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最重要的就是能夠學會自主學習。孩子主動積極地投入學習,會比在父母和老師的督促下學習效果更好。父母要培養孩子樂觀積極的人生態度,用樂觀的精神鼓舞自己自主學習,孩子能夠積極樂觀地自主學習,會極大地提高學習效率和學習熱情,就能夠取得更好的學習效果。
陳嵐是一個性格開朗的孩子,每天都是樂嗬嗬的。小時候,走路摔了跤,別的孩子會哭,他卻是拍拍灰就繼續玩去了。這個小樂天派在學習上也有一種樂觀積極的態度。學習的過程中會碰到很多的難題,剛開始,他也會感到無措和煩惱。媽媽每次看到皺著眉頭的他,都會鼓勵他說“別怕,你是最棒的,仔細想慢慢想,會有辦法的。”慢慢地小陳嵐把戰勝難題當做了一種樂趣。難題麵前,他總會給自己打氣:一定可以順利完成的。他會去積極地向同學老師請教,努力想辦法,不放過每一個難題;遇到考試失利,陳嵐也不會情緒低落,他會在媽媽的幫助下找出失敗的原因,並對下一次考試充滿信心。可以看出,陳嵐很好地把自己的樂觀精神融入到學習過程當中去了。
孩子如果能夠積極主動地投入到自主學習的過程之中,可以取得更好的學習效果。而孩子在求學的過程中會碰到各種各樣的難題,這個時候就需要孩子的樂觀精神來發揮作用了。樂觀的精神能夠讓孩子去坦然地麵對自己在學習過程中所碰到的難題,並積極尋求解決的辦法。
樂觀的精神品質,也就是一種積極向上的心理品質。孩子有了這種品質,在麵對困難時就會更加從容。父母要努力培養孩子的這種樂觀的心理品質,讓他們能夠更好地麵對自己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困難。
專家給父母的建議
建議一 讓孩子正確麵對學習中的困難
每個孩子在學習過程中都會碰到不同程度的學習困難,用什麼樣的態度來麵對很重要,父母要讓孩子能夠用樂觀積極的心態麵對自己的學習困難。不被目前的困難所嚇倒,積極想辦法,更好地投入到自主學習的過程中,及時縮短學習上的差距。
陳同這次數學考試考砸了,心情很沮喪。回到家,看著試卷中的錯題,他都沒有心情去改正,隻是直直地看著試卷發呆。媽媽走進來,看到兒子的表情,就明白是怎麼回事了。
數學一直是陳同的偏科項目,他雖然一直在努力追趕,但成績還是時好時壞。這次又考砸了,他都不想堅持下去了,想放棄。媽媽便對他說:“要正確地看待這次失誤,由於基礎差,肯定會考得時好時壞。考差了,正好把自己的問題暴露了,加緊在相關的知識點上補習,才能進步更快啊。”
聽完媽媽的話,陳同打起精神開始改正錯題,並思考總結這些錯題各自屬於哪些基礎知識點的範疇,以便有針對性地多看看教材把問題吃透。
要正確麵對學習困難,因為困難正好是暴露自己學習的薄弱處,正好可以加緊彌補。隻要孩子把心態擺正,就會發現困難的出現也能夠給自己的學習帶來新的提高,於是也就會積極投入到對薄弱知識點的補習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