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時期,鄭國的大夫子產,曾擔任多年國相,執掌鄭國政權。

公元前542年,子產奉鄭簡公的命令,帶著許多祀物出訪晉國。當時,正遇上魯襄公逝世,晉平公借口為魯國國喪致哀,沒有迎接鄭國使者。子產就命令隨從拆掉了晉國賓館的圍牆,然後驅車直入。

晉平公聽說鄭國使者子產拆了晉國賓館的圍牆,吃了一驚,便派大夫士文伯到賓館去質問。

士文伯見到子產,指責道:“我國國君是諸侯的盟主,各諸侯國前來朝拜的官員眾多。為了保障來賓的安全。我們特意修建了這所賓館,築起高高的圍牆。現在你們把圍牆拆了,其他來賓的安全怎麼辦?我們國君想知道你們這麼做的意圖是什麼?”

子產不卑不亢地回答:“鄭國是小國,需要向大國進獻貢品,因此我們帶著本國搜集的財寶前來朝會。不巧碰到你們的國君沒有空,既見不到他的麵,也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得到接見。我聽說過去晉文公做盟主的時候,自己住的宮室低矮狹小,接待諸侯的賓館卻造得又高又大。賓客到達以後,事事都有人負責照應,並能很快獻上禮品。晉文公能和賓客休戚與共,有不明白的,他會給予指導解答;有困難的,他會提供幫助。賓客來到這裏,就如同回到自己家裏一樣,不用害怕災禍,不用懼怕盜寇,也不用擔心氣候的幹燥或潮濕。可是現在,晉國的宮室占地方圓好幾裏,提供給諸侯賓客的卻是奴隸住的屋子。賓館的門連車子都進不去,接見也沒有確切的日期,我們又不能翻牆進去。不拆掉圍牆的話,就會使這些禮物遭受風吹日曬而損壞。禮物損壞了,那豈不是我們的過失嗎?”

這番話讓士文伯啞口無言,無以反駁。

子產補充說:“隻要讓我們進獻了禮物,我們願意把圍牆修好再回去。”

士文伯把情況向晉平公如實做了彙報,晉平公聽了感到十分慚愧,馬上安排接見子產,不僅隆重宴請了他,賜了豐厚的回贈禮物,還下令立刻重新建造賓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