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迪生利用零碎時間堅持讀書,從書中得到了成功的啟示;法布爾由於家境困難,讀書的道路更加曲折,但他不斷讀書學習,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富蘭克林通過不斷自學,獲得了六七所大學的碩士學位和博士學位,創造了輝煌的一生。
每個人都可以忙中偷閑地做自己喜歡的事,有人認為,利用有限的零碎時間讀書,就像微薄的薪水不能積蓄起巨額的財富。事實恰恰相反,許多利用空閑時間學習的人,最後的收獲卻是豐碩的。
在火車當報童的愛迪生堅持讀書。火車在底特律停留的6小時,他幾乎全泡在青年人協會的閱覽室裏。有一天,圖書管理員不明白為什麼他剛剛讀過的兩本書風馬牛不相及,就問他讀了多少書,他說已經讀完了第一架上的兩層,他說:“我是按照書架上的次序讀的,我隻想把這裏的書統統讀完。”
愛迪生貪婪地讀著書,因而,在其青年時代就接觸到了當時很先進的著作——《法拉第電學研究》,得到這本書後,他從淩晨四點讀到午餐前,別人催他吃飯時,他歎息道:“人的一生多麼短促,要幹的事情又那麼多!”他把《法拉第電學研究》壓在枕頭下麵,哪怕在睡夢中也會打開它,以解答腦子裏突然閃現的疑團,事實上,這本書對他的一生都有很大幫助,這一點他自己也肯定。
有人覺得自己已經過了寶貴的青年時期,也就失去了求學的時機,到了晚年,更不能學到什麼東西了。這種想法是錯誤的,康熙皇帝教育其子:“朕自幼好看書,今雖年高,萬幾之暇猶不釋卷。”實際上,隻要能利用自己的空閑時間,努力進修,全神貫注來攝取知識,那就完全可以補救青少年時期的失學,甚至使自己學富五車。
少年時代的法布爾家境困難,中學沒念完就去謀生了。他曾經沿街叫賣汽水,也在鐵路上當過小工。他認識到,惟有知識能夠幫助他擺脫困境,便忙裏偷閑地自學。15歲的法布爾,以第一名的優異成績考上了阿維尼翁師範學校,並獲得了獎學金。
畢業後,他成了一名中學教師。學校條件差,他的薪水也很低,勉強能夠糊口。他仍然堅持學習。沒錢買書,他就到圖書館借閱,他什麼書都讀,有數學方麵的,有物理學方麵的,有化學方麵的,有教育學方麵的,還有生物學方麵的。堅持不懈的業餘自修使他獲得了數學學士學位、物理數學學士學位、自然科學學士學位、數學碩士學位和物理學碩士學位。31歲時,他又以《關於蘭科植物節結的研究》和《關於再生器官的解剖學研究及多足綱動物發育的研究》這兩篇專業性極強、學術質量極高的論文,獲得了自然科學博士學位。
當中學老師時,法布爾夢想有朝一日能在大學裏講課。由於在中學裏堅持自然科學研完並有突出成就,他受到了拿破侖三世的接見,接著,阿維尼翁的大學邀請他不定期地開講座。法布爾在昆蟲學界也具有相當大的影響力,達爾文在《物種起源》中已將他稱為“難以效法的觀察家”。
本傑明?富蘭克林自幼酷愛讀書,輟學回家務工期間,仍然抓緊業餘時間自學。他把家裏有限的藏書讀完後,又用自己的零花錢買書看,其中有《約翰?班揚集》、柏頓的曆史文集、古希臘學者普魯塔克的名著《希臘羅馬名人傳》、笛福的《計劃論》、科頓?馬德的《為善論》等。
在印刷所當學徒時,他通宵達旦地閱讀文學、曆史、哲學著作,這些書,是在書店當學徒的朋友借給他的,是新書,他必須盡快讀完,幹幹淨淨地還給人家。他也買了一些書,買書的錢,是從飯錢裏省下來的,為此,他成了一個素食者,常常以餅幹、麵包、葡萄幹、果餡餅和清水充饑。他自學了數學和四門外語,勤奮地練習寫作。結果,這個僅有兩年小學學曆的人,被哈佛大學、耶魯大學、牛津大學、愛丁堡大學、聖安德大學等六七所院校授予碩士學位和博士學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