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鬧過去後,現在京縣又恢複了秩序,隻有那轟轟烈烈的煙囪了。隻留著高方平在城頭上欣賞一切了。
和那個皇帝賜名的高一樣,京縣也是高方平的孩子,也是皇帝賜名的。這真是當年的高方平在工地上,一邊喝茶一邊叫罵,指揮著一磚一瓦建設起來的。
少頃高方平回神,被河道上的一幕吸引。
來了一艘似乎是江南的船隻,雖然沒懸掛旗幟,但是看船的形態乃是老式官船,應該是來自東南應俸局。
遠遠注視著,進汴京的船隻,是要接受河道巡檢司檢查的,然而值守的隊伍上那船去少頃便離開了,沒有對船隻進行檢查。
也不知道具體內幕,高方平眯起眼睛道:“哪路神仙,那邊值守的人叫來和我話。”
“嗨。”菊京急忙閃不見,去召見河道巡檢了。
少頃後,便有一個巡檢從汴京的方向被帶過來了,恭敬的道:“高相召見卑職有什麼要詢問?”
“剛剛那船是誰在上麵,又攜帶著什麼?”高方平好奇的道。
這吏疑惑的樣子道:“乃是鄭居中學士在船上,然後是東南應俸局的船,他們攜帶了一頭神物,由江南名法師林靈素親自鎮壓神物進京,聽要獻給陛下。”
“好我知道了,辛苦你。”
高方平打發這個巡檢去了,皺著眉頭尋思,這些牛鬼蛇神又鬧什麼呢?
林靈素這奸賊真不是個省油的燈。當時的蘇州一役,方臘就栽他的手裏,方臘的死真算林靈素借刀殺人。
隻是當時的高方平也需要幹掉方臘,這一切都是利益鬧的。
曆史上這個道士那是真牛逼的,甚至和權相蔡京公開叫板的。把趙佶忽悠成為“道君皇帝”的人,就是這個林道士。
其後林靈素還幹了什麼呢?
他對皇帝:光頭的存在危害道教,雖然皇帝仁慈不把他們滅了,然而合則改正,建議把釋迦改尊,菩薩改大士,羅漢改尊者。和尚為德士。一起留發頂冠。
大抵意思就是把和尚改做道士。這個過程用的是聖旨而不是宗教戰爭。汗,林靈素他還真做到了,因為趙佶是個大昏君所以就同意了。
在這個敏感的宗教問題上,趙佶沒把一碗水抬平,沒遵守祖宗的“上世模式”。到不是和尚道士誰比誰壞,其實大哥莫二哥,都不是什麼善男信女。關鍵就在於平衡,求同存異就行。
人家李世民多聰明,讓和尚和道士鬥個昏黑地,他李二吃瓜看戲,末了鬧大了,以影響治安的理由派兵把兩邊的骨幹捉去砍掉幾個,然後就大家一起安分了。
結果因趙佶被忽悠瘸,要讓人家和尚改做道士?那當然是和袍祖墳差不多的事,所以由此衍生了非常多的亂子出現。
曆史上為此打抱不平的人、乃是太子趙大傻。趙桓是真的上朝找皇帝頂這個問題,讓趙佶不要“偏頗”的。然而被宗教洗腦瘸了的趙佶不答應。
其後趙大傻幹了什麼呢?
他組織了幾個重量級和尚出麵、去和林靈素鬥法,結果被林靈素虐的不要不要的,輸了,那麼光頭就妥協,開始如同道士一樣的留頭發換祖宗了。
然而事敗後,那些和林靈素鬥法的和尚當然是要被清算的。但趙大傻就是趙大傻,他有顯恭皇後的基因重,也比較講義氣,於是趙大傻又出來幫幾個失敗的和尚話,免除了幾個和尚的死罪。
這便是高方平對皇後娘一家印象好的原因。
換一般的政治邏輯,麾下的炮灰和尚輸了,就算林靈素不殺和尚,皇太子也要趕緊滅了和尚的口進行撇清的。
所以呢,趙大傻也是個好人,卻不是成熟政客,不是好皇帝。
既然太子出麵都輸了。其後和尚的命運就被決定,北宋末年也就被宗教思想給全麵占領,所幸儒家戰力也很牛逼,否則估計影響會更大。這種情況如果不是出現在漢家,那麼也就真夫人變為宗教下了。
宗教國度都是這麼來的,除了漢娃之外,其他民族沒有這種民間自愈率。所以細菌也不永遠是有害的,這個問題上,儒家、甚至腐儒就是大宋內體的“免疫力軍”。
話曆史上的趙大傻在為光頭黨謀利的時候,當然就不可避免的得罪了林靈素。
作為一個人,林靈素當然要伺機報複!
顯恭皇後死的早啊,任由家人總被人欺負。其後在一個五月開封發大水。和逗比歐陽修一樣,不同的在於歐陽修水災是狄青的鍋,那個時間林靈素水災是太子趙大傻的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