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章(1 / 3)

為什麼我們如此害怕情緒?

情緒這玩意兒真的不好嗎?

社會教導我們,要重視知識和直線式的思考,不必浪費精力在情緒上。別忘了,人之所以會有左右腦之分,是因為不論知識或情緒,兩者都能讓我們完整體驗生命。

也就是說,我們依賴它們自我實現,獲得快樂和成就感。

但我們長久以往的教育和價值觀養成,讓我們以為智能可以解決問題,被教導在乎情緒這玩意兒是在浪費時間,而且惹人討厭,使我們無法有效、理性地迅速解決問題。此外,社會也一再地告訴我們,情緒會讓自己分心而無法將心思放在工作上。

通常,人們會用以下這些話告訴你:

●善用你的大腦,而不是那顆心。

●用腦子想,不是用心去感覺。

●不要被你的不理性迷昏了頭。

畢竟,我們都是忙碌的現代人,要我們感受內心的恐懼或害怕是一件奢侈的事,所以我們向來不把它當一回事。“等一會兒我再處理”是我們常有的反應,然而卻忽略了就在那一刻,情緒正力邀我們去體驗更豐富的生命,開發我們更多的自由空間。

這種“相信隻要依賴知識力量,即可解決生命種種挑戰”的信念,被許多以目標為導向的課程用來作為理論的磐石。諸如許多的視覺表象和神經語言學的課程安排,均以知識的觀念為依據。

不過,因為我們是注重整體的生物,所以,即使這類課程提供了有用的工具,但終究不是完整的答案。

偏愛為情緒貼上標簽

我們不願意體驗情緒,卻又愛談論、分析情緒。盡管我們不得不承認情緒存在的事實,不過又忙著為它們分析、定義、貼上標簽,似乎唯有讓它們依附在我們的知識底下,我們才能過得自在些。

然而,一味地對情緒分析、貼標簽、下定義,隻會阻撓生命自然的演進,延緩我們體驗真實的生命,限製我們從現實中領悟的能力。

過去,我們總以為自己當下的情緒是兩極化的其中之一而已,但事實上,我們經常同時感受兩極化的情緒。舉例來說,當我們麵對新的挑戰時,經常是又興奮又害怕的。這時,如果我們隻忙著分析、貼標簽,會錯失情緒所蘊含的微妙和暗示,而正是這些微妙和暗示,左右著我們的生命。

隨著年紀的增長,我們慢慢會進入情感的奇妙世界,大多數人會開始體驗種種情緒,但不用多久,會再度退回到以知識為主導的世界。實際上,身為情感生動的人類,被鼓舞用心理分析的角度來看待情緒、成為理性的人,是不客觀的。盡管我們是在受害者的情況下,社會允許我們可以在這時表達自己的負麵情緒,但卻鮮少得到支持,協助我們成為真正強而有力的個體。何謂強而有力的個體?這意味著,我們可以完全負起生命和行為的責任。

可惜的是,在情緒這條路上,我們缺少可以仿效的人,向我們示範如何以安全且具有組織性的方式感受情緒為我們帶來的自由。另外,體驗感官知覺不但可以使情緒獲得釋放,同時也會讓我們實際地活在當下,並且將自己的能力發揮得更淋漓盡致。

隻能直線思考嗎?

也許你會認為,許多有價值的觀點與技巧,都來自直線式思考(知識上),但它們無法提供一個圓滿的答案,告訴我們怎麼去追求。沒錯,“我思故我在”,但情緒也是真實的,它是我們潛意識的一部分,也是我們思想和創造過程的支持者或破壞者。我們並不知道,忽視情緒的存在,隻會逐漸侵蝕以往追求個人生活所做的努力,以致我們的情緒越來越壓抑,甚至越來越感受不到情緒,結果,卻破壞那些可以體驗情緒的機會。這種情況會成為一種惡性循環,直到我們理解隱藏在情緒背後的智慧為止。

人擁有各種不同的麵向,包括知識、情感、肉體和精神特質。因此,任何以單一或不完整麵向作為立論基礎的論點,都無法帶給我們好處。

所以簡單的體驗自我,是我們獲得自由的有效方法。感官知覺可以使我們與真實的自我產生關聯,畢竟,情緒是一種極個人的語言。有時候我們會感到內心傳來熱血沸騰或膽戰心驚的聲音,仿佛都在傳遞某種信息,告訴我們該注意什麼、該做些什麼。因此,每當忽視生命的內在信息,我們會喪失采取最佳行動的重要提示,並把自己的生活圈封閉起來。最後,我們會因為身心的相抗衡,逐步增加自己的得病率。但社會的價值觀,鼓勵我們將心思放在成就上,而不重視身體需要自由挪動和完整體驗生命的欲求。

情緒是我們完整體驗生命的要素和獲得自由的主要工具,然而,我們卻不熟悉它們表達的含意。過去,我們不準自己適性而活,以致情緒總是被壓抑下來;現在,我們要和情緒一起飛翔……

害怕自己太過情緒化

打從孩提時代起,我們就被教導不要太情緒化,於是,我們很快學習到,大人們會對我們的情緒反應不耐煩。當我們與那些厭惡自己的情緒,或由於某種緣故而不期望與太過於情緒化的人做伴時,通常會聽見類似以下的說法:

●請控製好你自己的情緒。

●大男孩是不哭的。

●不要愁眉苦臉的,好嗎?

●擦幹眼淚笑一笑!

●事實上,你的感覺並不對。

●你知道,現在我們沒閑工夫管那檔子事。

●當你表現良好,我就會讓你……

●你這個樣子,我怎麼和你相處?

●現在我可沒閑工夫或熱忱跟你瞎攪和。

一旦我們體驗過以上種種經驗,於是學到:

●我不能夠有這種感覺,不然的話,會使別人不愉快。

●如果不是脾氣好、個性甜美、討人喜歡的話,別人是不會喜歡我的。

如果我們需要這種認同,那麼無疑的,我們也甘願忍受社會對於情緒種種成文或不成文的規範。猶如以上這些人一般,我們會變得不真實和軟弱不堪,不論對別人或自己都是如此。說得明白些,我們犧牲部分自我,以換取社會大眾的認同。這也說明了為何社會一直存在著那些迷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