粳米100克,山藥300克,白蘿卜1/2個,水10杯,香菜末10克,精鹽、胡椒粉、各適量。
做法
粳米淘淨瀝幹、山藥和白蘿卜均去皮洗淨切成小塊。鍋中加10杯水煮開,放入粳米、山藥、白蘿卜稍微攪拌,至再次滾沸時,改中小火熬煮30分鍾。加入胡椒粉、精鹽拌勻,撒上香菜末即可。
功效
山藥對於豐胸、肌膚防皺有很好的效果。蘿卜則有利於利尿瘦身消腫。
木瓜燉魚
材料
青木瓜1/2個,鰱魚1尾,水4碗,精鹽1小匙。
做法
木瓜洗淨,鰱魚洗淨備用。木瓜切塊,再放入水中熬湯,先以大火煮滾,再轉小火燉30分鍾。將魚切塊,與木瓜一起煮至熟,出鍋前加入精鹽調味即可。
功效
木瓜素有“百益果王”之稱。木瓜對胸部發育有很大的幫助,鰱魚和鱅魚一樣,不僅營養價值豐富,而且熱量適中。
竹蓀蓮子湯
材料
竹蓀25克,蓮子50克,嫩絲瓜500克,新鮮筍片40克,高湯適量,精鹽、味精各1小匙。
做法
先將竹蓀用冷水發好洗淨,剪去兩頭,切成斜形塊,放在冷水中浸泡。蓮子放沸水鍋水氽10分鍾,撈出後放入冷水中浸泡。絲瓜刮去外皮,去瓤,切成菱形片。竹蓀、蓮子、筍片一起下沸水鍋,2分鍾後撈出,入湯碗內。精鹽、味精、高湯入另一鍋中,煮沸後出鍋,盛入放竹蓀的湯碗內,即可食用。
功效
竹蓀食用菌含有多種氨基酸,不僅含有豐富的營養而且味道鮮美,經常食用能調節人體的新陳代謝。
孕晚期營養食譜
榛子杞子粥
材料
榛子仁30克,枸杞15克,粳米50克。冰糖1小匙。
做法
將榛子仁搗碎,與枸杞一同加水煎汁,去渣備用。坐鍋點火,加入清水和去渣後的榛子枸杞汁與粳米一同用小火熬成粥即可食用。
功效
榛子本身富含油脂,所含的脂溶性維生素更易人體吸收,此外,榛子的維生素E含量高達36%,能有效地延緩衰老,防治血管硬化、養肝益腎、明目豐肌。
炒竹筍
材料
竹筍250克,瘦豬肉20克。紅辣椒15克,植物油3大匙,醬油2小匙,蒜、味精、香油各適量,蔥1棵。
做法
把竹筍剝開後切成長條。把瘦豬肉切成絲。把辣椒切條,把蔥切粒,蒜頭切成末。等到油鍋燒熱後,先將蔥、蒜末爆香。再放入竹筍、瘦豬肉絲、紅辣椒翻炒。最後加入味精、醬油、香油炒勻,就可以盛入盤。
功效
竹筍富含B族維生素及煙酸等營養素,具有低脂、低糖、多膳食纖維的特點,本身可吸附大量的油脂。
蛋皮飯包壽司卷
材料
雞蛋50克,生菜30克,蘋果1/2個,火腿片10克,蘆筍20克,粳米飯100克,橄欖、米醋、白糖各適量。
做法
將雞蛋與調料打勻,用平底鍋以小火幹煎成蛋皮。將生菜切成碎絲,蘋果、火腿片切成條,蘆筍氽燙後,濾幹切成段。粳米飯與雞粉拌勻,在壽司卷上鋪保鮮膜再放上粳米飯蛋皮,鋪平後再鋪上生菜絲,擺上蘋果條、火腿肉條、蘆筍段,卷起壓緊成圓柱狀即可食用。
功效
蘋果含有較多的鉀,較少的鈉,可降低血壓。
銀耳竹蓀湯
材料
竹蓀10克,銀耳5克,雞蛋1個,鹽、味精各適量。
做法
將竹蓀加工洗淨,銀耳用水泡發洗淨去蒂,雞蛋打入碗中攪成糊。鍋中加入清水,用大火煮沸,倒入雞蛋糊,加入竹蓀、銀耳,再用小火燒10分鍾。加鹽、味精調味後即可食用。
功效
銀耳是一種含粗纖維的減肥食品,營養價值也很高。此湯具有減肥、美容的功效,適用於消除腹壁脂肪。
第三十九章 孕期檢查與疾病(1)
孕期檢查與疾病
懷孕是人生中的大事,它不僅代表著新生命的誕生,也宣告著新的開始與新的希望。然而,在滿心期待、歡欣鼓舞地擁抱新生命的同時,準媽媽們必須先經曆10個月的辛苦路程——惡心、嘔吐、尿頻、腰酸背痛、失眠、心煩、乳房脹痛等,準媽媽們都做好心理準備了嗎?
第一次產前檢查
一般說來,孕媽媽都應該最晚在停經6~8周時去醫院檢查以盡早確診懷孕並準確推算預產期。有的心急的孕媽媽在停經未滿6周就到醫院要求進行妊娠試驗,以確定是否懷孕。
其實此時,不宜去醫院做妊娠試驗。因為此時胚胎還未發育成熟,檢查結果的準確性不高。而有的孕媽媽在經過早孕試紙測試為陽性後,遲遲不願去醫院確診,這樣做會耽誤排查早期異常妊娠和推算預產期。
第二次產前檢查
從第二次產檢開始,孕媽媽必須做基本的例行檢查,包括:稱體重、量血壓、問診、檢查子宮大小及聽寶寶的胎心音等。如果孕媽媽年齡在35周歲以上,建議在18周後可抽血做唐氏綜合征篩檢(16~18周最佳)。胎兒頸部透明帶大於3.0毫米,抽血結果概率大於1/270者,有唐氏征的可能性,應安排做羊膜腔穿刺檢查。至於施行羊膜腔穿刺的時間,原則上是以16~20周開始進行,主要是看胎兒的染色體異常與否。
第三次產前檢查
孕20周時做超聲波檢查,主要看胎兒外觀發育上是否有較大的問題。醫師會仔細量胎兒的頭圍、腹圍、看大腿骨長度及檢視脊柱是否有先天性異常。孕媽媽在16周時,已可看出胎兒性別,但在20周時,準確率更高。
第四次產前檢查
糖尿病檢查
因懷孕患上糖尿病的孕媽媽的比例是1:30,因此每位妊娠女性都要進行糖尿病篩查。妊娠糖尿病如不及時控製,不僅容易引發孕媽媽感染、流產、早產、死產、羊水過多、妊娠高血壓,還會造成胎兒巨大或畸形。有50%~70%的妊娠糖尿病孕媽媽在產後數年會轉變為2型糖尿病,其糖尿病發病率比普通人群高6倍,她們的子女也更容易患上肥胖甚至糖尿病。所以孕媽媽們應在懷孕24~28周時到醫院進行糖尿病篩查。對於有糖尿病家族史、年齡偏大或肥胖的糖尿病高危人群,懷孕後應盡早接受糖尿病的篩查,以便及早診治。
貧血檢查
隨著胎兒的生長,所需要的營養也越來越多,容易導致孕媽媽貧血。即使孕媽媽在懷孕前檢測沒有貧血,到懷孕期也會有貧血症狀的產生。孕期缺乏鐵、蛋白質、B族維生素、葉酸等都可造成貧血,而以缺鐵性貧血最為常見。孕產期女性的總需鐵量約為900毫克,而食物中的鐵僅能吸收10%,一般人每日從膳食中攝取的鐵尚能基本維持“收支平衡”,但對孕媽媽來說,因胎兒生長發育和自身貯備的需要,需鐵量必然增多。因而每日食物中的需鐵量應為30~40毫克,一般飲食不可能達到此量,而且懷孕後胃酸分泌減少,影響鐵的吸收。於是,孕媽媽體內貯備的鐵被動用,若未能及時補充,或者入不敷出,就會出現貧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