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方平還真不好意思,隻是皺眉道:“我過了,錢的問題一定解決,可用蒸汽機必須三年拿出來,既然錢不夠,何故不及時告訴我,以及拖了這半年多?”
陶誌明低聲道:“實在是我和時靜傑李綱他們溝通後,也知道您麵臨的困難,不敢告訴您。聽那個時期您也為了錢的問題在滿世界拉仇恨,我老爹親口他樞密院欠了您許多錢沒法子解決,其實這也是他心結打不開發病的原因之一。而您從樞密院拿不到錢,相反因國戰問題,您從錢莊貸的款也沒有下文,那個時期誰敢和您談錢啊?咱們屬於皇家匠作監,但張商英相公早就對那樣遲遲不出結果、又非常巨額的花費不滿了,所以直接從部委層麵,斷絕了我工程院撥款。最嚴重的時候,張商英甚至想止損、砍了蒸汽機項目。”
這些就是當年高方平最擔心出現的幺蛾子,也是必須啟用陶誌明的原因,起來陶誌明雖然有賦,但並非獨一無二,他能做到的韓毅其實也能,其他的團隊成員也能。啟用陶誌明的原因是因為他爹是陶節夫,可以最大程度解決政治官僚上的一些問題,不至於隨隨便便被欺負。
否則科技上照樣敵在前三排,短期看不到利益,“元老院”分分鍾就止損砍經費,各種追究責任人,那麼武功當然也就廢了。
那個時候高方平被戰爭套牢,無暇分心解決工程院難題,所以很多問題是他們自謀出路解決的,要不是陶節夫的兒子是工程院首席、老陶又因病壯烈退休的話,不止是斷糧那麼簡單,項目絕對被張商英給砍,人員編製都解散了。
在張商英層麵,他不需要是奸臣,就會對高方平這一係後娘養的不滿。因這一係的存在,影響張商英這個判匠作監事的綜合業績,是的匠作監賺的錢都算他的業績,那麼匠作監浪費的錢財、冗員、冗官,當然也算在老張頭上。
所以這個問題上,恰好張商英不是貪官人,敢不給陶節夫麵子,這才出現的。若是換做常規的官僚,那就簡單了,包個紅包送點錢,項目浪費再多也會保留。
原則上,江南造船廠和江南船舶工程院是一個係統,廠長是高方平。但那個時期高方平不過問,整個江南造船廠名譽上由時靜傑代為管理。
於是在時靜傑的角度上,他是幫高方平在管,雖然可以利用造船廠的利潤對陶誌明他們進行輸血,但也不敢做的過分,正因為時靜傑也不是昏官,抱有和張商英差不多的心思,項目的成功看不到盡頭,於是他就像高方平在西夏一樣的,來個“心謹慎”,雖然進取不足,但是想做到不敗家。
這些就是項目受阻甚至停頓的原因。
而穩住這些人的辦法當然也簡單,就是利潤。
也算好,高方平自己、加上西門慶關七他們帶頭,對江南船廠下了喪心病狂的訂單,讓江南造船廠的利潤好看,這才可以聲東擊西,始終維持幅度對工程院輸血,好歹暫時不把他們餓死了,維持住這個完整的技術團隊,保持住了學術氛圍。
否則如果江南造船廠利潤不好看,別張商英了,時靜傑就先把他們給遣散解雇了。
“如今我回朝了,你們的所有的難題我都會解決。”現在高方平定調了,“陶誌明你也留在京城沒用,你老爹的病在一千年後也不會好,所以回江州吧,抓緊時間把第三代能用的輪機拿出來,才是王道,經費的事由我會簽字,不通過張商英,直接走江南船廠,誰有意見讓他來找我談。放心,很快就可以看見曙光,第三代蒸汽機我帶頭來買,你有多少台我買多少台,看見利潤後,所有人就都會閉嘴了。這和我當時的形勢一樣,質疑再多都沒事,一場勝戰下來包治百病。”
陶誌明從研發的初期就沒有商業思維,從未想過這個怪物以後賣給誰去,這下好,第三代還在圖紙上,大魔王卻他有多少買多少了?這也算是一種肯定,算是江南工程院的第一份成果,所以陶非常高興。
高方平又道:“包括現在的第二代機器我也買,你告訴廠部,彙同你們工程院協調,擴招培訓工人,盡快拿出量產方案來組建生產線。然後研發蒸汽機和大船的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