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8章 指壓療法(1 / 2)

高脂血症的形成及發展,一方麵與人體髒腑功能的衰老及減退有關;另一方麵與不良的生活習慣密切相關。因此,筆者認為,一方麵要重視中醫中藥在防治高脂血症中的作用;另一方麵要自覺地改變自己不良的生活習慣及生活方式,重視各種自然療法在防治高脂血症中的作用。本章將詳細向讀者介紹除飲食、運動及生活起居療法之外的其他防治高脂血症的自然療法。

我國勞動人民在長期的生活和防治疾病的過程中發現,用手按壓身體某些特定的部位可以緩解某些疾病的症狀或者治療某些特殊的疾病。例如胃潰瘍的病人在胃痛發作時按壓脘腹部會使胃痛減輕。嘔吐病人在疼痛發作時會不自覺地用手指按壓上腹部靠近賁門的部位,能止住嘔吐。經過長期的臨床實踐,形成了指壓療法,它與推拿療法、針灸療法一樣,是中國傳統醫學遺產的一部分。受到世界範圍內醫學界的廣泛重視。

指壓療法簡便易行,安全可靠,有很高的醫療保健價值。受到中老年患者的青睞和歡迎。在防治中老年高脂血症方麵發揮著重要作用。指壓療法,是以指“壓”為基礎,並發展為捏壓法、捫壓法、切壓法、揉壓法,以及叩法、循法、衝法等多種操作方法。

一、降低血脂的機製

經絡學說是中醫學理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指壓療法的理論基礎。經絡是運行氣血的通路。經是指經脈,貫通上下,溝通內外,是經絡係統中的主幹;絡是絡脈,猶如網絡,縱橫交錯,遍布全身。經與絡構成一個係統,共同維持人體的生命健康。髒腑、經絡之氣輸注於體表的部位叫做“腧穴”(也稱作體表“穴位”),是指壓施術的部位,指壓刺激通過腧穴及全身經絡的作用,能夠調節機體的虛實狀態,調動人體內在的抗病能力,達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中醫認為,高脂血症屬於血脈中的病證,血脂升高實為血中之痰濁。痰濁之血表現為血脈不暢,氣滯血瘀,痰阻脈絡等氣血經絡運行不暢。科學實驗和臨床觀察表明:運用指壓、針刺等刺激人體體表一定的穴位,能夠激發並發揮相應經絡的作用,可以促使血脈通暢,從而降低血脂。

近年來,國內眾多學者對指壓療法降低血脂的機製進行了廣泛深入地研究,認為其降脂機製有如下幾點:①指壓療法屬於神經反射療法之一,指壓產生的穴位刺激,能夠通過穴位內的神經末梢向中樞傳導,從而引起人體內神經係統產生一係列的調節作用,從而降低血壓。②指壓療法可能通過調整內分泌係統以及調整了多種酶及激素的功能,或者經體表穴位的刺激,通過神經體液等途徑傳入相應的髒器而發揮作用。③指壓療法通過按壓局部組織,不僅可以反射性地加速局部血液循環,從而改善局部血液循環,而且還能夠改善全身血液循環,調整血管的舒縮功能,進而調整人體的呼吸、消化、循環、泌尿、內分泌、運動、神經等係統的功能。④通過選取特定的穴位(腧穴),可以影響肝髒對膽固醇的合成,或者通過影響腸道對膽固醇的吸收和排泄,以及通過減少胰島素的分泌,減少內源性三酰甘油的合成等,達到防治高脂血症的目的。

二、取穴手法

1.手太陰肺經取穴列缺和太淵。手法用切壓法和捫壓法。

2.手陽明大腸經取穴合穀、手三裏、曲池、臂臑、肩髃,手法選用捫壓法、捏壓法、揉壓法。

3.足陽明胃經取穴四白、地倉、頰車、下關、天樞、足三裏、上巨虛、豐隆、解溪、內庭。手法可選用切壓法、捏壓法、捫壓法。

4.足太陰脾經陰穴公孫、三陰交、血海、陰陵泉。手法可選用捫壓法、切壓法、捏壓法、揉壓法。

5.足太陽膀胱經取穴肺俞、心俞、肝俞、脾俞、胃俞、腎俞、大腸俞、昆侖。手法可選用捫壓法、捏壓法。

6.足少陰腎經選穴湧泉、太溪、複溜。手法可選用捏壓法、捫壓法。

7.手少陽三焦經取穴外關,手法選用捫壓法、捏壓法。

8.手厥陰心包經取穴內關。手法用切壓法、捫壓法、捏壓法。

9.足厥陰肝經取穴行間、太衝。手法可選用切壓法、捏壓法、捫壓法。

10.足少陽膽經取穴陽白、風池、環跳、風市、陽陵泉。手法可選用捫壓法、捏壓法、切壓法。

11.任脈選穴中脘、膻中。手法可選用捫壓法、揉壓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