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章 第02招 以身作則,給孩子樹立勤奮好學的榜樣(1 / 2)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父母的言行是孩子最直接的模仿對象。父母的行為和思想對孩子有潛移默化的作用,父母的一言一行,甚至生活中的細節,都會在孩子的心裏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孩子受益一生的財富,而習慣的養成和父母平時的表現有很大的關係,所以父母本身就要做到勤奮好學,以實際行動來教育和影響孩子。

張策是班裏的學習委員,很愛學習,成績也一直名列前茅。在班裏,他從沒有上課打過瞌睡,也沒有出現過對學習毫不在乎的情況。可是最近上課老是委靡不振的樣子,做作業也沒有以前用心了,成績大幅下滑,和以前有很大的區別。

老師很納悶:以前那個勤奮好學的張策怎麼變了呢?調查後才發現與他在家受到的不良影響有關。

張策的爸爸媽媽一直以來對張策都嚴格要求,下班後還經常監督他學習,並且在他學習的時候也會安靜地學習或是看報紙。可是最近兩個人都迷上了打麻將,時常會邀請朋友來家裏打麻將。

自從有了這個愛好,他們對張策的學習毫不過問,不但自己不再讀書看報,還影響了張策的學習,因為他們打麻將時會讓張策去為他們買東西吃。時間長了,張策也無心於學習了。他看到父母都很愛玩,沒人管,索性也在自己屋裏玩起了遊戲。第二天上課當然沒精神,學習成績自然下降了。

父母不應該一邊要求孩子勤奮學習,一邊自己卻看電視、打牌、玩麻將,這樣既會擾亂孩子的正常學習,分散孩子的注意力,還給孩子做了不好的榜樣,給孩子不好好學習留下借口,極其不利於孩子的學習進步。

因此,在孩子學習的時候,父母也要以身作則,自覺地學習,比如看書、看報等,遇到孩子感興趣的知識可以和孩子一起討論,和孩子一起學習。

同時,這是一個知識飛速發展和知識更新速度日益加快的時代,父母也要通過不斷的學習來武裝自己,以豐富的知識素養來教育孩子。父母勤奮好學,增加自己知識的過程本身就是對孩子的最好教育。

專家給父母的建議

建議一 讓孩子明白勤奮好學的益處

古往今來,凡是在學業上有所成就的人,無不是勤奮好學的人。孩子的智力差別不大,能否取得較好的成績,關鍵在於學習的態度。勤奮好學是首要的學習態度。

父母勤奮好學,可以不斷增加自己的知識,提高自己在社會上的競爭力,同時也可以豐富自己的內涵;孩子勤奮好學,是他們取得優異成績的基礎,也是彌補其先天某些不足的主要途徑。

父母要意識到自己和孩子勤奮好學的益處和重要性,在生活中隨時將這種意識傳達給孩子,幫助孩子養成正確的學習態度。

建議二 重視對孩子的言傳身教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其言行會對孩子起到很大影響。所以,父母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做好孩子的榜樣。對孩子來說,榜樣是最好的激勵。

林嵐是老師和同學眼裏的好學生,她的學習成績一直是班裏的前幾名。她學習非常刻苦,很多時候大家看到的她都在埋頭苦讀。

林嵐的父母都是大學老師,平時也都是愛學習的人。他們的教育方式不是整日對孩子進行說教,而是以自己的實際行動來影響孩子。他們晚上在家就是備課、查閱資料、寫論文,空閑時還經常討論學術上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