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廟灣村回來,楊善奇的興奮之情溢於言表,精神狀態一直處於高度的亢奮之中。誠然,幾十年的努力終於有了結果,幾十年的辛苦付出終於有了回報,幾十年的心血終於成為現實,這種事情估計放在誰身上也都會激動萬分、久久難平。楊善奇通過實地調查核實,驗證了黃鍵已經成為“人造再生人”的事實,同時也驗證了“生物波理論”的正確性。實驗的成功充分說明了人的生物波在空間傳播是切實存在的,也說明了人在的身體條件、環境條件、地理條件、氣候條件等諸多因素滿足的特定條件下,完全可以接收到其他人的生物波而產生重疊或共鳴,從而解讀出另一個人的所思、所想、所做,進而產生“心靈感應”現象和“再生人”現象。然而,事情發展至此,仍有兩個問題困擾著楊善奇:一個是黃鍵的能量門是否已經打開?按照他的推測,人的眉宇間很可能存在一個控製生物波的樞紐機關——能量門。如果在特殊情況下激活了能量門,人就可以自由控製自身生物波向外輻射的頻率、強度和方向,隨時使自身的生物波與其他人的生物波匹配而解讀他人的思想,而且可以任意加強自身生物波的輻射強度幹擾他人的行為。既然黃鍵已經成為了“人造再生人”,那麼他的“能量門”是否開啟就成為楊善奇關注的重點;二是黃鍵與周世坤的生物波已經發生重疊與共鳴,那麼黃鍵在現實生活中會不會被周世坤的生物波幹擾和左右。雖然之前已經論證過發生這種情況的可能性很小甚至沒有可能,但為了慎重期間楊善奇仍是非常擔心。畢竟這是科學實驗,來不得半點馬虎。
楊善奇看到黃鍵與嶽欣怡、秦宇飛、霍天明、史玉強說說笑笑,還時不時地打打鬧鬧,便在一旁仔細觀察著黃鍵的一舉一動,心裏默默與黃鍵之前的表情與動作習慣相比較、對照。一段時間過後他感到黃鍵各方麵並沒有發生什麼變化暗自說道還好。即使如此他仍將黃鍵叫到一邊故做輕鬆地問道:“黃鍵,感覺怎麼樣?身體有什麼不舒服的嗎?”
黃鍵以為楊善奇有什麼重要的事情商量,聽到問話後不由疑惑地望了望楊善奇,瞬間之後便爽快地說道:“哈哈,老師你多慮了,放心吧,我非常清楚我是黃鍵,隻不過現在心裏好像又多了另外一個人的記憶,不用說那是周世坤的。周世坤生前所經曆的一些事情、在某一段時間的想法片段等等都保存在這個記憶中。你放心,我很清楚自己的經曆,也分得清周世坤的經曆,他的那些意識不可能成為我的主流意識,這一點你不要有任何的懷疑。”
“籲——”楊善奇舒了一口氣,高懸著的心“砰”地一聲著著實實落了地,心想謝天謝地。然而,這邊高懸著的心剛落了地,另一邊的疑問卻迅速從心底冒了出來。他緊緊盯著黃鍵壓抑著內心的衝動小聲問道:“黃鍵,你——身體真的再沒有其他感覺嗎?比如——腦袋沒有其他的什麼感覺嗎?”楊善奇說著指了指自己的頭部。黃鍵搖了搖頭,又抬起手圍著腦袋摸了一遍說道:“沒有,真的沒有,我感覺挺正常的呀!”楊善奇“噢——”了一聲顯出微微的失望。
此時,遠遠站在一邊的嶽欣怡、秦宇飛、霍天明與楊善奇之前一樣心裏是七上八下,他們回想著黃鍵在周世坤家裏的所做、所為、所說,沒想到他對周世坤家裏是那樣的熟悉,所講的事情就好像他真正在廟灣村生活過一樣繪聲繪色,哪裏還有半點黃鍵的影子?想到這些不由得讓三個人暗暗吃驚,都擔心黃鍵成為周世坤第二。當然,他們知道黃鍵的所為是實驗的結果,而正是由於是實驗的結果,他們才尤其擔心。因為以前無數次的實驗根本沒有成功過,所以,實驗成功以後黃鍵能否保持原來的自我大家才心中無數。因而,從廟灣村回來以後,三個人就一直圍著黃鍵談天說地、嘻笑打鬧,他們的目的其實很簡單,就是想通過幾個人慣用的交流方式來驗證現在的黃鍵是不是大家所熟悉的黃鍵。如果黃鍵已經發生變化,他們也想通過這種熟悉的方式勾起他的回憶,引導他盡快回歸本真。直到楊善奇將黃鍵叫到一邊單獨交談,他們的行動才不得已告一段落,隻能靜默似地遠遠望著師徒二人一言不發。
史玉強雖然十多天來帶領項目組東跑西顛訪遍了全鎮的幾十個“再生人”,也看到楊善奇每到一處便在手繪的示意圖上圈圈點點,最後竟將示意圖畫得麵目全非。幾個助手也不停地做著記錄,最後每個人竟然用了將近兩個厚厚的筆記本,但他對項目組所研究的具體內容卻並不了解,也不好仔細打聽。直到黃鍵突然變成了周世坤的“再生人”他才猛然有所醒悟,心想莫非這個項目組能夠製造“再生人”?他心裏雖然是疑惑重重,但黃鍵成為周世坤的“再生人”卻是他親眼所見,不由他心裏充滿了無比的好奇。
微風習習,細雨濛濛。晚飯過後楊善奇一個人在稻田間的小路上散步。他望著田間輕翻的稻浪,猛然有一種無名的衝動,這種衝動像是順著目光隨著稻浪一起跳躍、輕飄著向遠處傳播而去。他又抬頭望一望天空中濃烈的褐色密雲,迎麵沐浴著漫天輕飛的細雨,像是幹涸的土地享受著甘露的哺育,也像是幹澀的機械接受著高級潤滑油的滋潤。楊善奇暗歎一聲:爽,舒服!
當然了,多年的努力,多年的奮鬥,多年的付出,今天終於成為現實,而且是在沒有任何意外的情況下達到了預期目標,楊善奇能不感到爽麼?能不感到舒服麼?然而,下一步怎麼辦呢?楊善奇在興奮之餘又在思考著實驗下一步的方向和目標。他暗自思忖從目前的結果來看,生物波理論無疑是正確的,這在實驗中已經得到了可靠的驗證。實驗充分證明,要實現兩個人生物波的重疊與共鳴,不但受到人體條件的限製,而且還要受到外部環境條件的製約,比如氣候條件、地形條件、地理條件、環境條件等等,這些因素中的任何一個都會對生物波的接收產生較大的影響,缺一不可。想到這些,楊善奇暗自慶幸,心想如果不是看到電視節目,如果不是來到神峪鎮,如果沒有實地走訪那麼多的“再生人”,如果沒有對神峪鎮綜合條件的調研與分析,如果沒有黃鍵的自告奮勇充當實驗員,實驗還能這麼順利嗎?奮鬥了幾十年的目標還會在一夜之間成為現實嗎?他自嘲地搖了搖頭暗自說道不一定,科學畢竟是科學,即使有正確的理論,但要得出理想的結果,偶然因素實在是太多了,而就是這些偶然因素卻對實驗起著決定作用。所以,科學實驗能否得出正確結果,實驗設計者和參與者是否全麵考慮和掌握了每一個偶然因素就成為關鍵中的關鍵,否則的話就很有可能功敗垂成。就像一個人的人生道路一樣,一個看似不起眼的偶然因素就可能決定一個人一生的命運,隻要把握把住了那個不起眼的偶然一個人就可能一飛衝天,否則就可能一直原地踏步甚至可能命運坎坷。所謂人生的每一次偶然便是人生的一次機遇,把握住了生命中每一次的偶然便把握住了人生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