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一個人的能力是多方麵的,如協調力、情緒管理能力、人際溝通能力、領導能力等,它們對一個人的事業成功來說是非常重要的,而這些能力在考試成績中又是無法體現出來的。像大家都熟悉的愛因斯坦和比爾·蓋茨都是屬於“第十名效應”的人,在他們的讀書時期,成績也並非多麼出色,可是他們卻分別成為了出類拔萃的科學家和企業家。當然,這裏也並不是要徹底否定學習成績在前幾名的孩子。事實上,很多傑出人物,如諾貝爾、富蘭克林、楊振寧等等,他們的學習成績一直名列前茅。隻是提醒每一位家長,要想孩子成功和成才,起決定作用的是他的全麵素質。因此,為了孩子的長遠發展,家長千萬不能隻看重孩子的學習成績,而更應全麵均衡地培養孩子的綜合素質。
每天懂點學習心理學
“第十名效應”的價值在於它讓每位家長都認識到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閃光點,而從長遠角度來看,綜合能力強的孩子能更好地適應當今社會的發展,那麼,為了讓更多的“第十名”早日成才,我們的家長又該如何做呢?
◎◎家長自省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
孩子的任何表現都與家庭教育有很大關係。如果你的孩子在平時的學習中不主動,對自己的學習也沒有期望和目標。這是因為相比自己的學習成績,他們反而更在乎家長對分數的反應。如果家裏有這樣的孩子,你一定要問問自己:我的家庭教育理念和方式有沒有問題?如果確實存在問題,作為家長,一是要有意識地幫助孩子體驗學習的快樂,而不是抱著望子成龍的想法做一些讓孩子害怕學習、逃避學習的事。二是家長要像朋友一樣引導並幫助孩子解決學習中遇到的問題,而不是馬上給孩子講答案。即便孩子一時半會沒有弄懂,也不應大發脾氣,你的耐心就是最好的家教。
◎◎用平和的心態麵對孩子的成績
成績單不是評判孩子受獎勵還是受懲罰的標準,成績單隻是對孩子在上一個階段學習成果的檢測。為了更好地了解孩子的學習狀況,家長不妨以孩子的成績為依據,幫助他們找到進步的方向。需要強調一點:很多家長看到孩子的考試成績不夠理想,為了顧及自己的麵子就拒絕參加家長會,這樣做隻會失去和老師溝通的機會。
此外,家長也不要給孩子增加太大的壓力。很多家長在考試前會以不同的形式給孩子“加油”,可是考試過後,家長見到老師時總會先問孩子的具體分數,之後才關心孩子在德育方麵的表現。事實上,這種隻問分數的關心,隻會讓孩子覺得你對他並非真正的關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