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公是個不畏權貴、剛直不阿、家喻戶曉的好官,那出《鍘美案》,好多人都會哼幾句。但有一個案子,卻讓他愁上眉頭,因為原告來者不善。
那時,朝中有個六十多歲的老太監,深得皇上信任。這老太監聽說包公名聲大噪,很是不爽,就想了個歪點子,想讓包公出洋相,掃他的威風。
這天,這個老太監叫人捉住一隻差不多跟小貓一樣大的老鼠,將它的尾巴切了,血淋淋地關在籠子裏,親自送到包公跟前道:“這隻大老鼠,自以為本事比貓還大,橫行霸道、欺東霸西,居然潛入皇宮,竄進我家,偷吃了金饌玉肴不說,還咬壞了當今皇上禦賜給我的金袍玉帶。請大人明察公審,看這隻可惡的老鼠該當何罪?”
這不是故意來挑釁嗎?包公愁上了眉頭。
包公是個正派人,對這種仗勢欺人的太監,打心眼裏討厭。何況這些人平時胡作非為,他也早就想在大庭廣眾之下揭穿他們的老底。因此包公一聽這老太監要告老鼠,就明白是咋回事,不過是城隍娘娘懷胎——心頭有鬼罷了。包公一點也不推辭,欣然接下案子。
老太監心中大喜,他想,看包公你如何收場。
包公把驚堂木一拍,一聲大吼:“王朝、馬漢,速速前來,將罪犯帶上公堂!”
這聲勢,像要審大案要案。隨著一聲吆喝,王朝、馬漢早把那隻裝在籠子裏的老鼠帶上公堂。原告老太監是朝中有身份的人,因此特給他設了個座兒。
包公斜睨了一眼那老鼠,手上一用力,把驚堂木狠狠一拍,大聲喝道:“大膽老鼠,仰仗誰的勢力,竟擅入皇宮,又潛入民房,吸盡民脂民膏不說,還敢咬壞公公的金袍玉帶,真是罪大惡極。現在原告在此,本官法紀森嚴,定嚴懲不貸!”
聽著包公在那兒裝腔作勢,老太監怎麼聽也不是味兒,這不是指著冬瓜罵葫蘆,月亮壩裏談禿子嗎?好你個包拯,還真看不出你的膽呢。本公公可不是和那陳世美一樣好欺負!
老太監還在想,突然又是一聲驚堂木拍案,隻見籠中老鼠受驚,抓腮撓腿,上躥下跳。包公字正腔圓,開始正兒八百地宣判:“被告老鼠,現原告舉證在此,你咬壞公公玉帶金袍一事,證據確鑿,事實清楚。你還有什麼話可以辯解?”
老鼠會有什麼話辯解?真是天下奇聞。
“被告老鼠,既然你不辯解,本官現在就要宣判了。”
老太監在一旁好笑,心想:“包龍圖嗬包龍圖,你裝怪也裝得太認真了罷,看你如何下台!”
包公宣判道:“你這鼠輩所為,已是罪大惡極,十惡不赦。不把你處以極刑——五馬分屍不能泄恨。姑且看在公公麵上,判處你閹刑,割斷你的情根,叫你來世成為五官不齊、六根不全、不人不畜的混賬東西。王朝、馬漢,大刑侍候,將罪犯帶下去實施閹刑!”宣判完,包公走下台,對老太監深深一揖,然後道:“請問公公千歲,本官判得公正與否?量刑是否妥當?如有不妥,萬請公公指正一二。”
老太監此時是猴子爬到黃連樹,討到的是苦果子。他隻好打腫臉充胖子,忙不迭點頭道:“大人英明,判得公正!難怪天下人都說你是我大宋第一好官喲!”
包公雙手一拱道:“多謝公公,下官敢不認真麼?要不是我投鼠忌器,看在公公的麵子上,一刀把這罪大惡極的老鼠剮了,現在隻好處個閹刑,真是便宜了它!”
老太監哪還敢說什麼,忙喊備轎回去,包公卻攔住他說:“公公勿忙走,待驗過了刑再走不遲!”
老太監在那兒臉紅一陣白一陣,周身像是十隻貓兒在抓,額上滾下豆大的汗,半晌才醒悟過來道:“別,別啦,我還有事。”
說完比老鼠溜得還快。
聽著包公哈哈哈的笑聲,老太監比那隻受刑的老鼠還難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