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795章 重量級人物進京了(2 / 2)

要細呢,林靈素當然不出個所以然來,老道隻是模糊的:大體上水災就是意的懲罰,衝“孫”而來,具體的機不可泄露。陛下你隻管讓太子去跪在城頭贖罪,對老認錯。

這一曆史事件是名相趙鼎記錄的。

在高方平看來,隻要趙佶同意趙大傻上城跪,那麼趙大傻就怎麼都會輸。大水當然不會退,那麼林靈素又會解釋為:責罰太輕,老不想這麼便宜就放過太子。需要換太子。

邏輯就是這樣的。

至於到底換誰為太子,那當然就看林靈素的政治利益在哪。

然而那次卻出現黑鵝事件。傻人有傻福,趙大傻上城磕頭對謝罪後,當晚大水退了。

那個時候整個汴京的人:太子德也。

我@#¥

那時候就是林靈素哭瞎。也等於林靈素身後一群想換太子的人哭瞎。大水竟然真被“跪退”了,幾乎等於幫趙大傻在萬民和皇帝麵前穩固了太子地位。

眾所周知“兒子隻打自家的,也隻原諒自家的”。那麼根據林靈素邏輯,為了處罰孫子,老才發的大水,也隻有孫子知道錯了,老才讓步。

於是黑鵝事件代表,老真把趙大傻看做孫子。

那就是太子地位的穩固,風向當然就開始變了。蔡京也不是省油的燈,早就想整死林靈素這個爭寵的人,於是就開始全體性數落這個妖道的罪狀。

在政治上沒毛病,以往的一切功勞,那個時候都是林靈素的罪狀。就如同王祖道在廣西的事,可以是他升遷的理由,也可以是他落馬的理由一樣。

麵對大家的圍攻,老道士又了:“臣乃是為道而來,為陛下去陰邪,鎮妖魔的。然而鬼首蔡京權重,國之大賊童貫高俅握有兵權。我林靈素縱使俠之大者,也有些無能為力了。不是我法力不行,主要這開封府風水不利,不算貧道主場,建議遷都,到了我之主場,再為陛下震懾這些妖邪。”

趙佶再昏也不是智商為零的人,太子事件已經讓人有所警覺,又來這麼玄乎的話,於是趙佶就不高興了,終於醒悟了,不在信任林道士。

那之後整個禦史台統一上書彈劾:林靈素妖言惑眾,蠱惑聖心,得罪和尚、弄得下大亂,還誹謗當朝幾乎所有重臣,亂言遷都,實屬罪大惡極。

無奈趙佶戾氣不重,沒處罰老道士過重罪行,隻是所謂的放逐,放他林靈素回歸山林,流行的話叫讓他回歸自然吧,道士都是愛大自然的。

這就是大宋,也是結局。

闖了這麼大禍的一個人,他幾乎和所有的權臣對立,還卷入了皇家秘聞太子事件,但是他老林全身而退了。

這明了什麼呢?

明了在趙佶和蔡京治下,亂國亂政的犯罪成本太低,代價太輕,於是國家當然就亂了。

思考著林靈素其人,高方平也處於大宋風尖浪口,所以也真理解了林靈素他們到底在折騰什麼了。

蔡卞、朱勔、王黼這些人是林靈素一夥的,蔡京的大對頭。這除了是在謀劃蔡卞的相位,肯定也在謀劃太子人選啊。

媽蛋放著你們,你們也鬥不過趙大傻的運氣,何況現在有我豬肉平壓陣了,我要看著你們想算跳多高?

起來,上次這群棒槌打算用美化道士的《東遊記》造勢,那次其實就是他們謀求林靈素進京的一個契機,然而卻被高方平的《西遊記》給打殘了。

主要是高方平抄襲辰東番茄的YY手法,寫的太精彩了,整個皇宮都愛看,大晟府都在一次一次的演《西遊記》片段,還讓周邦彥獲得了很不錯的票房。

作為一種文化流行,這些當然是有影響力的。現在麼,他們要讓趙佶自封“道君皇帝”真有點難了。因西遊記的影響,趙佶現在對光頭黨印象也頗好呢。

汗,換李世民治下、高敢帶這種節奏是要挨板子的,然而大昏君趙佶既然會被低劣的林靈素忽悠,為何就不能被高方平忽悠呢?

不趙佶會討厭道士,但抬舉和尚的事,高方平已經幫趙大傻完成了。依靠一部書,經過這些年發酵,已經差不多。現在想讓趙佶討厭和尚那很難。

大相國寺的禿驢、他們現在把高方平驚為人,現在他們的香火以及影響力還行,都幫高方平話呢。

其實高方平真不喜歡光頭黨,然而為了給林靈素他們添堵,沒辦法隻有這麼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