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1章 懷孕篇(16)(1 / 3)

從懷孕7個月起,子宮已過度膨脹,宮腔內壓力已較高,子宮口開始漸漸地變短,孕媽媽的負擔會越來越重,表現的症狀有浮腫、靜脈曲張、心慌、胸悶等。此時開始,應適當減少運動量,以休息和散步為主,過於頻繁的活動會誘發宮縮,導致早產。以下示範幾種呼吸法配合產前運動一起進行,助生產順利之餘,平時進行可減輕腰痛、痔患及產後失禁的情況。

1 自我放鬆法

仰臥於床上,放一個枕頭,雙手平放於身旁。兩眼微閉,全身放鬆,呼吸頻率慢,每吸一口氣,身體就放鬆。持續進行約10分鍾。可起到舒緩肌肉和精神緊張的功效。

2 腹式呼吸運動

仰臥於床上,放一個枕頭於膝下,雙手平放於身旁。吸氣時腹部脹起,呼氣時腹部收縮,切勿使勁,要自然鬆弛。每做5~6次就停下稍作休息。能夠舒緩肌肉和精神緊張。

3 腹肌運動

仰臥於床上,雙手放於腰下,腿屈起腳掌貼地。吸氣時腰部微微向手上壓下,呼氣時放鬆全身。做10下。減輕腰痛,增強腹背肌力,幫助分娩過程順利。

孕媽媽忌睡席夢思床

席夢思床目前已經是家庭常用的臥具,一般人睡席夢思床,有柔軟、舒適之感,但孕媽媽則不宜睡席夢思床。這是因為:

易致脊柱的位置失常

孕媽媽的脊柱較正常腰部前曲更大,睡席夢思床及其他高級沙發床後,會對腰椎產生嚴重影響。仰臥時,其脊柱呈弧形,使已經前曲的腰椎小關節摩擦增加;側臥時,脊柱也向側麵彎曲。

長此下去,使脊柱的位置失常,壓迫神經,增加腰肌的負擔,既不能消除疲勞,又不利生理功能的發揮,還可能會引起腰痛。

不利翻身

正常人的睡姿在入睡後是經常變動的,一夜輾轉反側可達20~26次。學者認為,輾轉翻身有助於大腦皮質抑製的擴散,提高睡眠效果。然而,席夢思床太軟,準媽媽深陷其中,不容易翻身。

同時,孕媽媽仰臥時,增大的子宮壓迫著腹主動脈及下腔靜脈,導致子宮供血減少,對胎兒不利,甚至出現下肢、外陰及直腸靜脈曲張,有些人因此而患痔瘡。右側臥位時,上述壓迫症狀消失,但胎兒會壓迫孕媽媽的輸尿管,易患腎盂腎炎。左側臥位時上述弊端雖可避免,但會造成心髒受壓,胃內容物排入腸道受阻,同樣不利於孕媽媽健康。

勞逸結合做健康孕媽媽

為了在家庭和事業中取得平衡,懷著寶寶上班的孕媽媽不在少數。但是工作著的懷孕女性一定要注意勞逸結合。

因為,如果孕媽媽過於緊張,可能會引起胎兒的宮內發育遲緩。胎寶寶最害怕的疾病——胎兒宮內發育遲緩,也稱胎盤功能不良綜合征,或胎兒營養不良綜合征,它的主要表現為胎兒各個器官發育不好、生命力弱、不容易成活、新生兒體重低、抵抗力弱、容易並發疾病。

胎兒宮內發育遲緩

胎兒宮內發育遲緩形成的原因比較複雜。一般認為,主要原因有兩大類。第一類是胎兒本身的問題,如胎兒畸形等;另一類即與胎盤供血有關。如果母親患有心髒病、高血壓、糖尿病、腎炎等,都可能影響胎盤供血,進而影響胎兒發育。

不要低估了你肚子裏的小寶寶,他(她)能夠感受媽媽的喜怒哀樂,因而女性在懷孕期保持良好的情緒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

孕媽媽如果焦慮、神經緊張,會釋放出能使血壓升高的激素,如腎上腺素,胎兒能夠通過胎盤感受到這種激素,從而感知媽媽很緊張,這對胎兒的生長是十分不利的。

輕鬆心態麵對工作

孕媽媽容易感到疲累,因此需要適當休息。況且,過度勞累容易造成孕媽媽流產,尤其是那些高齡產婦、有過流產史、患有某些慢性疾病的孕媽媽,需格外注意休息。

懷孕後不能像平時一樣操作一切事務,幹任何事情都不能過分,覺得累就應該停下來休息。作為職業孕媽媽,在早孕期應避免接觸化學或放射汙染的環境,孕7個月後就應該不上夜班,但隻要健康允許也可以一直工作到預產期。

孕媽媽記憶力下降

在懷孕期間,孕媽媽的神經的傳導介質,如腎上腺素、血清素、多巴胺都有明顯的下降,都會影響到孕媽媽神經係統的活動,這些都可能與記憶力減退有關,但隻要孕媽媽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一些問題,將有助於提高孕媽媽的記憶力:

1 保持好心情

減少生活、工作的壓力,壓力會讓大腦的記憶中心受損,做事情應該盡量慢慢來,如果工作壓力讓孕媽媽不堪負荷,那麼不妨先休息一段時間,不要因為壓力讓心情處於低穀。

2 適度運動

除非有早產的顧忌,否則應該安排適當的產前運動。運動不但有助於分娩,還可以起到提振精神,增加專注力的作用。

3 聽輕音樂

輕柔音樂可促進腦部血液循環以及紓解壓力,不但對胎教有幫助,也能改善記憶力。

4 充足的睡眠

因女性激素的影響及懷孕的煩惱,不少孕媽媽不容易入睡或是容易醒。可以在睡前做一些鬆弛運動、洗溫水澡,聽聽輕柔的音樂等來改善。

5 善用筆記記錄

要做的事,孕媽媽不妨用筆和紙有條理地記錄下來,這樣就不會忘記了。

不要飲食過度

當胎兒降至骨盆中時,孕媽媽感覺會舒服一些,食欲也會恢複正常。但要注意不要因飲食過度而導致肥胖,這時胎兒已經有足夠的養分,即使母親不吃東西,也不會立刻影響他的生長發育。這個階段的孕媽媽,要為生產而貯存體力,要多吃一些增強體力的食品,養精蓄銳為分娩做準備。此外,孕媽媽要注意增加鈣、鋅的攝入,做到每日喝牛奶、吃豆製品以及海產品。每天保證攝入蔬菜和水果500克以上,同時合理搭配蔬菜和水果的種類。烹調用鹽2~4克或醬油不超過10毫升,不要吃醃肉和醃菜以預防水腫;禁食堿或蘇打製作的食物。

孕媽媽的飲食宜忌

孕媽媽不能偏食

有些孕媽媽平時偏食、挑食,營養本就缺乏,懷孕之後,妊娠反應較重,進食更少,有的孕媽媽偏食雞鴨魚肉和高檔的營養保健品,有的隻吃葷菜,不吃素菜,有的不吃內髒如豬肝等,有的不吃牛奶、雞蛋等等,造成營養單一,愈加缺乏營養,不但不能保證準媽媽自身的營養需要,更不能滿足胎兒生長發育的需要了。不少孕媽媽由於營養不足,不僅體重輕,往往導致早產,還會使胎兒機體功能低下,或者發育不良、畸形,甚至流產或胎死宮內。有的即使足月生產,孩子的體重也較同齡兒輕。據對幾十名生畸胎的女性的頭發進行微量元素測定,發現她們頭發中的鋅、銅、鐵、錳、鈣、硒等微量元素的含量都明顯低於同齡健康女性。經調查,這些女性平時多以素食為主,或偏食,或挑食。我們要提醒偏食、挑食的孕媽媽,為了你的寶寶的健康,一定要改掉偏食、挑食的不良習慣,合理調整自己的飲食。

多吃魚

魚肉含有豐富的優質蛋白質,還含有兩種不飽和脂肪酸,即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和二十碳五烯酸(EPA)。這兩種不飽和脂肪酸對大腦的發育非常有好處。這兩種物質在魚油中含量要高於魚肉,而魚油又相對集中在魚頭內。所以,孕期孕婦適量吃魚頭,有益於胎兒大腦分區發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