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貴妃此人,專權跋扈,野心頗大,一直都想插手國政,在先帝病危之時,更是與太醫串謀,假宣詔旨,把所有成年皇子都騙進了廣明殿,全部毒殺。
最後,李貴妃還與其父兄發起了承德門兵變,欲立其隻有三歲的幼子為帝,要不是在千鈞一發之際,孟太妃冒死救出了元後楨皇後的遺子——當時還隻有十一歲的文帝和六歲的酈王,讓三公借此有了反擊的理由的話,那估計當年李貴妃的毒計早就成功了。
隻是,在等到一切都塵埃落定後,人們才猛然發現,孟太妃的長子和幼子,全都已死在了廣明殿的那場陰謀裏。
而這些,梁媗也是在前世時,父親和娘親被斬前夕才那樣深刻的清楚了。
文帝駕崩,懷帝登基,而相比文帝的明君之名,懷帝的殘暴和昏庸就更顯醜陋,在登基之初,懷帝立刻一改先前的謙謙君子之範。
凡是曾經得罪過他的人,不出一月就全部罷職免官、獲罪下獄,無一幸免。
這其中,最慘的雖不能算做是梁家,但在梁思玄被定死罪下獄,沈氏也因辱罵懷帝及沈雲崇的暗中搗鬼而獲同罪後,梁思玄把梁家最後的力量卻是用來保存了她們的性命時,她才知道了一切的。
而到這兒,就不能不起英王了,梁媗此時的神色也不怎麼好,那可是英王啊!是西殷如今僅有的三位異姓王之一,雖權勢並不能和酈王相提並論,但英王可也是手握五萬海師,雄踞西殷海境防線的霸主,替西殷擋住了一年到頭無數次的海寇侵犯,更是保下了西境內一方太平的最大功臣。
這樣的英雄,不管是誰都不會忽視也不能忽視的,梁媗自然也是如此,隻是她看著眼前的鍾晴,卻開始有些擔心她了,畢竟英王之女,也就是現下正被簇擁在了場中央的那個少女,可是差點就成為了祁瑒妻子的人啊。
英王子嗣頗豐,但他最疼的卻是自己的女兒唐夢瀾,而唐夢瀾身為英王的嫡女,本身就已是之驕女,更何況又得到了英王的喜愛,其個性從自也就養得有些刁蠻了。
而就是這樣一個要風得風要雨得雨,個性又還有些刁蠻的之驕女,在文帝、甚至是孟太妃的麵前卻也竟是頗得喜愛的,其中文帝先撇開不談,畢竟帝王心中要考慮的事情太多,就英王對於西殷海境的重要性來,那文帝對唐夢瀾的喜愛,不得也隻是因了英王罷了。
可孟太妃卻就不一樣了啊。
在除了楚孤和梁媗外,能入得了孟太妃眼的輩們,現在梁媗就隻知道一個長平公主和一個祁瑒,而剩下的,也就隻有這位英王的幺女唐夢瀾了。
這其中所代表了的問題,可是讓得如今的梁媗不敢看唐夢瀾絲毫,畢竟若唐夢瀾真如外界所言的那般,就隻是個身份尊貴又個性刁蠻得之驕女的話,那怎麼可能會得到孟太妃她老人家的青睞?又怎麼能讓得太妃她老人家起了要賜婚於祁瑒和唐夢瀾的念頭呢?
盡管最後,唐夢瀾因了三皇子妃楊氏的一句話,就把建安鬧得幾乎滿城風雨,而她與祁瑒的親事也因此最終沒能成形,可就隻是能使得孟太妃有了那樣的念頭,那就可以明唐夢瀾根本不是外人所傳言的那般了。
“當年,三皇子妃一句‘此女有些刁蠻了’,就讓得本都已經點頭同意了與祁瑒殿下得親事的唐夢瀾,一夜之間就把建安鬧得是滿城風雨,不止跑到了陛下麵前去哭訴,而且還在瀟雨寺‘巧遇’了與英王妃向來就交好的酈王妃,當場就委屈得是痛哭流涕,隨即又與其母英王妃進宮去給馮貴妃請安,並且在馮貴妃宮裏也是啼哭不止………不過就是短短一的時間,整個建安就都在傳三皇子妃不喜唐夢瀾,甚至以婆婆的身份欺辱與她,最後使得馮貴妃找到了理由發作,連累得蕙妃都被文帝冷落了許久,而三皇子妃更是在好長一段時間內,連宮門都沒再出過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