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6章 概述(1 / 2)

所謂起居療法又叫起居養生,是通過在日常生活中采取科學、健康的生活方式來預防和治療疾病,促進人體健康,達到延年益壽目的的一種自然療法。起居療法的內容相當廣泛,包括一個人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等諸多方麵。例如洗漱、飲食、沐浴、睡眠、運動等各個方麵。這些細微的生活方式在防治高脂血症方麵發揮著重要作用。本章將全麵闡述起居療法在防治高脂血症方麵的重要作用。

一、古代醫學對起居療法的認識

起居療法並非現代人的發明創造。遠在春秋戰國時期,文化偉人孔子在其著作《論語》中對人的日常起居已有規範和要求。在我國現存的最早的中醫典籍《黃帝內經》中,對起居療法在防治疾病中所發揮的重要作用已有明確的論述與記載。到宋朝,當時中醫雖然沒有“高脂血症”這個病名,但對於類似高脂血症的病症及防治已有相當科學的認識與論述。例如,在宋朝出版的《宋朝事實類苑》一書中,對當今所說的高脂血症及其防治有如下記載:“凡人食飽,無不昏濁,倘四肢無所運用,更便就枕,血脈凝滯,諸疾自生,欲求清爽,其可得乎……全係人之調適……當留意,無自輕於攝養也。”這些古文翻譯成現代文就是:凡是人吃得過飽,沒有不昏昏沉沉的,如果四肢再不運動鍛煉,加上天黑了就睡覺,那麼血脈就不通暢,各種疾病自然也就生出來了,在這種情況下,要想追求清靜平安,怎麼能行呢……遇到這種情況,不要怨天憂人,全在於自身的起居調養……自身調養,飲食起居對自身的人體健康實在是太重要了,務必備加注意,不要輕視日常生活中的起居養生、飲食宜忌,生活調養。

從上述論述中,不難看出,我們的祖先早就認識並且強調飲食起居這種自然療法在防病治病中的重要作用了。與現代醫學所倡導的預防醫學的某些觀點不謀而合。根據曆代醫學家不斷的實踐與探索,吸取現代醫學科學的研究成果和最新成就,總結筆者在防治高脂血症方麵的經驗,提出高脂血症起居療法的防治要點如下。

二、原則和要點

1.一個人要擁有健康,首先要牢固樹立“預防為主”的思想,強化“人與自然相和諧,天人合一”的觀念。

在日常生活中自覺地順應自然,不違背一年四季因氣溫不同所應遵循的飲食、生活起居原則。養成“黎明即起,灑掃庭院”的良好生活起居習慣。不熬夜,適當午休(以半小時為宜)。生活要有規律,養成按時作息的好習慣。形成有益於自身健康的“生物鍾”。生活起居有常,工作娛樂有度。喜怒哀樂,七情六欲順暢。

2.保持積極健康的心態,重視情態調養在防治高脂血症中的重要作用。

中醫認為,喜、怒、哀、樂、悲、恐、驚——七情是引發疾病的重要病因之一。情緒與人體健康息息相關。中醫經典著作《黃帝內經》記載:“肝在誌為怒,心在誌為喜,脾在誌為思,肺在誌為悲,腎在誌為恐”。明確提出了七情失調傷髒腑的觀點,例如:中醫認為,怒傷肝,喜傷心,悲傷脾,恐傷腎。後來,又有人明確指出,五髒功能協調,精神活動就正常。“五髒安定,血脈和利,精神乃居”,就是說,五髒六腑安定和諧,血脈通暢,精神就安定正常。因此,情誌調養在疾病的康複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現代中醫學研究證實,情誌與疾病密切相關,二者是辨證統一的。一方麵,髒腑有病會致人情誌不暢。例如慢性膽囊炎、膽結石、慢性肝病的病人,往往出現情緒不暢的表現;另一方麵,情誌活動的異常也會影響人的髒腑氣血的正常生理活動,如果一個人長期處於情誌刺激狀態,如鬱怒傷肝,則肝失條達,氣機不暢;思慮傷脾,則脾失健運;人體內的血脂就會升高,久之可致高脂血症。

因此,要預防和治療高脂血症,營造良好的生活環境,保持快樂的心情非常重要。當然,在日常生活中,不如意、不順心事十之八九,人要在逆境中學會調理自己,放鬆自己,無欲則剛。在心情不佳時,高脂血症患者應根據自己的愛好和具體情況,選擇種花養鳥,談心散步,欣賞音樂,旅行遊覽,習書作畫,吟詩彈琴等方式以陶冶情操,使情誌順暢,氣血暢達,從而有益於身心健康,有助於高脂血症的康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