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時候,有個叫陳大卿的官員,不幸染上了疥瘡,身心飽受痛苦的折磨。不料有個上級官員卻不適時宜地笑話他。
為此,陳大卿感到非常非常惱火,本想發作,然而又不敢得罪上司,於是他說:“請你不要笑話,這種病可說得上有五德,在百病之上。”
聽了陳大卿的話,上司很詫異,問他:“是什麼五德?”
陳大卿哈哈一笑說道:“這種病,不長在人臉上,仁啊;喜歡傳給人,是義啊;讓人交叉著手揩擦,是禮啊;生在指縫骨節間,是智啊;癢必定時,是信啊!”
上司一聽也樂了,對陳大卿的氣度和智慧大家讚賞。
當別人企圖把歡樂建立在你的不幸之上的時候,相信任何人的心裏都會感到不舒服。然而,破口大罵或者生悶氣就能解決問題嗎?答案是否定的。在這方麵,陳大卿給我們樹立了一個標杆,給我們提供了一種平和“轉換器”,那就是幽默。
當然,幽默這種平和轉換器的功效不僅僅在於改變說話者本身的情緒,使自己遠離消極情緒,同時,它能夠消除交際對象的不良情緒,讓雙方有一個友好的溝通氛圍。在一些不太友好的氛圍中,一句幽默之語還能平息對方的憤怒,讓即將爆發的衝突消失於無形。
一輛滿載乘客的公共汽車在馬路上疾行。突然前麵竄出一隻小狗,司機趕緊來了個急刹車。站立著的一位男青年立足不穩,撞進身旁一位漂亮姑娘的懷裏。
眾目睽睽之下,姑娘感覺非常尷尬,於是滿臉慍色地對男青年說:“德性!”
……
故事講到這裏,暫且按下不表男青年如何應對眼前的尷尬場麵。我們先來分析一下這位姑娘“德性”二字的含義,從字麵上不難理解姑娘是責怪男青年有意為之,有渾水摸魚之嫌。然而從情理上講,應屬姑娘麵對突發情況的條件反射,是羞澀之餘的口不擇言,根本談不上是刻意的責備或者惡意謾罵。回過頭來講,如果身處男青年的窘境,相信大多數人會選擇道歉,程式化地說聲“對不起”,姑娘驕傲而冷淡地表示接受,然後不了了之——這是中策;也有一些人會自認為受到了人格侮辱,不知好歹地反戈一擊,進而引發一場口舌之爭——這是下策;故事的主人公則選擇了上策,那就是幽人一默,在化解姑娘尷尬和慍怒情緒的同時,給自己一個台階下——麵對姑娘拋出的“德性”二字,男青年忙不迭地道:“不,不,是慣性!”
逗得姑娘撲哧一笑,露出了如花笑靨。
男青年無疑是高明的。他巧妙地借“慣性”這一物理專業名詞,既避免了與姑娘的爭執,又委婉地解釋了這一意外的原因,說明責任並不在自己身上,從而緩解了姑娘的怒氣,消弭了一場可能發生的衝突。所以,無論是對於自身的消極情緒還是他人的不良情緒,以幽默來應對,往往能夠收到奇效,並讓彼此間的溝通氛圍如春天般明媚、平和!
幽默是平和的人生哲學
林語堂在探討“幽默”時有過妙絕之語:“幽默是由一個人平和曠達的心性中自然而然地流露出來的,其語言中絲毫沒有酸腐偏激的意味。而油腔滑調和矯揉造作,雖能令人一笑,但那隻是膚淺的滑稽笑話而已。”
林語堂以他睿智的思想給我們闡釋了幽默的真諦——曠達的心性、平和的人生態度是生發幽默的源泉和土壤。那麼何謂平和呢?平和是對於生命中的殘缺保持一種樂觀的人生態度,平和是海納百川的容人之量,平和是超脫生活、超脫世俗的達觀情態,平和更是寵辱不驚、笑看人生的生活方式和處世哲學。
因為平和,人才會換一個角度去看問題,無論悲喜苦樂,都不會被當成是穿腸毒藥;因為平和,人才會心境坦然,平和地看待情怨愛恨;因為平和,人才會敏銳地洞悉真假美醜,奏出幽默感的最強音。
某年“愚人節”,有好事者出於戲弄的目的,在紐約的一家報紙刊載了馬克·吐溫不幸去世的消息。聞此噩耗,馬克·吐溫的親戚朋友無不悲痛欲絕,紛紛從四麵八方趕來吊喪。
然而,當他們走進馬克·吐溫的住所時,卻沒有看到哪怕半分的悲涼氣息。驚愕之餘,他們竟看到馬克·吐溫正活生生地伏案寫作。親朋好友們這才恍然大悟:先前的一切不過是人為的惡作劇。於是齊聲譴責肇事者的不良居心。
馬克·吐溫待大家平息下來後,很快弄清了事情的來龍去脈。然而出乎所有在場者意料的是,他不僅毫無慍色,反而幽默地說:“報道我死是千真萬確的,隻不過把日期提前了一些。”
馬克·吐溫不愧為幽默大師,看似輕描淡寫的一句幽默,不僅讓眾人對虛假的報道一笑置之,更讓人看到了其閃光的思想,平易近人的人格魅力,還有那靈魂深處的平和品質。由此看來,幽默固然魅力無窮,幽默背後的那份平和心境更是讓人如沐春風。
誠然,幽默的語言,是那動人的音樂,讓人沉醉;幽默的談吐,是那美妙的詩篇,讓人入迷。然而,正如山泉之所以甘醇,是因為有厚重的大地在傾情醞釀,幽默者之所以不同凡響,平和的心境才是真正的土壤。當一個人摒棄功利榮辱,摒棄世俗之見之後,思緒就更加恣肆飛揚,語言就更加耐人尋味。正如我們所熟知的那樣,心情沉重的人,往往會死板著臉;滿腹狐疑的人,話裏多為冰封般的冷漠而匱乏濃濃春意;心有旁騖的人,話裏肯定也有著化不開的憂鬱……隻有心懷坦蕩、超越了得與失的平和之輩,才會笑口常開,屢發驚人妙語,少不了對他人意味深長的關愛,也不乏對自己不失尊嚴的戲謔。
比如當有人說你“海拔不高”時,你不妨稱自己是體積小魅力大,濃縮就是精華;假若有人說一朵鮮花插在了你這塊牛糞上,你不妨說“我很醜但我很溫柔”;有人嘲笑你年輕輕地就謝頂,你不妨學學葛優的說法:“熱鬧的馬路上不長草,聰明的腦袋上不長毛”;即使你如劉墉一樣背上扣個小羅鍋,也不妨說你是背彎人不弓……
給自己一份曠達平和如萬裏晴空的心境吧,那麼這份心境一定會像陽光般飄灑在你的語境中,你就有可能達到林語堂所說的“無意幽默,但卻幽默自現”的境界了!
幽默是對平和的另類注解
生活是豐富多彩的,既有陽光燦爛,也有狂風驟雨,既有激情澎湃,也有波瀾不驚。在人生路上踽踽而行,我們會無休止地遭遇苦樂歡悲,之後又對生活的理解加深了一層。漸漸地,我們的心靈土壤變得肥沃,我們的生活經曆變得豐腴。於是,當我們把這筆財富和盤托出時,我們成了別人眼中的智者;當我們懷著一顆平和心對生活作一番另類注解時,我們又成了別人眼中的幽默大師。
蘇聯詩人馬雅可夫斯基在一演講結束後,有人大叫:“馬雅可夫斯基,您的詩不能使人沸騰,不能使人燃燒,不能感染人。”
詩人不慌不忙地應答道:“因為我的詩不是大海,不是火爐,不是鼠疫。”
“不是大海”,“不是火爐”,“不是鼠疫”一一對應了“不能使人沸騰”,“不能使人燃燒”,“不能感染人”,詩人對此問題的解釋絕妙至極,在迎來掌聲的同時回敬了蓄意滋事的人。
有位女士平時總喜歡沾點藝術氣息。還經常去去畫廊什麼的,光看不買。她說她對藝術的美僅限於欣賞。那天她在畫廊一邊欣賞一幅油畫,一邊坐下來誇讚道:“多麼漂亮的色彩啊!多麼不凡的天才之作!”她悄聲對站在旁邊的畫家說:“我真希望能夠把這些奇異的色彩帶回家。”“你會如願以償的。”畫家答道,“你正坐在我的調色板上。”
欲擒故縱的幽默讓人聽起來陶醉,不禁莞爾。對此事的另類注解充滿了戲謔,更充滿了品讀生活的大智慧。
某日,有個釣魚人往湖裏倒藥水。過路人看到他的行為非常不解。
“喂,朋友,你幹嗎要往湖裏倒藥水呢?”
“我是想給魚喂點開胃的藥。這裏的魚胃口不好,我的那些香油調的魚餌它們愣是不吃。”
釣魚人愚蠢的行為讓人發笑,他卻有著他的道理,不難看出他對生活的平和理解,以及那一份難得的幽默情懷。
一次,建築學家梁思成做古建築的維修問題學術報告。一開始,他說:“我是個‘無恥之徒’。”演堂為之愕然,以為是“無恥之徒”。這時,梁思成說:“我的牙齒沒有了,後來在美國裝上這副假牙,因為上了年紀,所以不是純白色的,略帶點黃,因此看不出是假牙,這就叫做‘整舊如舊’。我們修理古建築也要這樣,不能煥然一新。”
梁思成語出驚人,爾後又話鋒一轉,在釋疑的同時聯係到了自己的職業生活,讓生活中的枯燥和平凡搖身一變,顯得卓爾不凡、妙趣橫生。正是三句話不離本行,在平凡處突顯新奇。其實,像梁思成一樣懂得為生活添加花邊的人不在少數,他們無一例外地通過另類注解,擷取到了生活的樂趣。
契訶夫熱愛自己的文學事業,同時又真誠地獻身於自己的醫生職業,為窮苦的人解除痛苦。每當有人稱讚他的文學作品時,他總是謙遜地回答:“我是醫生。”他常開玩笑說:“醫學是我的妻子,而文學則是情婦。”
還有這樣一則故事:有人向保加利亞大詩人奧多爾·特拉亞諾夫求教:“怎樣才能寫出一首好詩呢?”
他說:“你看到過雌鷲鳥沒有?它們每次生三個蛋,先丟掉一隻,另兩隻出世後,又隻給其中一隻喂食,精心撫養,學學他們的方法,好詩就出來了。”
品讀生活,我們可以感知個中味道,有酸有甜;品讀生活,我們可以感受到個中美醜,似真亦幻。無論生活給你的感受怎樣,以一顆平和的心去為之注解,你都會收獲到最好的報酬——幽默和它派生的快樂。
在幽默語境下表示不滿
在現實生活當中,讚揚需要幽默,表達指責和不滿時更需要幽默,幽默能使指責變得不那麼刻薄,顯得委婉,更能傳達一種善意。當雙方發生了意見分歧時,或者對對方表示不滿時,用恰當的幽默語言來暗示,即使是調侃的、半寬容的幽默語言也能正確無誤地表達出責備之意,而又不會讓對方很難堪。更可貴的是,這種做法並不會減弱指責和批評的效果,相反,很多時候,這種幽默的指責要比直言更讓對方印象深刻,效果更好。
一般說來,表達不滿的幽默方式有以下幾種:
1.順著對方的意思,幽默地提出一個看似荒誕的建議,用這種方法來表明你對對方不滿的態度。
英國政治家比弗布魯克男爵在二戰時,是丘吉爾戰時重要的內閣成員。他一向仗義執言,對政治和時事從不隱瞞自己的觀點。這當然免不了給他帶來一些尷尬和不快。
有一天,比弗布魯克男爵在“倫敦俱樂部”的住所裏碰到了愛德華·希思,當時希思還是下院的年輕議員。比弗布魯克覺得很窘迫,因為幾天前,他曾在報上攻擊過希思。他很不好意思地對希思說:“親愛的年輕人,我想那件事就讓它過去了吧。那是我的過錯,現在我向你道歉。”
“謝謝啦,”希思說,“不過下一次,我希望你在廁所裏攻擊我,而在報紙上向我道歉。”
希思顯然知道不能去直接批評比弗布魯克男爵,那對自己是很不利的。盡管對方在向自己道歉,但是,還是要適當表達出自己的不滿來,讓對方知道他的作為給別人帶來的傷害。聰明的希思用幽默的語言提出了一個看似荒誕的建議,但實際上就是要告訴對方:你傷害了我,不能就這麼一笑而過。
2.誇大後果式。即,對那些引起你不滿的行為,用誇張的方式推出一個讓人感到非常嚴重的後果,從而起到暗示對方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