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5年,永利終於衝破帝國主義的技術封鎖和道道難關,開始出堿了。l928年,永利的紅三角牌純堿在費城國際博覽會上獲金獎,聲譽大振,銷路大開。內門公司在假意拉攏、壓價竟銷等一招招詭計失敗後,黔驢技窮,不得不坐下來和永利談判,達成了永利占中國市場份額55%,b內門占45%的協議。b內門的壟斷被打破了!
在中國經濟十分落後的條件下,永利作為一個民辦企業,它的成就是十分輝煌的。在科技水平上它達到了世界先進水了中國的優秀企業家階層。他們是純粹中國的、民族的企業家,他們具備一般企業家的特點,即有高的學曆或豐富的學識,有經濟頭腦,有務實精神。除此之外,他們還具有中國民族企業家特有的精神——解不開的愛國情結。這是歐美資產階級創業時期很少見的,為了賺錢他們什麼都幹得出來,甚至不惜出賣國家民族的利益,他們從頭到腳每一個毛孔都滴著血和肮髒的東西!愛國主義是中國優秀企業家最重要的精神驅動力之一。他們是民族工業的希望之所在!
但是,就像汪洋大海包圍的小島,初春荒原綻綠的小草,先進的企業與強大的傳統經濟相比簡直太渺小了,幾乎就要被淹沒了。且不說近代工業隻占工農業總產值的4.87%,就是這4.87%中能達到永利的先進水平或比較先進水平的也寥若晨星,屈指可數。近代工業的絕大多數行業和企業無論“硬件”還是“軟件”都處於十分落後的水平。
“硬件”是一個為了便於理解而設計的比喻,實際上指的是企業的技術水平機器動力。屬於4.則不能稱為近代工的使用啊!大多數隻是在主要工序上產。比如釀酒業,千年傳統的手工生隻是因為它們使用話,其實這才是曆織布等行業也都嚴重地存在這種狀況。這樣的企業與永利等先進企業相比,差距何止十萬八千裏!
“軟件”是指企業的管理水平。大多數行業和企業仍然盛行帶有濃重傳統印跡的封建式管理方法。包身工、養成工、學徒工盛行,有的行業,如棉紡織業、絲織業、火柴業,主要依靠這些工人來進行生產。這些工人無異於變相奴隸,入廠前一般都要寫保證書,還要有保人,保證生老病死由自己負責。進廠後吃的是豬狗食,還吃不飽,穿的是破爛衣,每天要幹16至18小時,甚至20小時的活。許多工人小小年紀進廠,不過幾年,有的隻有十幾歲就被榨幹了血汗悲慘而死。許多行業和企業盛行工頭製,這是最典型的封建管理手段在近代工業企業的運用。這些工頭有的參加勞動,絕大多數不參加勞動,純粹靠克扣工人工資生存。有一些反映解放前工廠狀況的電影常常有這樣的鏡頭:一個凶神惡煞的工頭手持木棍在緊張操作的工人身後巡視,工人稍有不慎,便被工頭劈頭蓋臉一頓惡揍。或認為這是藝術的誇張,其實這完全是當時曆史場麵的,有的工廠甚至私設刑堂,“設枷、笞兩項刑具”,對工人實施“量予枷笞”的肉刑體罰。這裏,少了主義的饑餓紀律,多了的是封建主義的超經濟強製。人們看到的似乎是封建地主施之於農民的人身依附關過背景由田間換成了工廠車間而已。可以斷言,倘若行的也是這樣一套落後的管理方法,工人、職員們,榜是決不會心甘情願地跟隨他吃大苦、攻大難,攀登,創造中國工業發展的奇跡的。
先進與落後並存,這就是中國近代工業發展的最明顯的二元表征。也許有人會問,什麼事物是純而又純的百分之百先進呢?當然,世界上沒有絕對純的東西。但是,中國與歐美資本主義工業發展的曆史相比,先進與落後差距之明顯,是最典型的。這其中不僅積澱著許多封建性殘餘,甚至還包括了奴隸製度的許多因素。
近代中國工業的這種二元表征,是一種頗費思索的複雜曆史現象。它的產生首先與西方資本主義帝國主義的掠奪有直接關係。本來,在中國資本主義開始萌芽時,無論政府還是民間都有了一定數量的封建性積累。乾隆時期,清政府的庫儲銀曾高達7000萬兩之多;嘉道年問,由於鎮壓白蓮教起義,庫銀用去了不少,但仍維持在2000萬兩左右。降至道光年間,仍有800萬兩之多。民間也出現了鹽商、徽商、票商等大富商和富紳。這筆封建性積累,為中國封建經濟向資本主義經濟轉化準備了必要的資金前提,如果充分運用,或者運用一部分,作用是不時,中積累階國人民段。他然後大鴉片戰中國為摧毀清帝國的城堡,用毒藥換取中國人民的血汗錢。有人推算過,從l780年到l914年,僅英美兩國運來中國推銷的鴉片,就高過25億兩白銀!他們手段用盡、壞事做絕:他們明火執仗的搶;他們掠賣華工、販賣人口;他們搶奪土地、欺騙訛詐,不一而足,無法說盡。
中國經濟嚴重失血。在貧血的肌體成長起來的中國近代工業怎麼可能不是畸形的呢!於是規模小、設備落後就成了中國工業的普遍特征,許多行業和企業隻是在主要工序上使用了機器動力也就不足為怪了。資金缺乏是工業麵貌落後的致命原因。
帝國主義的掠奪還給中國工業的發展帶來了更深層次的危害。由於財富和資金大量外流,兩極分化的商品經濟普遍規律在中國發生了畸變,兩極分化的結果極少向貨幣一極的積累,而主要是向貧困一極的積累。大量勞動力失去生產資料之後,沒有貨幣資本雇傭他們,導致勞動力價格極其低廉。使用人力用機器還合算!於是,許多行業和部門長期滿足於手沒有更新設備的積極性。有的已經使用機器的工廠甚棄機器,倒回到手工生產。事實令人深思!事情雖然國工廠,但追根溯源卻是帝國主義的侵略掠奪造成帝國主義的侵略掠奪最終影響了中國資本主義工業化中國工業的二元表征還有內部的原因,即中國經濟自原因。中國經濟畢竟是在外力作用下發展資本主義工統經濟的落後因素一時難以完全消除。而中國經濟的中目近代工業的產生與裳傳統力量又是那樣強大,它畢竟已經存在了數千年,並且曾經達到世界封建經濟頂峰的輝煌頂點。於是,它與新興的工業經濟並存,還滲透到工業經濟內部,無時無刻不在產生影響和發揮作用。因此,中國工業的二元表征不可避免!這是曆史的必然,是事物發展的必由之路。但是,這種必由之路的表現方式並不一樣。在近代中國工業發展的過程中,落後因素表現了過於強大的影響和作用,成了中國工業發展的累贅。
克服落後走向先進。中國近代工業必須在不斷克服落後中才能走向新的高峰。
工業立國!經濟騰飛!自林則徐起,多少中國人盼了多少年,奮鬥了多少代。它已經永恒地寫進了中國人民愛國主義的偉大史冊。中國工業發展的每一步都與中國人民的求知、探索分不開,更與中國人民不甘屈辱、不甘沉淪分不開。一部中國近代工業發展史實際就是一部由反侵略、爭自強的紅線貫穿的鬥爭史。經過了多少坎坷,經過了多少曲折,渡過了多少艱難,闖過了多少刻。然而,這隻是蒼海一粟!任重而道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