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節 休息,保持長久的活力(1 / 1)

如果你感到心力不足,那麼,什麼都不要想,唯一要做的就是去休息。

動物行為學家勞倫茲曾講過這樣一件事。

勞倫茲喜歡養小動物,觀察動物的一舉一動。他曾經用大魚缸製作了一個水族箱,放入一定比例的石頭、沙、水草、魚、螺螄、微生物,令其自給自足。這個水族箱非常美麗,所有生物都能有條不紊地生長。

有一天,勞倫茲向水族箱裏加了一隻金魚,他原本以為這隻漂亮的魚可以使水族箱更有生氣。沒想到,一隻金魚的加入,使水族箱的生物平衡被打破,裏邊的動物接二連三死去,魚缸裏的水逐漸變臭、變黑,最後變成裝滿屍體的死水。勞倫茲沒想到,一條魚竟然導致了整個生態係統的毀滅。

勞倫茲用魚缸模擬了一個小小的池塘生態係統,那裏麵的每一條魚、每一根水草、每一隻生物都是恒定的,它們共同維持著小池塘的生態平衡。這種平衡能夠保持,池塘裏的生物就能正常地生老病死,欣欣向榮;一旦平衡被打破,哪怕隻是加入一條小魚,都可能拖垮整個係統,讓原本熱鬧的水族箱變成死水。

人的身體也是一個小型生態係統,各個細胞、神經、器官之間相互協作,構成了一個有機整體。一個細胞的病變,很可能引起整個機體的疾病。現代醫學發達,很多疾病能夠治愈,但有一種疾病卻會常年影響人的身體和精神。它沒有特別的征兆,也沒有厲害的發病表現,它會使人的免疫力整體下降,使人的抗病能力越來越低,這種稱不上疾病的疾病就是疲勞。

疲勞又分肉體疲勞和精神疲勞高強度工作或運動會導致肉體疲勞,紛雜的生活煩惱和沉重的生存壓力會引起精神疲勞,肉體疲勞是疾病的前兆,精神疲勞會導致人的萎靡。當兩者交替作用在人身上,會產生勞累、力不從心、注意力無法集中、失眠、健忘、易生病等多種症狀。如果我們不注意自己的身心健康,將導致整個身體的病變,引起衰老甚至死亡。

一場大病使史蒂文森先生住院三個月。出院後,史蒂文森先生明顯地減少了加班。從前即使到了雙休日,他也會做空中飛人,去各個城市和廠商們談生意。現在每到休息日,他就會拿起高爾夫球杆去健身俱樂部運動,笑稱自己是準奧運選手。

一次,他的合作對象希望他在周日參加一個融資會議,史蒂文森先生拒絕了這個提議。合作對象說:“你現在正值壯年,應該多賺點錢。你耽誤一天,就可能耽誤十萬美金的生意。”

史蒂文森先生幽默地說:“我每個月多工作四天,多賺四十萬美金,可是為此要減少四年壽命,我認為後者損失更大!”

一場大病使忙碌的史蒂文森先生改變了生活態度。從前的他即使在休息日,也會去各個城市談生意,不肯浪費任何時間。現在每到休息日,他都會放下工作去健身。史蒂文森先生認為生命的損失才是最大的損失,理智地處理了工作與休息的關係。生活的狀態隻能靠自己調整,健康是最應該關注的事。

越來越多的人抱怨自己年紀輕輕就感到心力不足,導致我們身心出現問題的原因其實是忙碌的生活。現代生活節奏越來越快,過去需要一個月才能到達的國家,現在隻要坐幾小時的飛機;過去需要做幾個小時的飯菜,現在隻需要用微波爐做幾分鍾……人們似乎應該越來越輕鬆,實際情況卻是我們也被帶動得越來越快,每天急急忙忙地趕車、趕進度、趕時間,恨不得一天有48小時供自己超速奔跑。超速奔跑的列車會出故障、會脫軌,高速奔跑的人一旦超越身體承受極限,極有可能出現“過勞死”。

不難發現,在我們身邊,工作狂越來越多,為了獎金加班加點,熬夜早起成了家常便飯,或者因為工作繁重,無暇休息,將早就計劃好的放鬆身心的假期一拖再拖。沒日沒夜地工作帶來的是健康告急。當所有的時間被忙碌占據,心情也隨之低落,精神越來越萎靡。古語說:“一張一弛,文武之道。”在保證工作的同時,一定要注意為自己減壓,讓自己休息,隻有在寬鬆的狀態下,才能保持長久的活力。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英國首相丘吉爾有一個習慣,不管多忙,每天都要午睡15分鍾,養精蓄銳,放鬆身心。人們常把精力旺盛、做出很多偉業的人稱為巨人,驚訝於他們充沛的精力。事實上,沒有人能做鋼鐵巨人,那些被稱為巨人的人往往比別人更懂得愛惜自己的健康,想方設法保持自己的活力,以應付更多的挑戰。我們也一樣,想要做一個有長久影響力的巨人,首先要讓自己活得長久、工作得長久,在奔忙的日子裏不要過分逼迫自己,而是要告訴自己:這個時代很累,你要懂得愛惜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