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沈建衛打電話給喬俊朗,說新發現了個吃飯的地方,喬俊朗剛從貴陽飛回上海,反應遲鈍,在外出差小半月天天風味,正堵呢!
“朋友,別一天到晚胡吃海塞,有點兒文化行嗎”?
“哥們兒,咱這回還是沒文化,但有小妹,絕對養眼!”
“哥們兒半個月,剛回來”。
“我知道你惦記宮曉楠呢,這點兒出息!叫上曉楠一起來,不限女賓,不見不散”。
喬俊朗先回家睡了一覺,醒的時候已經下午四點多了,今天是周五,出門前,俊朗特意換了一套考究的床上用品,並盤算好了晚上把宮曉楠約來,他們各忙各的,已經半個月沒在一起了,彼此的渴望都達到了燃點。
五點半,俊朗開著紅色“馬6”在中山公園地鐵站接宮曉楠,兩人在馬路上很誇張地擁抱了一下,像四十年代的美國電影。
在虹橋機場不遠的黃樺路上,開著一家純正的平壤餐廳,這地方偏,加之平壤餐廳被周圍的韓國餐廳、酒吧包圍,招牌和霓虹燈也不鮮亮,所以知道的人很少。但餐廳裏一水兒的極養眼、極訓練有素的北朝鮮小姑娘,個個能歌善舞、服務周到,客人在任何時候抬頭,總有一張微笑的臉在候著你。
建衛在電話裏說:來這兒吃飯人家把你當人。
俊朗和曉楠由兩個穿著朝鮮鮮豔民族服裝的小姑娘領上了樓,一看,人不多,林文浩、剛子都來了,曉楠知道,林文浩、剛子、沈建衛和喬俊朗是死黨。見喬俊朗、宮曉楠來了,剛子故作吃驚狀:“曉楠,說句比較客觀的話,你是我見過的上海灘上最有氣質的女人!”曉楠笑靨如花,謙虛地說:“天生麗質,沒辦法,剛子同學,流口水是不文明的”。
無原則的吹捧和無底線的自我表揚是死黨最好的生存法則。
沈建衛正招呼著點菜,朝鮮小姑娘的中國話不是很利索,這讓沈建衛在交流中添了許多樂趣,你說魚說蝦不行,你必須指著菜單看圖說話,沈建衛故意問有涮羊肉嗎?小姑娘不懂搖頭,沈建衛就學羊叫,朝鮮小姑娘笑,沈建衛很得意。
有意思嗎?特有意思!
沈建衛點菜的時候老是一口一個“韓國泡菜”、“韓國烤肉”,朝鮮小姑娘很認真地糾正他:“我們是朝鮮,不是韓國,不一樣的”。
這時,五、六十人蜂擁而至,一問,原來一北朝鮮代表團來聚餐。北朝鮮代表團特色鮮明,眾人化纖製服的樣式驚人的一致,胸前佩有領袖徽章,目不斜視,行為拘謹,雖是吃飯,但人人都具有高度的紀律性和約束性。
上菜,有兩道菜印象深刻,肉腸,沒有肉,澱粉冒充的,這讓人想起朝鮮人民生活還不是很富裕。鬆茸,很貴,但不像法國鬆茸那樣貴的離譜。流動的小車上有北朝鮮產的白酒和香煙,價格逼近五糧液和玉溪煙,少人問津。
席間表演是這家餐廳的特色,演員就是餐廳的服務員,衣服一換,煥然一新!報幕用朝鮮話,喬俊朗特認真的聽,一句沒懂。宮曉楠喜歡小姑娘演老爺爺的舞蹈。演出尾聲,為了挑氣氛,她們加演了兩首中國人熟悉的朝鮮歌曲,《金日成將軍之歌》和《阿裏郎》,但當《金日成將軍之歌》的前奏響起時,朝鮮代表團全體人員在沒有任何口令的情況下全體起立,用力擊掌並伴隨著音樂高聲頌唱,神情專注而神聖,偉大、崇高的民族情懷使人肅穆,高亢的歌聲令餐廳裏所有食客動容!
林文浩好奇地看看台上的演員,看看台下的朝鮮人,宮曉楠捅了捅喬俊朗,低聲道:“信仰……”
俊朗愣了很長時間,冒了一句:“不搭嘎”(不是一碼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