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9章 蒸汽機的路(1 / 2)

高方平推門進入書房的時候,不修邊幅的陶誌明撲在地上,於那些散亂的筆記和圖紙中找著什麼,然後頭也不抬的道:“老爺子又發飆了嗎,告訴他我晚點再去看他。”

高方平看了看也找不到坐的地方,隻能站著道:“自江州一別,近兩年過去了,給我蒸汽機的事?”

陶誌明抬頭一看是大魔王來了,急忙起身見禮:“見過相公,咱們出去談吧,這些東西不方便移動,否則我又要重新理順。”

出來外堂坐下,拿來了茶水喝著,陶誌明就開始滔滔不絕的訴起來。

也算是聽得驚心動魄。其實離開江州,高方平忙於在北1京抓權拉仇恨,忙於投入國戰之際,他們船舶工程院也不輕鬆。

聽進展深入不到一年之際,眼看克服了各種難關,第一代蒸汽機試車就發生了爆炸事故,死了很多個現場技術人員。至於事故,各種各樣的幺蛾子,摩擦,那更是多了不能再多的,幾乎每個月都會有新情況出現。

起來,這些東西不是高方平的專業,兩眼一抹黑的,該怎麼幹高方平完全不知道,隻是把最終的結果和設想告訴了他們工程院,然後給予經費支持,就讓他們自己去解決。

但僅僅一個密封性問題,在沒有可用橡膠的現在,他們幾乎什麼方式都嚐試過,很多東西是一邊幹一邊實踐,一邊開腦洞。魚膠什麼的奇奇怪怪的東西都用過,最終他和韓毅,定下了石棉替代方案。

每一個細節,每一道工序,怎麼去達到高方平要求,這些對於他們是全然陌生的領域,僅僅一個活塞環技術,那上麵所耗費的人力物力和腦力,全是血淚,全資源的堆積,完全依靠試出來的。

活塞環過彈過鋼的話,對於缸體吃的較深,雖然可以提升最終效率,但是以現在的材料和工藝,缸體會磨損過度,過快報廢。

這就和當時研發的神武炮一樣,為了節約用銅,雖然可以可以依托新材料防止出現炸膛,相對低成本的出神武炮。但因為新材料的炮管過於鋼性,哪怕是采用了鉛彈,炮彈仍舊“吃不動”炮管,也就是不能全然貼合做到氣密性,這雖然減少了炮管磨損,做到了大宋時代的每一炮最省錢,不過卻犧牲了射程和威力。

等等這些,都是等待攻堅的無數問題。

聊了許久,陶誌明噓噓的樣子道:“所幸最困難的時候過去了。其實要起來呢,第二代蒸汽機的試車,也都在八個月前完成了,那時候我家老爺子都還沒有出事,相爺您也還在草原等待戰略時機,都沒有進行決定國運的白池草原會戰。”

高方平不禁楞了楞:“已經第二代試車了?效果呢?”

陶誌明道:“到了第二代,事實證明還是采用我的方案,可以綜合做到最好,韓毅的方案過於偏激了點,在現有的工藝和材料技術下,不是太成熟。所以早在八個月錢,經過第二代輪機的驗證後,我和他進行了統一整合,成立了聯合項目組,以一個方案統一攻堅。咱們慚愧,花費了近兩年時間,浪費了很多人力物力,才初步定下了未來的研發大方向。”

頓了頓陶誌明道:“結論可以這樣,現在蒸汽機咱們已經有了,若有特殊需要,已經勉強能用,隻是和神武炮一樣,暫時沒有效費比,暫時做不到相爺您設想的那樣去商用。還處於研發階段,造價太離譜,且機器運行時間不夠,磨損相對嚴重,輸出功率仍舊不夠。”

又道:“也就是,現在的熱效率暫時還無法用於火車。在動能衡量上,咱們套用了您習慣的‘推重比’,以現在的熱效率利用,若要推動你設想的那種重達百噸的火車,動力機組總成都得幾十噸,推重比實在太低,得不償失。若要強行提升熱效率和輸出功率,以現在咱們掌握的技術和心得,倒是可以調整,但因潤滑問題仍舊沒有很好的解決,就麵臨最嚴重的機械磨損,甚至麵臨爆炸事故。”

高方平聽的一愣一愣的。

陶誌明又笑道:“朵二娘方麵的第三代新材料也出爐了,為此和我韓毅做了大量準備,於是能解決更多問題的第三代輪機方案已經處於論證階段,就是您剛剛看到的那些圖紙和筆記,然而……”

到此他臉色尷尬了起來。

“接著。”高方平道。

陶誌明道:“原本計劃三年時間花費的項目資金,相爺您別怪我們,實在是想的沒有變的快,早就已經提前用完,然後因為我家老爺子出事,我返京,老爺子不想我離開,於是很多東西我和韓毅的討論、互換圖紙等等工作,都是通過八百裏加急完成,僅僅是工程院和我家的快遞費用,就不是一筆的花費。起初我當心被您罵,但我家老爺子的脾氣您是知道的,他就是要這樣,他他作為一個相爺為國朝服役幾十年,現在陶家因特殊情況花費了這些人力物力、您也不敢是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