的份。

是什麼原因造成了兩人如此懸殊的差別呢?部門經理的一番話揭示了個中原因。

原來,決定公司報酬的標準是業績,業績是衡量員工優秀與否的唯一標準。雖然第二個人表現很積極,對公司也很忠誠,但他一年來創造的業績非常有限,所以工資一直徘徊在基本工資線左右。而第一個人在短短的一年內為公司創造了近千萬的業績,他的薪水和獎金當然比第二個人要多得多。

事實證明,那些乖乖聽話、俯首聽命的員工,不一定是老板最喜歡的員工,因為在市場競爭如此激烈的今天,老板首先要考慮的是企業的生存與發展,而企業生存發展的根本來源是利潤。因此,老板心中得最高分數的員工,一定是那些最能為公司賺錢的員工,而這些員工也憑借驕人的業績贏得了許多發展機遇。

【職場行動指南】

業績是企業和員工的生存之本,因此,我們有責任也有義務為企業創造業績,那麼,要為企業創造業績,我們就要做到以下幾點:

1.積極為企業創造利潤

鬆下幸之助說,賺錢是整個社會繁榮不可或缺的義務和責任。倘若做賺不到錢的工作,倒不如一開始就不做,也沒有必要做,做了也沒有意義。

杜邦公司創始人享利·杜邦認為:“企業利潤高於一切。”所有杜邦家族男性成員,如果工作一段時間後被認為不可能成為高層管理人才,就會被請出公司。

在企業裏,任何一個員工的天職就是為企業創效益創利潤。作為一名認同公司的員工,要明白自己的使命所在,即為公司創造效益,這樣才能實現自己在本職工作中的價值,才會把自己的工作做好。相反,如果一個人不能在自己的位置上為公司創造利潤和效益,那麼他就沒有再在這個位置上待著的必要,就會被裁掉。一個工作機會就此失去。

2.反省自己,緊盯結果

那些把業績留給老板的員工會經常自我反省“我究竟做到了什麼”,這有利於他們提高工作責任感,充分發掘自己具備但還沒有被充分利用的潛力。這種心態促使他們充分發揮自己的能力,一直盯緊“結果”這個目標。

3.要功勞不要苦勞

結果是檢驗工作績效的主要標準,隻有“苦勞”而沒有“功勞”,你進行的就不是有價值的勞動,隻有“有功勞”的工作才是企業所需要的。功勞是一份工作應有的結果,苦勞不是!

“苦勞”不會換來老板的欣賞,具有感恩之心的員工,會順著老板的思維,學會培養“結果心態”。他們會讓自己建立起強烈的複命意識,竭盡全力,利用各種方法取得結果。在贏取結果的過程中,他們亦會獲得相應的回報——因業績卓越而在職場中立於不敗之地。

約瑪·奧利拉:越努力工作運氣才會更好

【人物簡介】

約瑪·奧利拉,芬蘭人,諾基亞公司前總裁、首席執行官和執行董事會主席。2002獲“北京市榮譽市民”稱號。在芬蘭,因為奧利拉,諾基亞從一個生產電纜、電視、橡膠鞋、衛生紙的企業變成了全球最大的手機製造商,而因為諾基亞,芬蘭從一個北歐小國變成了科技強國。

【CEO來信】

我認為在每一個成功的背後都需要有一點運氣,但事實上越努力工作運氣就越好。這是一個比較有趣的規律。但同時你也確實需要一點運氣。

……

我覺得自己的產品就像個孩子,因為投入了很多感情,付出了很多努力,盡管它們來自生產線,但也是我們情感努力的結果,也就是說我們要努力生產出人們喜歡,具有個性,又便於使用的產品,讓人們有一種“天哪,我離不開它”的感覺。我們的研發工作到今天這一地步經曆了一個很長的過程,如使用的方便性,它的實用性,人們對手機的個人的情感因素等等。但要生產一係列人們喜歡的手機,是一個很長的過程,是一個需要發展科技和尖端技術的過程。

……

我的好運氣很簡單,就是1992年我出任諾基亞CEO的時候,我有機會將6、7個賢才招納到我的核心管理團隊中,盡管在整個90年代我們不斷充實這支隊伍。這個團隊精誠合作並取得很大的成績。我們都從中受益,互相學習。這就是我們成功的訣竅。這也是幸運的成份。因為這些人在我加盟諾基亞之前,就已經在諾基亞工作了,並不是我聘請他們來的。

——約瑪·奧利拉

【職場演練場】

約瑪·奧利拉像對待孩子般地對待諾基亞手機,可以想象他為諾基亞付出了多少努力!有6、7個賢才被招納到他的核心管理團隊中,他坦誠這是自己的運氣。但總的來說,他認為越努力工作運氣才能越好。

也許你擁有過人的才華,但是發現自己很少走好運。在職場中的很多人心比天高,卻又哀歎命比紙薄。在工作中老是怨歎自己沒有發展和展現自我的機會,在自怨自艾中蹉跎人生了。其實,你認真思考過怎樣把自己手中的工作做到最好嗎?

事實上,越努力工作的人,運氣才會越好。有人曾經做過一個形象的比喻:如果說機會是天上掉下來的餡餅,那麼,隻有嘴足夠大的人能夠接住。隻有從來都不辱使命的員工,才能讓上級很放心地把重要任務或者關鍵職位給他,沒有領導會拿企業的輸贏給不成器的員工去賭。

香港“珠寶大王”鄭裕彤香港金行龍頭老大“周大福”的掌門人,名列香港富豪榜前三甲。鄭裕彤之所以能有今天的成就,有很多人說是由於他的運氣比較好。從一個學徒工成了金行“周大福”的掌門人,的確是存在運氣的成分,但是為什麼偏偏他有那麼好的運氣呢?

上個世紀20年代,鄭裕彤出生於一戶貧寒的家庭。為了養家糊口,小學畢業後,鄭裕彤就走上了學徒的道路。

1940年,15歲的鄭裕彤便到父親的朋友周至元所開的“周大福金鋪”去當學徒。即使當學徒,鄭裕彤比別人做得更多,他從雜役幹起,每日早早趕到金鋪掃地、抹灰、倒痰盂、洗廁所。等弄停當了,其他夥計才姍姍而來,開鋪門做生意。

鄭裕彤與一般的夥計不一樣,他還特別愛動腦筋,想事情總會比別人想得更多,什麼事情到他手裏總會給人出乎意料的結果。

一天,周老板派鄭裕彤去碼頭接一位香港親戚。這時候,有一位南洋僑商上碼頭後,就向人打聽上哪兒能兌換港幣。因為離親戚到達碼頭尚有一段時間,鄭裕彤靈機一動,就走上前說周大福金鋪可以兌換,價格也最公道,隨即,鄭裕彤就把這位僑商帶進了周大福金鋪,之後又趕回碼頭接香港來的東家親戚。鄭裕彤的這一舉動得到了周老板的肯定,周老板也慢慢地留意起這個有心的小夥計。

很顯然,鄭裕彤的表現比其他夥計更出色。而他的出色成績也讓老板對他刮目相看,老板認定這個小夥計將來會有前途。自那以後,周老板總是有意識地培養鄭裕彤,提拔他當店裏的主管,使他能施展才華,並且還把自己的寶貝女兒嫁給了他,以便他能更踏實地替自己打理生意。

1945年,周老板讓鄭裕彤到香港大道去開設一家分店,鄭裕彤欣然接受了這個指令。

為了將周大福這個分店做得比同行更加出色,鄭裕彤幾乎跑遍了港九所有的金銀珠寶行,集各家所長後,進行了一流的裝修。不久,分店的經營就上了正軌,營業額也日漲月升。後來,周老板便把經營權全權交給了鄭裕彤。至此,周大福金鋪實際上已經是鄭裕彤獨掌大旗。

如果當年鄭裕彤當初不早起晚睡,努力工作,將工作做到最好,他是不可能交好運,有這麼大的發展機會的。

有人總抱怨自己沒有機會,或總是錯過機會,卻從不問問自己究竟為企業做了什麼,又能夠貢獻出什麼。運氣始終隻青睞那些為企業創造更多財富的人,那些能夠拉著企業在市場競爭的大道上奔跑的人,那些在自己的工作經曆中能夠以一當十的人。

越努力工作,工作才會做得越出色,能力才會得到很大的提升,因此比別人發展得更快,機會也更多。

【職場行動指南】

在職場中,每個人都希望自己有很好的運氣,希望自己得到提升或加薪,那麼,我們應該怎麼做呢?

1.糾正工作態度。很多人都認為自己是在為老板打工,不是在為自己工作,所以,對待自己的工作存在一種“糊弄”心理,這是不對的。如果我們總是這樣想的話,那麼,永遠也不能把工作做好,那麼提升或加薪都是不可能的。

2.將工作做到盡善盡美。不但要將本職工作做好,更要將工作做到盡善盡美。成功者無論做什麼,都力求達到盡善盡美,絲毫不會放鬆;成功者無論從事什麼職業,都不會輕率疏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