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序 讓孩子自覺主動學習並不難(1 / 1)

如何讓孩子愛上學習?怎樣讓孩子自覺主動地去學習?這不僅是讓父母們普遍感到頭疼的問題,更是直接關乎新時代孩子成長與成才的重大課題。

孩子不愛學習、不喜歡學習,其實是一個學習心態問題。孩子不愛學習,是受教育環境中一些不良因素的影響所致。其中之一是孩子在學習過程中某學科考試考砸了,受到家長、老師的指責,心理挫折導致討厭某一科。越是學不好,就越是不想學;越不學,就越學不好。這樣惡性循環,漸漸導致孩子厭學,最後幹脆就不學了。

在心理學上,有一個專業詞語,叫“習得性無助”,用通俗的話講,就是“習慣性的消極、無助感”。孩子一旦形成了“習得性無助”,形成了對自己學習某一學科的消極認識,他就會在內心對自己說一些消極的暗示語:“我不適合學數學”“我對語文沒興趣”“我可能沒別人聰明”。如果孩子產生了這種消極心理暗示,即使有再好的學習方法和名師指導,也不可能把成績提高起來。

著名教育家葉聖陶曾經給老師們上過這樣一堂課:他抱來一隻大公雞放到講台上,然後撒了幾粒米,按著公雞的頭讓公雞吃米。結果,公雞躲躲閃閃,說什麼也不吃。後來,他把公雞放開了,在地上撒了幾粒米,自己走到一旁,公雞一會兒就跑過來自己啄米了。葉聖陶對老師們說:“我們的教育就像喂這隻公雞。按著孩子,讓孩子被動學習不會有好的效果。我們要調動孩子的積極性,讓孩子主動學習才行。”

什麼是主動學習?就是自己學習思想意識的覺醒,不用他人提醒和催促,自覺主動圓滿地完成學習任務。孩子自覺主動學習是父母最期望的理想狀態,在這種狀態下孩子的學習成績也會取得突破性的進步。

無論做什麼事,沒有什麼比自覺主動更能調動人的積極性和創造力,在這種良好的狀態下做事,取得成功隻是時間問題。孩子能否自覺主動地學習,直接關係到其學業發展的水平。讓主動學習成為孩子的一種習慣,對他一生的發展都將有益。

為了幫助父母解決關於孩子學習的難題,幫助更多的孩子愛上學習,我專門編著了本書――《讓孩子主動學習60招》。全書從目前中國家庭孩子學習的現實狀況和問題出發,圍繞“讓孩子自覺主動學習”這個核心,結合西方前沿教育學、心理學和先進的學習理論,著眼孩子生活的點滴細節,總結歸納出讓孩子愛上學習、主動學習的60個方法。這些方法簡單、易行,具有很高的操作性。

21世紀是個知識大爆炸的經濟時代,知識的更新換代突飛猛進。孩子要想在這樣一個時代生存和發展,隻有具有終身不斷自覺主動學習新知識、新事物的精神和能力,才能挺立時代潮頭而立於不敗之地。

成墨初

2010年1月於北京世紀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