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有今天比昨天更努力,每天都多做一點點,才能抓住寶貴的時間創造事業的成功。如果養成了做事務求完美、善始善終的習慣,就一定會享受到無窮的成功感和滿足感。而這一點正是成功者和失敗者的分水嶺。成功者無論做什麼,都力求達到最佳境界,絲毫不會放鬆,因此才會爬上成功的頂峰。
沒有激情的人難成功
在所有偉大成就的取得過程中,激情是最具有活力的因素。改變人類生活的每一項發明、每一幅精美的書畫、每一尊震撼人心的雕塑、每一首偉大的詩篇,無不是激情之人創造出來的奇跡。激情是對所熱愛的工作產生出的火一般的熱情。最好的勞動成果總是由頭腦聰明並具有工作激情的人完成的。
激情是不斷鞭策和激勵我們向前奮進的動力,對工作充滿高度的激情,可以使我們不畏懼現實中所遇到的重重困難和阻礙。可以這麼說,激情是工作的靈魂,甚至就是工作本身。當你滿懷激情地工作,並努力使自己的老板和顧客滿意時,你所獲得的利益會增加。而工作中最巨大的獎勵還不是來自財富的積累和地位的提升,而是由激情帶來的精神上的滿足。
在一個公司團隊中,如何獲得同事與主管的信任和尊敬?如何做到對公司團隊有真正的貢獻和益處?隻有一個答案。就是要有道求卓越與完美的激情。現代公司中的競爭越來越激烈。公司之間能競爭也同樣如此。因此要想你所在的公司獲得最好的市場價值,要想作為員工的你能夠在團隊中脫穎而出。不做到完美的境界是很難得到這一切的。主管真正欣賞的是能夠將任務做到極致的員工。同事之間,真正能夠比較的隻有誰的工作業績做到了最好。誰做到了完美的狀態。
對工作的熱愛產生激情,激情造就卓越。愛默生曾經說過:“沒有激情,就沒有任何事業可言。”傑克-韋爾奇在自傳中寫道:“每次我去克羅頓維爾,向一個班級提問,擁有什麼樣的素質才能稱得上一名‘頂級的玩家’,我常常高興地看到第一個舉起手來的人說:是工作熱情。對我來說。極大的熱情能做到一美遮百醜。如果有哪一種品質是成功者共有的,那就是他們比其他人更在乎。沒有什麼細節因細小而不值得去揮汗。也沒有什麼大到不可能辦到的事。多年來,我一直在我們選擇的領導中挖掘工作熱情。熱情並不是浮誇張揚的表現,而是某種發自內心深處的東西。”
什麼東西能夠激發一個人為了完成一件任務可以幾天幾夜不眠不休?可以承受幾年甚至更長的時間去做瑣碎細致的工作而一直追求卓越?可以麵對任何困難毫不退縮?可以麵對無數次拒絕仍然不會放棄?可以不惜一切代價地去做事不達目的絕不罷休?是進取的激情。
比爾-蓋茨說過:“每天早晨醒來,一想到所從事的工作和所開發的技術將會給人類生活帶來的巨大影響和變化,我就會無比興奮和激動。”正是這種激情激勵他創立了世界上最著名的公司之一。使個人電腦在世界上得以普及。
薩姆-沃頓,這位沃爾瑪公司的創始人,在80多歲的時候。還馬不停蹄地在全國巡視他那龐大的連鎖店帝國。他去南美洲考察的時候,因為在超市裏不斷爬上爬下測量貨架之間的距離,被超市報警送到警局裏。
36歲的國美總裁黃光裕是新一代的中國首富,雖然現在他有超過150億的身價,他仍然保持著強烈的創業激情,經常工作到淩晨才下班。他因為家裏窮,17歲就出來做生意,沒有受過完整的教育。可他利用處理公司日常事務的空餘時間,花了5年時間鑽研香港資本市場以及相關的所有法律及案例,他還認真研究了美國的資本市場、石油期貨、銀行同業拆借利息、人民幣彙率等幾乎一切與資本有關的事物。所以,他才能在香港市場導演了以2.4億收購88億的“蛇吞象”的完美收購案。他在零售業、房地產業以及資本市場三個領域都成為絕頂高手,這一切是他付出了別人難以想像的努力的結果。
當然,我們對於理想有自己的考慮,並不一定非要像這些大富豪一樣積累巨大的財富。我們有我們自己的追求。要知道,我們來到這個世界,不是為了渾渾噩噩、稀裏糊塗地度過此生。為的是要體現自己的人生價值,發揮出自己的本色,做一個最好的自己。沒有人願意虛度一生,誰都希望自己的生命充實美滿,富有意義。進取之心,人皆有之。可是歲月流逝,越來越多的人失去了鬥誌和激情。如今,我們正處在人生的創造時期,怎能失去進取之心。失去激情,麻木不仁地度過此生呢?
怎樣發現和釋放激情呢?有沒有激情,工作就大不一樣。著名人壽保險推銷員弗蘭克-貝特格在他的自傳中,向我們充分詮釋了這一點:“在我剛轉入職業棒球界不久,我就遭到了有生以來最大的打擊——我被開除了。理由是我打球無精打采。老板對我說:‘弗蘭克。離開這兒後,無論你去哪兒,都要振作起來,工作中要有生氣和熱情。’這是一個重要的忠告,雖然代價慘重,但還不算太遲。於是,當我進入紐黑文隊時,我下定決心在這次聯賽中一定要成為最有激情的球員。
“從此以後。我在球場上就像一個充足了電的勇士。擲球是如此之快、如此有力,以至於幾乎要震落內場接球同伴的手套。在烈日炎炎下。為了贏得至關重要的一分,我在球場上奔來跑去,完全忘了這樣會很容易中暑。第二天早晨的報紙上赫然登著我們的消息。上麵是這樣寫的:‘這個新手充滿了激情並感染了我們的小夥子們。他們不但贏得了比賽,而且看來情緒比任何時候都好。’那家報紙還給我起綽號叫‘銳氣’,稱我是隊裏的‘靈魂’。三個星期以前我還被人罵作‘懶惰的家夥’,可現在我的綽號竟然是‘銳氣’。
“於是我的月薪從25美元漲到185美元。這並不是我球技出眾或是有很強的能力,在投入熱情打球以前,我對棒球所知甚少。除了激情,還有什麼能使我的月薪在十天內竟上升700%呢?退出職業棒球隊之後,我去做人壽保險推銷工作。在10個月令人沮喪的推銷之後,我被卡耐基先生一語驚破。他說:‘貝特格。你毫無生氣的言談怎麼能使大家感興趣呢?’我決定以我加入紐黑文隊打球的激情投入到做推銷員的工作中來。有一天,我進了一個店鋪,鼓起我的全部熱情試圖說服店鋪的主人買保險。他大概從未遇到過如此熱情的推銷員,隻見他挺直了身子,睜大眼睛。直聽我把話說完,最終他沒有拒絕我的推銷,買了一份保險。從那天開始,我真正地展開推銷工作了。在12年的推銷生涯中,我目睹了許多的推銷員靠激情成倍地增加收入,同樣也目睹更多人由於缺少熱情而一事無成。”
弗蘭克-貝特格在事業上有所成就,與其說是取決於他的才能,不如說是取決於他的激情。憑借激情,他在烈日當空的酷熱中超常發揮;憑借激情,他說服了自己的客戶,最終創造出不凡的成就。
一個人如果僅僅是勉強完成職責,那麼,他做起事來就會馬馬虎虎,稍遇困難就會打退堂鼓,很難想像這樣的人能始終如一地高質量地完成自己的工作,更別說能做出創造性的業績了。如果你不能使自己的全部身心都投入到工作中去,你就難以得到成長和發展的機會,無論做什麼工作,都可能淪為平庸之輩。隻有在熱愛工作的情況下,才能把工作做到最好。
要熱愛自己的工作,說來容易做來難,關鍵在於。你要看到你所做的事情的意義和價值。如果你能換一種眼光來看待你的工作。你的感受可能就會發生變化。
你對一件事了解得越多,你就會對它越感興趣。想想看,你對你沒接觸過的東西會感興趣嗎?絕對不會。甚至你可能根本也沒興趣去接觸它。可是,一旦你對這件事的了解多起來。你就越能發現其中的樂趣。所以,你不妨對於你的工作多做些研究。多思考其中的竅門,這是個很有效的技巧,你會發現你不僅增強了工作的技能,而且更能從工作中感受到樂趣。
沒有什麼工作是值得輕視的,也沒有什麼工作是你不能從中感受到樂趣的。很多人輕視和厭煩他們所從事的工作。他們一定會把自己的工作看成是每天在毫無意義地敲打大石頭呢!想想這樣的人,他們從周一幹到周五,是一件多麼受折磨的事情啊。還有一些人有一種浪漫主義的想法,以為隻有某些行業的工作才是有意義的,比如說做律師啊,金融啊。實際上,能不能從工作中感受到樂趣和激情,這是一種能力,或者說是一種習慣。如果沒有養成這種習慣,做什麼工作可能都不會踏實。當你養成了這種習慣。在任何工作中你都能發現樂趣。世界頂級的希爾頓飯店的總裁曾經說過:“我們飯店最普通的工作人員都熱愛自己的工作。你能想像在勤雜業的愛因斯坦嗎?如果你不能想像,那你就沒有資格在這個行業裏混。”
超越平庸,追求完美
事實上,麵對激烈的競爭,你應該不斷地超越平庸,追求完美。你需要製定一個高於他人的標準。羅文在送信給加西亞的時候,為自己定了比他人更高的標準:不推脫、不敷衍、盡全力。這樣的人是一種非常優秀的人,他們不僅僅會作別人要求他們做的。而且會做得非常完美。
無論是個人的生活層麵還是在事業生涯上的表現,我們隨時都需要百分之百的投入才能夠有望傑出。相反,如果你沒有投入全部的精力,頂多隻能夠做到差強人意或僅僅完成:工作中規定的任務,並不能完成一個能夠激勵人心的目標。
不管做什麼事情,都要全力以赴。”羅素-H-康威爾說,“成功的秘訣無他,不過是凡事都自我要求達到極致的表現而已。”成功的人絕對不會以平庸的表現自滿,而且他們不管做什麼事情,必然都會全力以赴、追求完美。
齊格-齊格勒說:“成功是能力極致的發揮。”
約翰-伍登也有類似的名言,“成功,”他說,“就是知道自己已經傾注全力,達到自己能夠達到的最極致的境界。”
法國著名小說家巴爾紮克有時因為寫一頁小說,會花上一星期的時間,而一些現代的寫作者,還在那裏驚訝巴爾紮克的聲譽是從哪裏來的。許多人做了一些粗劣的工作,借口是時間不夠,其實按照各人日常的生活,都有著充分的時間,都可以做出最好的工作。
如果養成了做事務求完美、善始善終的習慣。人的一生必會感到無窮的滿足。而這一點正是成功者和失敗者的分水嶺。成功者無論做什麼,都力求達到最佳境界,絲毫不會放鬆:成功者無論做什麼職業,都不會輕率疏忽。
在美國某個城市,有一位先生搭了一部出租車要到某個目的地。這位乘客上了車,發現這輛車不隻是外觀光鮮亮麗而已,司機先生服裝整齊,車內的布置亦十分典雅。
車子一發動。司機很熱心地問車內的溫度是否適合?又問他要不要聽音樂或是收音機?
車上還有早報及當期的雜誌,前麵是一個小冰箱。冰箱中的果汁及可樂如果有需要,也可以自行取用,如果想喝熱咖啡。保溫瓶內有熱咖啡。這些特殊的服務,讓這位上班族大吃一驚,他不禁望了一下這位司機,司機先生愉悅的表情就像車窗外和煦的陽光。不一會兒,司機先生對乘客說:“前麵路段可能會塞車,這個時候高速公路反而不會塞車。我們走高速公路好嗎?”
在乘客同意後,這位司機又體貼地說:“我是一個無所不聊的人,如果您想聊天,除了政治及宗教外,我什麼都可以聊。如果您想休息或看風景,那我就會靜靜的開車,不打擾您了。”從一上車到此刻,這位常搭出租車的乘客就充滿了驚奇,他不禁問這位司機:“你是從什麼時候開始這種服務方式的?”這位司機說:“從我覺醒的那一刻開始。”司機繼續說他那段覺醒的過程。他一直一如往常,經常抱怨工作辛苦,人生沒有意義。但在不經意裏,他聽到廣播節目裏正在談一些人生的態度,大意是你相信什麼,就會得到什麼,如果你覺得日子不順心。那麼所有發生的事都會讓你覺得倒黴;相反的,如果今天你覺得是幸運的一天,那麼今天每次所碰到的人,都可能是你的貴人。就從那一刻開始,他開始了一種新的生活方式,目的地到了,司機下了車,繞到後麵幫乘客開車門,並遞上名片。說聲:“希望下次有機會再為你服務。”結果,這位出租車司機的生意沒有受到不景氣的影響,他很少會空車在這個城市裏兜轉,他的客人總是會事先預定好他的車。他的改變,不隻是創造了更好的收入。而且更從工作中得到自尊。他真的從平庸中走了出來,並且走向了優秀。
這種竭盡全力、追求完美的工作態度,能創造出最大的價值。全心全意、追求完美,正是敬業精神的基礎。一個人無論從事何種職業。都應該全心全意、盡職盡責,這不僅是工作的原則,也是生活的原則。
不論你的工資是高還是低,你都應該保持這種良好的工作作風。能讓工作變得完美的人,需要極高的品質。高品質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而是人們保持高昂的信心,誠心誠意的努力,投入心血智慧以及技能後所得到的結果。它代表的是眾多選擇當中的明智抉擇。因此,你做出抉擇之後,就會傾注全力達到這樣的標準。這時,才能、環境、幸運、遺傳以及個性都不那麼重要,重要的是你打算憑借著自己的所能達到什麼樣的境界,怎樣達到這樣的境界。
拒絕平庸、追求完美要求我們首先從自己做起,從現在做起,從一點一滴做起。努力把自己的本職工作做得比昨天更好,把團隊的業績做得比以前更好,把公司的經營做得一年比一年更好。追求完美就不允許等待。
追求完美就要有刻苦敬業、不達目的不罷休的精神以及過人的精力。我們每一個員工都應該超越自己,拒絕平庸。所以我們要有突破傳統、嚐試新事物和解決困難的勇氣,還要有膽識承受壓力。
精益求精,盡善盡美
一個人無論做什麼工作,隻要幹一行愛一行鑽一行,勤於學習,勇於實踐,就能成為行家裏手。一個人從事的工作不一定是自己最喜歡的或最理想的,但在無法改變的情況下必須熱愛、鑽研,做出成績。
現實中有的人“常立誌不立長誌”,今天學文的,明天學武的,結果一樣也沒學好;有的人“這山望著那山高”,總是羨慕別人的崗位,嫌棄自己的職業,今天想幹這個,明天想幹那個,到頭來一事無成。究其原因,主要是這些人忘了“欲速則不達”的道理,心浮氣躁、急功近利,見異思遷、得隴望蜀,缺乏鍥而不舍、精進不止的精神。
作為員工,我們無論做任何工作,都應該追求精益求精。在企業裏,許多員工做事不講精益求精,隻求差不多。盡管從表麵來看,他們也很努力,也付出了很多,但結果卻總是無法令人滿意。
追求精益求精,要避免敷衍了事的態度。敷衍了事,是一些員工常犯的毛病。他們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鍾,對於組織布置的工作,從不認真去做,而是敷衍塞責,做一些表麵文章來應付。
他們往往不肯把事情做得盡善盡美,隻用“足夠了”、“差不多了”等來搪塞了事。由於他們沒有把根基打牢,沒有注重細節,所以過不了多久,他們的工作便會像一所不牢固的房屋一樣倒塌。其實,很多時候輕率和疏忽所造成的禍患不相上下。以精益求精的精神去做事,可以使你的才能迅速提高,學識日漸充實,而且可以逐步勝任其他更重要的工作。
追求至善,精益求精,做什麼工作都要做到最好,正是今日中國人最缺乏的基本工作精神之一。
身在職場,要把任何事情都做得精益求精,不然你就一定會被淘汰。成功往往與精確的行動有關,那些粗糙的行為隻能導致很高的錯誤率。凡是成功者,在工作中,都有追求精確的精神。
任何一家想在競爭中取勝的公司都必須先設法使每個員工精益求精、做到最好。沒有精益求精、做到最好的員工,公司就無法給顧客提供高質量的服務,就難以生產出高質量的產品。當員工將精益求精、做到最好變成一種習慣時,就能從中學到更多的知識,積累更多的經驗,就能從全身心投入工作的過程中找到快樂。在這複雜多變的競爭環境中,我們需要做事精益求精的人。
人生苦短,轉瞬百年。或精力所囿,或其他主客觀條件限製,大多數人一生隻能從事某一行業或某一專業,即使智慧再高,精力再旺,三百六十行也不可能行行通、樣樣精。一個希望什麼都成功的人,很可能最後什麼都不成功。要做出成績,得先學會走,再學會跑,不能隻想飛。所以,要一門深入、循序漸進、精進不止。
專攻一門,就是要把崗位職責研究透,把工作現狀研究透,再研究怎樣幹好這個工作,搞清楚所做工作目前的狀況、存在什麼問題、有哪些經驗,鑽研進去,深入下去,不斷精進,力爭成為本專業的“第一”。要正確處理“一”和“三”的關係,善於舉一反三,不能舍近求遠,而要立足崗位求作為,當“活字典”、“問不倒”和“活資料”。隻有專業專了、精了,才能循序漸進,觸類旁通,舉一反三,不斷拓展,成為企業中最優秀的人才。
許多人都想幹成一番事業,也懂得業精於勤的道理,但不能抓緊時間,不能集中精力勤奮工作,作風漂浮;有的幹工作虎頭蛇尾,不能善始善終,經常出現半截子工程,結果不能出成果、出政績、出成效。
企業員工要想立足本職作出貢獻,就必須勤勤懇懇,兢兢業業,紮紮實實,而不能光當“電線杆”不當“變壓器”。
為此,必須做到“四勤”:腦勤,就是圍繞自己的工作,養成勤思考的好習慣;嘴勤,就是工作中遇事多請教,不懂就問,對上多彙報,對下多了解,左鄰右舍多溝通,創造幹事業的良好環境;腿勤,就是多跑腿,尋找和糾正糾正工作中存在的問題,使自己負責的工作在終端得到有效落實。手勤,就是自己動手,親自實踐,帶頭落實,合力完成,不當“甩手掌櫃”,不耍“嘴皮子”,要當執行者,要做實幹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