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2章 基金的投資策略(4)(1 / 3)

因此,投資者在選擇基金時,僅看評級排名是遠遠不夠的,還要結合多方麵因素,才能選擇出最適合自己的基金品種。

首先,基金投資要著眼於長遠。隻有在較長時間內,才能發現真正有價值的基金。一般認為,基金在過去6個月以內的回報率屬於短期業績,很難據此推斷基金經理團隊的能力。如果最近1年、2年、3年,甚至更長時間內,基金業績評級都處於較為領先的位置,無疑這隻基金是值得投資者多加留意的。當然,短期業績可以用它來觀察基金最近的變化。因此,投資者如果將基金過去較長一段時間的業績表現與近期變化同時考慮,結果就更為可信。

其次,作為一個長期投資者,除了關注基金業績,更重要的是要考察基金的抗風險能力,與此相適應的就是基金的研發實力如何,基金經理能力怎麼樣,要注意規避那些業績大起大落的基金經理操作的基金。一隻基金以往的業績可能未必就是最好的,但它必須在每次行情中都能超越同期的大盤指數,在下跌中又比較抗跌,這種基金長期的累計漲幅必然是可觀的。所以,在通過基金評級榜選擇基金的時候,我們應選擇那些單位淨值增長並不是最高的,但應該是中上的且控製風險能力較強的基金,這樣才能保證長期的投資會有較為理想的回報。

4.學會看基金招募說明書

在購買基金之前,一項非常必要的功課就是閱讀基金招募說明書。不過,基金招募說明書一般都洋洋萬言,究竟該怎樣閱讀才好呢?下麵就教你五招看明白基金招募說明書。

一看管理人。要細看說明書中對基金管理公司和公司高管的情況介紹,以及擬任基金經理的專業背景和從業經驗的介紹。優質專業的基金管理公司和投資研究團隊是基金投資得以良好運作的保障。

二看過往業績。以往業績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基金業績的持續性和穩定性。開放式基金每6個月會更新招募說明書,其中投資業績部分值得投資者好好分析比較一下。

三看風險。這其實是招募說明書對投資者來說最為關鍵的部分之一。招募說明書中會詳細說明基金投資的潛在風險,一般會從市場風險、信用風險、流動性風險、管理風險等方麵來作說明。明了風險,投資才能理性。

四看投資策略。投資策略是基金實現投資目標的具體計劃,描述基金將如何選擇以及在股票、債券和其他金融工具與產品之間進行配置。目前大多數基金均對投資組合中各類資產的配置比例作出了明確限定,這和基金投資風險是直接相關的。

五看費用。基金涉及的費用主要有認購/申購費、贖回費、管理費和托管費等。這些在招募說明書中都會詳細列明,投資者可據此比較各個基金的費率水平。

5.資金來源要健康

受基金發行火爆和賺錢效應的影響,居民投資基金的熱情進一步高漲。“不出兩周,就會有20%甚至30%的投資收益,這種賺錢方式哪裏尋找!”許多人都這樣感慨如今基金的賺錢效應。這種想法使得他們拋棄了其他一切投資方式,而更有甚者,甚至動起了貸款買基金的念頭。

然而值得提醒的是,通過貸款的方式買基金,投資成本會無形中上升。投資者在計算投資收益的時候,也就不能僅憑基金表麵的淨值收益率來進行簡單計算。

按照目前的利率計算,近一兩年內抵押貸款的利率在6%左右,加上其他費用,成本在8%左右。也就是說,在還沒有投資之前,投資者已經背負了8%的投資成本。

同時,今後基金的投資收益是否能達到投資者預期的收益,還是個未知數。盡管2006年基金的收益率高得驚人,但2006年的股票行情,是難得一見的牛市行情,而2007年,基金經理幾乎無一例外地調低了收益預期。根據國際成熟市場的基金投資經驗,10%~20%才是基金的本來收益。如果按此標準計算,再扣除買賣基金所涉及的手續費用,貸款買基金的獲利空間已經被大大縮小。假如股市行情走弱,基金的投資收益還將隨之降低。

6.根據個人所處時期選擇基金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兵家的至理名言告訴我們,投資者在進行一項投資之前,除了對投資對象有廣泛的了解外,還必須剖析自己、了解自己,以尋找最佳投資策略和投資手段。對自身的分析包括你現在處於人生的哪個階段,你的投資目標、風險承受力和計劃投資量,你的投資方向和投資周期。

這裏就每個人人生的三個時期的特點、優勢和劣勢等情況,說明如何選擇購買基金。

(1)成長期(22歲至30歲)

特點:當期財富流人小於支出、未來財富流入預期遞增;事業在剛剛起步階段,需要購房、結婚,需要短期獲取較高的收益,為此能夠承受較高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