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國的趙太後剛剛執掌朝政,強大的秦國便趁機攻打趙國,趙國向齊國請求援助。齊國要趙太後的小兒子長安君到齊國做人質,才肯答應出兵。可是,趙太後心疼小兒子,無論大臣們如何勸諫,都不肯答應齊國的要求。
眼看形勢越來越危急,大臣觸龍請求覲見趙太後。趙太後猜想觸龍肯定是來勸自己的,就怒氣衝衝地等著他。
觸龍進來後,一路小跑到太後跟前,謝罪說:“我腿腳有毛病,不能快走,很久沒來看您了。擔心太後玉體欠安,特地來看看您。”然後他開始聊起家常,關心地詢問起太後的飲食起居情況。太後見他沒有來勸諫的意思,神色就逐漸緩和下來。
聊了一會兒,觸龍見太後情緒不錯,就趁機懇請太後同意,把他最喜歡的小兒子安排到王宮衛隊。
太後問:“你們男人也喜歡自己的小兒子嗎?”
觸龍回答:“比女人更喜歡。”接著他又說:“我覺得您對長安君的喜歡,比不上對女兒燕後的喜歡。”
太後表示反對:“你說錯了,我更喜歡我的小兒子長安君。”
觸龍見時機成熟,就言歸正傳:“父母喜歡孩子,就要為他做長遠打算。您把女兒嫁到燕國,每次祭祀時都為她祈禱,希望她生個兒子繼承王位,這是為她的長遠利益考慮。您喜歡長安君,賜給他富饒的土地和珍貴的寶物,卻不給他機會為國家建功立業。將來您不在了,他靠什麼威望來做君王呢?您沒有為他做長遠打算。所以說,您喜歡他比不上喜歡燕後。”
太後這才明白觸龍來這兒的目的,也知道了他的良苦用心。最後,她終於下令,為長安君準備上百輛車子,去齊國當人質。齊國這才發兵,解了趙國的危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