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1章 基金的投資策略(3)(1 / 3)

第四,模擬套利。基金作為一種專家理財產品,追求的是基金的穩定收益。因此,選擇較好的股票品種,並從股票的上漲中獲利,是基金進行科學資產配置的主要目標。投資者購買基金不但從基金的分紅中獲利,還應當指導自身的證券市場投資。運用一部分資金跟蹤基金的投資品種,並依基金的淨值變化而決定所投資股票的買賣參考,從而實現投資基金的模擬套利。

第五,基金品種之間的套利。目前,一家基金管理公司旗下有多種基金產品,而且這些基金品種特點不同,受市場的影響程度也不一樣,特別是股票、債券市場等本身就是相反的市場變動。資產配置品種的市場行情不同,決定著基金的收益變化不同。投資者在購買一家基金管理公司旗下的多隻基金時,應選擇適當時機進行基金之間的巧轉換,從而實現基金之間的轉換套利。如在證券市場轉暖時,購買貨幣市場基金的投資者可擇機轉換成股票型基金,從而獲取高於貨幣市場基金的收益。

第六,政策套利。目前,國內的基金市場還不是很完善,管理層對基金的運作都會有一定的鼓勵和抑製措施,以規避投資者風險。但在風險背後,卻為投資者創造了一定的獲利機會。如央行執行貨幣政策手段的變化,直接導致了貨幣市場基金主要投資品種央行票據收益發生變化,從而使貨幣市場基金的單位收益發生變化,從而產生套利機會。 做基金套利有三條技巧需要把握:

①股市不發生5%以上的深幅調整,不做基金的套利行動。因為保守的基金(認)申購費費率是1.5%,贖回費率是0.5%。特別是為重新買回基金所需的手續費為1.5%。這樣從費用上做到了成本控製。

②選擇下午14點30分之後進行贖回。除非出現尾盤跳水情況,一般當日隻要股市處於持續上漲階段,在牛市行情中收陽的概率大大增強。因為基金贖回采取的是未知價交易,但證券市場當日的收盤價格對基金的淨值起著決定性的作用,更是投資者贖回基金的最佳時點;

③套利不要輕易拿績優成長性基金做嚐試。正像選擇藍籌股和績差股一樣,績優股是不怕市場震蕩的,而績差股才會在震蕩中出現“蹦極”運動,做些套利也無妨。

11.巧妙利用基金轉換

基金買賣的手續費比較高,所以,如果每次市場行情不好時,投資者都選擇贖回基金,等市場行情向好的時候再申購的方式,無疑會付出很大的投資成本。其實,完全沒必要這樣操作,現在很多基金公司都為投資者提供了基金轉換的業務,即在同一家基金公司旗下的不同基金之間進行轉換,通常的做法是在高風險的股票型基金與低風險的債券型基金、貨幣市場基金之間進行轉換。

從交易時間來看,按照原來的交易程序,先贖回再申購,一般需要5個工作日,而選擇基金轉換,則隻要2個工作日就夠了。

此外,在一般情況下,基金轉換費率都要低於申購費率,有的甚至不收。例如:嘉實理財通係列基金,轉換費隻有O.5%,遠低於1.5%的申購費率,如果投資者持有期超過3個月的話,則是免費轉換的;而景順長城基金景係列基金幹脆就免費轉換。利用基金轉換就能一下子為投資者節省不少的費用,相當於多賺了同等比例的利潤,在出現好的機會情況下,何樂而不為呢?

投資者在基金轉換時,要考慮基金轉換的轉換費率和基金轉換時的費率補齊因素的基礎上,還要準確把握和選擇基金轉換的時機。如以下情況都是基金轉換的好時機:

①目標基金的投資能力突出,基金淨值增長潛力大;

②目標基金具有較好的分紅條件,即將進行分紅;

③中長期的證券市場環境最有利於目標基金的核心資產運作;

④手中持有的基金的單位淨值已處於曆史相對高位,而目標基金的單位淨值處於曆史相對低位等。

如果股票市場經過長期下跌後開始中長期回升時,適宜將債券型基金轉換為股票型基金,以充分享受股票市場上漲帶來的收益。

如果股票市場經過長期上漲後開始下跌時,適宜將股票型基金轉換為債券型基金,以充分規避風險。

那麼投資者又該如何來把握基金轉換的時機,為自己爭取更多的收益呢?當股市行情不好時,將手中持有的股票型基金等風險高的投資品種,轉換為貨幣市場基金等風險低的品種,避免因股市下跌造成的損失;當市場行情轉暖時,再將手中持有的貨幣市場基金等低風險低收益品種轉換成股票型基金或配置型基金,以便充分享受市場上揚帶來的收益。如下建議,可供投資者參考:

①如果你的股票型基金獲利已達到自己的目標位,希望通過調整投資組合進一步獲利,可考慮將手上的股票型基金轉換為其他股票型基金,使資金運用更有效率。

②如果你準備將手上的股票型基金獲利了結,但目前尚無資金使用需求,與其將錢放在銀行存款裏,不如將手上的股票型基金轉換至固定收益工具,如債券型基金或貨幣市場基金,不僅可以持續賺取固定收益,也可讓資金的運用更為靈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