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含本來就有容易分心的壞習慣,在父母的幹擾下,分心的毛病更是明顯了。在父母的嘈雜聲中,張曉含發現很難將注意力集中起來,不自覺地會把題目看錯,把單詞拚寫錯。
特別是最近,父母幾乎每晚都要看電視,張曉含的注意力已經嚴重地被他們的聲音分散。他根本無心學習了,在自己屋裏偷偷打起了遊戲,學習成績比以前明顯下降。
父母要為孩子創造安靜的學習環境,不在孩子學習的時候開電視機,也不要打牌或打麻將,最好父母也能坐下來,和孩子一樣學習或看看報刊雜誌,這樣父母的榜樣作用就發揮效應,有利於孩子安心學習,出錯和粗心大意的情況會大大減少。
同時,父母也要教育孩子在同一時間內隻做一件事,不要一邊學習一邊幹其他與學習無關的事情,孩子良好的注意力品質就會得以慢慢養成。
建議三 引導孩子專心做事
很多孩子不能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應該做的事情,也和注意力不集中有很大的關係。孩子的注意力容易被周圍無關的事物所吸引,一心二用,所以做事拖拉。父母要在很小的時候就培養孩子注意力集中的好習慣,引導孩子學會專心做事。
陶巧是一年級的學生,最近媽媽發現她做完作業的時間越來越晚了。
這天媽媽悄悄地站在書房門口觀察陶巧是怎麼做作業的,卻看見她正在開心地給自己新買的玩具狗梳理毛發。
媽媽知道了造成陶巧作業完成得不好的原因了,於是要求她在做作業時將自己的玩具都拿開。果然,陶巧的注意力提高了,作業質量也得到了保證。
孩子專心做事的習慣養成和父母的教育方式有很大的關係。孩子學習時,父母要盡量排除影響孩子的因素,使孩子能專心於正在做的事情上,慢慢地孩子就會改變注意力不集中的壞習慣了。
建議四 合理安排孩子學習和活動的時間
父母要了解和孩子年齡相對應的注意力集中的時間。對於低年級的小學生來說,他們的專注力一般不超過15分鍾,超過這個時間孩子就會走神。三四年級的小學生為20分鍾,五六年級的小學生則為半個小時。
在了解了這些知識之後,父母就可以有針對性地合理安排孩子學習和活動的時間,孩子學習累了就休息一會兒再學。讓孩子保持旺盛的精力才會提高學習效率,也才能保證孩子注意力品質的形成。
建議五 減少嘮叨,莫讓唆惹得孩子心煩
很多父母出於對孩子的關心和不放心,在孩子學習的時候總會提醒孩子集中精力學習。最初孩子會聽進去並且會付諸實踐,可是時間一長,孩子心理上就會產生抵觸情緒,不再將父母的話放在心上,不專心的壞毛病還會再次出現。
父母要講究教育和批評的方法,真誠地和孩子講解注意力集中的益處,讓孩子在內心產生共鳴。教育的次數不一定多,關鍵是要說到孩子的心裏去,要堅決杜絕嘮叨。當孩子有了進步時,就不要吝嗇誇獎的語言,幫助孩子建立起積極的情感體驗。
成功教子箴言
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很難專注地做一件事情。父母應從生活細節中耐心地培養孩子注意力集中的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