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述
足穴療法,簡稱“足療”,是通過對雙足的經穴、足反射區施以按摩手法,刺激雙足穴位區,從而調節髒腑虛實,疏通經絡氣血,預防或治療某些疾病,以期達到養生保健的目的。足療是中醫學的一個組成部分,是自然療法防治疾病的一種重要療法。足穴療法中的足部按摩和針灸術在我國古代醫學中占有相當重要的地位,是寶貴的醫學遺產。
二、作用機製
足心湧泉穴是足少陰腎經的井穴,該處受摩擦少,皮膚嬌嫩,對藥物的吸收較快。足心湧泉穴正好位於足底部0.618的位置上,也就是說足心正好是人體足部的“黃金點”,是調整機體整體功能和狀態的最佳作用點,所以,湧泉穴對全身具有最佳的調節作用。另外,足部有12經脈中的足陽明胃經、足太陽膀胱經,足少陽膽經、足太陰脾經、足厥陰肝經,足少陰腎經循行。足還是足三陰、足三陽經脈的根部、本部所在部位,其經脈的五輸穴、原穴、八脈交會穴都分布於足。這些腧穴都可以通過針灸、按摩、艾灸等方法分別用於治療頭、麵、五官、髒腑、軀幹的病證,或者對全身的某些功能、狀態起到調整作用,並可以收到頗為顯著的治療效果。
三、具體方法
1.反射區療法:按摩甲狀腺、腎上腺、肝等反射區。
2.經穴針灸:取內庭、公孫、商丘、太白、解溪等穴,留針20分鍾。
3.每日飯前掐捏足第2趾至少1分鍾,力量應大些,時間應稍長些。
四、注意事項
1.灸法隻適用於諸如虛脫、寒濕痹痛、久瀉以及其他虛寒之證。凡實證、熱證,一般不適用灸法。
2.足部腧穴沒有重要器官,可以適當深刺,危險性較小。患者可以自行施術,但必須謹慎,切忌草率。足部針刺危險性雖然小,但稍有疏忽,就可能發生滯針或彎針、斷針等事故。
3.飯後,洗澡後1小時內及空腹等,都不宜按摩,按摩停止30分鍾後,必須喝溫開水大約500毫升左右,以排泄體內廢物。
4.足三裏穴,又叫“長壽穴”,灸足三裏穴能調理陰陽和髒腑,健運脾陽,補中益氣,溫中散寒,補。腎養肝,保健益壽。因此,應當常灸此穴,以享高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