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讓你自信的閃光點,然後把它放大。
劍橋大學是英國最古老、曆史最悠久、學術氛圍最為濃厚的大學之一,能夠考入劍橋的考生不但需要過人的學識,還需要極強的心理素質。
傑西卡是剛剛考入劍橋商科的新生,在報到前,她最信任的長輩對她說:“能夠考入劍橋,這件事本身就證明了你的優秀,不論今後遇到什麼,希望你像從前一樣自信!”
進入劍橋後,傑西卡才明白長輩的用意。劍橋是個優等生雲集的學府,在這些人中很容易感覺到自己的弱點,產生心理落差。而高強度的功課、教授們密集地授課,還有巨大的學業壓力都讓傑西卡吃不消。以前她是學校的尖子生,現在她成了班上最差的學生。每當她感覺自己無法通過教授的考核,就會反複拿長輩的話鼓勵自己。經過長達一年的努力,傑西卡的各門功課有了起色,漸漸找回了曾經的自信。
現實總是讓人的自信大受打擊,總是不斷告訴你:“你的能力還遠遠不夠。”傑西卡進入大學後,麵臨一個多數大學生都會麵對的難題:自信心不足。她發現自己一下子從優秀生變為落後生,以前能夠考第一,現在總要祈禱自己不要考倒數第一。這種時候,唯一能夠證明自己的是成績,想要提高成績,除了努力,還要建立克服困難的自信。
自信與自卑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自卑來自內心深處對自己的不認同,每個人都有自己對人對事的標準,什麼是好,什麼是壞,誰優秀,誰無能,自己不能騙自己,也就看到了差距和不足。於是,生病的人羨慕健康的人每天很快樂,相貌普通的人羨慕美麗的人有眾多追求者,失去雙親的人羨慕家庭幸福的人可以享受那麼多溫暖和關懷。
但有時候實際情況並不像他們想的那樣,健康的人也許正在羨慕生病的人家裏有那麼好的條件;美麗的人也許正在羨慕相貌普通的人擁有藝術天賦;家庭幸福的人也許正在檢討自己太過柔弱,羨慕失去雙親的人的堅強獨立。人們總是無視自己擁有的東西,想要得到自己沒有的東西。特別是某些時候,這種迫切的願望會變成自哀自憐,認為自己不可能擁有這麼好的運氣,自卑由此產生。
很久以前,在法國的一個小鎮上有一位非常出色的裁縫。他裁製的衣服遠近聞名,更有很多客人為了擁有一件他親手裁製的衣服不遠萬裏而來。到了晚年,深知自己時日不多的老裁縫叫來平日最看好的徒弟,拿起自己平時裁製衣服時用的剪刀說:“我老了,拿起這把剪刀來手已經開始顫抖了。我需要找到另一雙可以拿穩這把剪刀的手。你懂我的意思嗎?”徒弟抹去眼角的淚水說:“我懂。您是想要找到一位和您一樣出色的傳承人。”
老裁縫笑著點點頭:“但這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這個人不但要有一流的手藝,還必須有豐富的創造力和敢於嚐試的勇氣。你能幫我找到這樣的一個人嗎?”
“能,我會竭盡全力的。”徒弟點頭說。
自那日起,徒弟開始用心在老裁縫的其他幾個徒弟裏尋找合適的人選。但他一次一次的提議,都被老裁縫拒絕了。一日,老裁縫再次把這位徒弟叫到自己的病榻前說:“這些日子你辛苦了。可你的那些師兄弟其實都不太合適。依我看,你是不是應該把目光放到他們之外的人身上。”然而,徒弟並沒有明白他的意思,立刻站起來說:“我明白了!我會嚐試在其他渠道尋找的,隻在師父的幾個徒弟裏尋找,路子實在是太窄了!”
老裁縫吃力地握住徒弟的手說:“你為什麼沒能夠將目光放在自己的身上?最讓我稱心的傳承者其實就是你自己!可你一直都不相信自己有這個能力,才總是把目標鎖定在別人身上。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閃光之處,隻是在於你有沒有看到這個閃光點,並且很好地挖掘它,讓它綻放出更耀眼的光芒。”
自卑者的悲劇在於,他們永遠看不到自己身上的優點與閃光點,即使他人再三告知,他們仍然半信半疑。就像故事裏的老裁縫,一直希望優秀的徒弟繼承自己的事業,直到最後,徒弟才明白自卑的實質不是謙虛,而是在貶低自己,既貶低自己的能力,也貶低他人的眼光。
世界上還有一些人,旁人都認為他們會自卑,他們卻總能靠自己的勇敢證明自己“能行”。曾聽說一個失去雙腿的小女孩在手術後放聲大哭。哭過後,她拿起一張紙,寫出長長一串自己的優點,比如眼睛很有神,性格很溫柔,寫字很漂亮,有三個要好的朋友,學習成績一直第一,等等,她靠這種方法渡過了最困難的時期,讓自己堅強自信。每個人都不完美,但每個人都應該活得自信,要接受自己,欣賞自己,相信自己獨一無二。
自卑固然不好,但一個人自信得過了頭,成了自大,整天對人吹噓一些自己根本做不到的事,也不是件好事。以平和的心態正視自己的優點和缺點,揚長避短,特別是在麵對困難的時候,相信自己的能力,理智地分析當時的情況,定下計劃將目標一一實現,才是成功者的心態。隻有擁有自信心的人,才可以把平庸變成神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