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時期,有一年,秦昭王約趙惠文王到澠池去會盟。趙王知道秦王不懷好意,但如果不去,會讓秦國譏笑趙國膽小。於是,趙王帶著大臣藺相如出發到了澠池。
秦王命人大擺酒宴,慶祝兩國的會盟。酒至半酣,秦王忽然對趙王說:“聽說趙王很會彈琴,能否請你彈奏一曲,給大家助助興呢?”
趙王見秦王氣勢淩人,不敢不從,就拿起琴彈奏起來。秦王大聲叫好,隨即給旁邊的禦史使了個眼色。禦史心領神會,馬上提筆記錄道:“某年某月某日,趙王在澠池為秦王彈琴。”
趙王又羞又惱,可又不敢發作,臉紅一陣,白一陣,十分尷尬。一旁的藺相如立刻拿起麵前一個盛過酒的瓦盆,走到秦王麵前說:“趙王也聽說秦王善於敲打瓦盆,現在就請大王表演一下,也讓大家開開眼界。”
秦王惱火地看了他一眼,裝作沒聽見。藺相如向前逼近了幾步,厲聲說道:“大王,請您看清楚,在五步以內,我就可以把鮮血濺到您身上。”
看到藺相如高舉瓦盆怒目圓睜的樣子,秦王一下子慌了神。秦王的侍衛們急忙抽出刀劍衝上來。藺相如怒喝一聲,瞪著他們。侍衛們被他凜然的氣勢震懾住了,都不敢輕舉妄動。
秦王隻好不情願地拿起筷子,在瓦盆上敲了幾下。藺相如立刻命趙國的禦史記錄道:“某年某月某日,秦王在澠池為趙王敲瓦盆。”
秦王越想越氣,按捺不住地剛想發火,這時,有密探來報說:“趙國的大將廉頗已經在邊界上駐紮了大軍。”秦王知道趙國已有防備,隻好不動聲色。
就這樣,雙方重新入席,簽訂了盟約。之後,藺相如護送趙王安全回到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