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時期,齊國國君齊桓公在宰相管仲的幫助下,推行了許多改革措施,大大地加強了齊國的國力。正當人們為天下太平而高興時,齊國北麵的山戎卻出兵攻打和齊國結盟的燕國,企圖削弱齊國的力量,並向齊國提出了挑戰。
燕國的國君親自率領兩萬大軍前去迎戰山戎軍隊,卻在一個名叫鬼泣穀的地方被山戎的軍隊包圍,差點全軍覆沒,最後隻剩下一千多人逃了出來,不僅如此,還被乘勝追擊,奪走了幾座城池,使山戎軍隊都快逼近燕國的國都了。在這非常危急的情況下,燕國向齊國發出了求救信號,作為同盟的齊國肯定不會不管,於是齊桓公親自帶領五萬大軍前去增援燕國,準備將山戎的軍隊打回去。
齊國的軍隊要去救燕國,就必須經過鬼泣穀。當時擔任齊軍統帥的就是齊國的宰相管仲。他先是派遣了一位名叫虎兒斑的大將擔任前鋒官,這位將軍一路上十分勇猛,打得山戎的軍隊望風而逃,很快就收回了燕國被占領的城池,可當這位將軍打到鬼泣穀的時候,卻無論如何也不肯再往前行了,他告訴齊桓公和主帥管仲,前麵就是讓燕國損失了兩萬大軍的十分凶險的鬼泣穀,自己是絕不敢衝進去的。由於這位將軍是齊國的友邦派來支援的,管仲不好用軍法處罰他,隻好將他的先鋒官給撤下來,讓他在隊伍後麵守著,然後管仲親自到鬼泣穀周圍進行觀察。隻見鬼泣穀裏麵隻有一條小道可以通行,而且道路兩邊的山都很陡峭。敵人如果在穀裏設了埋伏,進去的軍隊大概就隻能是去得多回來得少了,難怪燕國兩萬大軍被打得隻剩下一千人了。管仲看了地形之後就回到了軍營,思考了一晚上,終於想出了一個過鬼泣穀的好辦法。
第二天,管仲命令士兵們到軍營周圍砍來許多大樹,然後又派自己的兩員大將做先鋒,準備向鬼泣穀前進了。他們先是將一輛輛戰車的車輪捆上麻布,使車子的聲響降到最小,然後將拉車的戰馬的嘴用網子套住,不讓戰馬發出聲音,而士兵們站在車上全身都用盔甲遮蓋得很嚴密,頭上全部戴著頭盔,手裏握著兵器,車上插著齊國的戰旗,浩浩蕩蕩地向鬼泣穀前進。
山戎的軍隊果然在鬼泣穀設了埋伏。當齊國的軍隊進來之後,山戎的首領密盧立刻下令攻擊。隻見無數的巨石和大木頭從兩邊的山上滾下。
這些巨石和大木頭飛下山砸在齊軍的戰車上,將齊軍的戰車打得七零八落,有的馬被砸死了,有的車被砸壞了,有的士兵被砸下車來。一陣飛石之後,密盧就帶領自己的軍隊從山上衝了下來,準備將齊軍消滅幹淨。隻見密盧衝到一個仍然站在車上的齊軍將領的麵前,用手中的武器朝著這名將領的頭上狠狠砸去,一下子將其頭盔給砸飛了,可當他仔細一看,這哪裏是什麼齊軍呢,明明就是一截木頭呀!密盧知道自己上了齊軍的當,可是立即下令撤軍已經來不及了,因為齊軍已經占領了山頭,反而對山戎軍隊形成了包圍,並派弓箭手向山戎的軍隊射出了無數的利箭。山戎的軍隊傷亡慘重,就連首領密盧也受了重傷,在手下的拚命保護下才逃了回去。
就這樣,齊軍在管仲的巧妙安排下,不僅順利通過了鬼泣穀,而且還將山戎的軍隊打回了自己的國家,解除了燕國的危急,鞏固了齊國在同盟國中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