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踏實工作
如果把人生比做一曲樂章,那麼三十多歲這一個時期就好像是一曲未完成的交響樂,沒有什麼明顯的成果,但到了四十多歲,這曲樂章就會越來越動聽並帶來豐盛的果實。因此,三十多歲的人必須堅持不懈地把這一曲人生樂章演奏下去。
孔子曾說過“三十而立”。三十多歲的人生是個辛苦而且相當重要的階段,具有承上啟下的重要作用。首先在工作事業方麵,不僅僅隻是公司的老員工了,這時部下、新進入人員都增加了,所以管理能力、指導能力也愈發顯得重要。其次,在家庭生活方麵,這個時期要麵臨結婚生子的成家階段,也就是要完成“修身、齊家、平天下”的遠大目標的第二個。
在這段時期,你是會被一連串來自工作、生活、社會等各方麵的壓力壓得喘不過氣來而崩潰呢?還是以正麵的思考去麵對這些壓力,然後借此磨煉自己,讓自己有更多的成長?這些對你將來的人生歲月和人生定位,占有重要的決定因素。
三十歲以後,一但決定未來的工作方向,就要堅持不懈地向前走。不過,在忙碌的工作中,千萬不要迷失自己的方向。
切忌挑肥揀瘦
三十歲以後的工作就像百貨公司和超級市場的商品一樣,十分紛繁複雜,但又不得不一一把這些工作做完。這時你幾乎沒什麼選擇的餘地。因此,在三十歲以後,要出色地完成一項工作最重要的就是:這時的你隻是公司的普通一員,所以你沒有什麼選擇的餘地,隻有努力工作的份兒。當然,這時要想在工作中尋找到樂趣幾乎是不可能的,如果你能在工作中找到樂趣,這就說明你的工作已經定型,你的人生勝敗已成定局了。
三十歲的人必須忠實地完成公司委托給自己的任務,切忌挑肥揀瘦。對很多人來說,有許多工作並不是自己喜歡的,也是很多工作並不適合自己的性格。
如果換個角度來看,其實,從處理瑣事中他可能培養出對事情的推斷能力。
不過,這個時期與二十歲時所做的工作還是有所區別的。當你在二十歲時,自己隻是公司中的一個最小的職員,所以做的事情也是七零八落的,而到了三十多歲時,一般都會得到科長或主任之類的頭銜,那麼這時就可站在一個更高的角度,從一個更廣闊的視野來觀察問題。
下麵以筆者自身的經曆來舉例作個說明:我是我們公司的一名技術人員,當時我從大阪回到東京,由於那時我剛回到東京,沒有什麼像樣的工作可以做,一直到來年,因為某個機遇,我進了電視台工作,從那時候起我就一直辛苦地工作,勞動的強度超過了人們想象的範圍。當時日本的情況正處於從收音機時代向電視時代轉變的過程。在特別忙的時候,我一周得負責十八個節目。在正常情況下,我一周是負責一個電視節目、一個收音節目,外加輪流值夜班。所以我在一周不得不完成十八個節目那樣的繁忙時期,我經常是忙得頭昏眼花,根本沒辦法休息。
因為有些電視節目得到各個地方進行外景拍攝。因此,我就得白天在東京的工作室製作節目,等這個節目製作完成之後,又得跳上汽車趕往外景拍攝地,一直到午夜才能到達。到了第二天早上,外景拍攝組又會到其它地點去拍攝,而我卻不得不又趕回東京的工作室,抓緊時間製作節目,到了晚上又乘汽車趕往外景拍攝地搜集資料。當時的我就這樣日複一日,而且是疲憊不堪。這段時間,我還得協調節目與節目之間的安排、查閱相關的資料,再加上又有人拜托我每周寫三十分鍾的電視腳本,所以有時我自己也不清楚自己是在什麼地方睡覺、在什麼地方吃飯。
不過,最讓我頭痛的還有上班打卡的事情。因為我是在錄音工作室工作,所以理所當然應該規規矩矩地出勤並打卡,但實際上有很多時候我是到外地出差,所以不能打卡。有時候幾件事情堆在一起,所以加班更是常有的事,也因此每周的工作時間並不下於一百個小時,所以說公司的上下班時間對於我來說已經不再適用了。
但卻因為我無法和其他同事一樣正常打卡,所以不能申請加班費。這對公司當然是一件極大的好事,但對我來說卻是一筆不小的損失。不過,最終我還是選擇了忙碌的工作,並沒有因為加班費的問題而懈怠自己的工作。
在小事中培養自己的洞察力
一位奧運會的排球教練這樣說過,他說男排選手可以在練習中逐漸培養一種勇往直前的精神和勇氣,而女排選手則不一樣,她們在三天左右的訓練後,要休息一天,而且還要為她們加油打氣,來提醒她們是世界級的選手並鼓勵她們向困難挑戰。三十歲的男子就如男排選手一樣,可以在自己的工作中尋找前進的動力。雖然這個時期的工作大多一樣雜亂無章,不過我們也可以從一些平凡的小事中推斷一個人對大事的處理方法和處理態度。
有一種“股長政治”的說法,有科長、部長之類頭銜的人在處理問題時,隻不過是把自己的名字簽上而已,而真正處理問題的人則是最基層的股長之類的人。又如,在舉行宴會或接待客人時,部長一般隻是小聲地吩咐一聲股長“拜托了”。而股長才是負責實際工作的人。這樣的情景在日本的公司、政府機構中正是司空見慣了。
換句話說,部長、科長隻不過是把握資金的流向問題以及公司整個大方向的問題,卻不直接處理資金的具體使用以及實際性的問題。股長要在這種宏觀思想的原則下具體處理資金問題,但他卻不能隻根據個人的意見隨意使用資金,所以部長、科長以及股長之間是相輔相成的,他們各司其職、互相合作。
而且,從這些工作中,股長還可推斷出部長、科長的性格,和他們對公司的工作態度及處事原則、方法。有的部長在支配資金時大手大腳,但他卻對整個公司的資金流向了如指掌,即使本部門出現赤字,他也可以通過各種方法或通過其它部門來填補赤字。有的部長之所以這麼大手大腳,他隻不過是想給總公司一個忙碌的印象,以便來年得到總公司更多的經濟援助。可見,從這些日常工作中,也可以推測出一個人的性格和處事方法。
我們在閱讀英雄偉人傳記時,都會覺得他們所做的事業都是驚天動地,具有很大的曆史意義。這時,也許我們會認為他們是不屑於一些日常瑣事的吧。其實,恰恰相反。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他們在處理日常瑣事時都做得非常好,正因為他們是從日常的瑣事中培養出一種堅韌不拔的性格,所以可以說他們的成就都得歸功於這些所謂的小事。拿破侖成功的第一步便是他是一名十分出色的大炮射手,因為他的射擊技術堪稱一絕。豐臣秀吉被稱為“百姓之子”,他在年輕時工作得特別賣力,被認為是一個非常能幹的年輕人,他當時對各種道具的使用方法了如指掌,而且能迅速地計算出在建造城牆時所需要的人手、工具、材料等各種條件。在他們的心中,他們並沒有看不起“打雜”之類的工作,相反地,他們的成功正是因為他們是“打雜”高手。
在工作中塑造自己的人格
在麵對三十多歲的工作,最需要的精神就是不要對工作挑肥揀瘦,要認真對待分配給自己的每一項工作。而且,最好是和同事們一起努力,完成一項工作後要積極主動地要求下一項工作。不要過分在意上司或其它人對自己的評價如何,否則,自己的工作積極性會受到很大的打擊。
人在二十歲時有一段叛逆時期,但是到了三十歲之後,自己的思想也逐漸趨於成熟,所以人在年輕時要充分的運用時間來發掘自己的潛能,並為自己的將來作好更充分的準備。
人從懂事以後,就會逐漸培養自己各個方麵的人格,比如才能、思考力、學習、娛樂等,而這些人格特點都會在三十歲以後時表現得淋漓盡致。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人格,有的人能夠透過工作培養出堅韌不拔的性格,而有的人則隻會失去自信、挑肥揀瘦。
人就是這樣逐漸形成自己特有的性格。但如果一個人成天無所事事,那麼他也不可能形成完全意義上的人格。所以我們可以在工作中通過交談、思考、受傷、信賴、憎恨、哭泣、笑容等各個方麵的具體行動,來使我們的人格逐漸趨於完善。
當然任何事在其最初發展期,由於一切都還未定型,所以就可能會出現更多的可能性、偶然性甚至戲劇性的結果。人也是一樣,在三十歲的這一個階段,就好像剛出土的嫩芽,也會有很多可能性出現在以後的人生中,而這些可能性的結果隻有靠工作才能得以顯現。如果你是在二十多歲時就結婚了,也許你的第一個孩子出生時你還未滿三十。
不過,結婚之後就得麵對一些不可避免的現實問題比如買房子,這就要花很多時間和精力去尋找自己喜歡的房子,而且還要花很大一筆錢,一般的夫妻都得借錢才能買下自己的第一棟房子,但這也意味著未來的負擔更重。因為借的錢是不能不還的,也許到了後來連自己也覺得厭煩這樣的日子,以前那美好的夢想也許會一天天地消失,現實也會對自己的夢想造成很大的打擊。
不過,人在二十歲時,對公司分配給自己的工作也會認真地完成,這樣就可以通過身體來體驗工作,對社會各個方麵的縱橫關係也能有一定的理解。也可以說,二十歲是一個打基礎的階段。同樣道理,二十多歲的戀人之間也是一個相互了解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對異性的了解是從無知到相知,並逐漸更加全麵、深刻地了解自己的戀人。
而到了三十歲左右時,就得開始成家立業,把自己的家庭安頓下來,為家人提供一個穩定的生活環境。所以三十多歲的男人應當具備一定的觀察、判斷能力,在工作中通過自己的判斷來提高工作業績。
到了三十多歲後,有的人仍是一個普通的職員———也有不少人已被提升到管理職位上去。即使是已經被提升到管理職位上去,雖然工作的內容可能與以前有一定的差別,但工作態度還是應該和以前一樣才對。
下麵舉個例子來對此作一說明。比如某公司要把貨物運送到其客戶處,通常要花六十分鍾的時間,一般要兩個人來完成這一任務,而這兩個人中,你就是資格較老的一個,另一個比你更年輕一些。但是,這時的實際情況卻是,隻有兩個人是不能完成這一任務的。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你們二人並未完成任務並被科長罵了一頓,一般的人就會對科長很反感並且會悶悶不樂地喝悶酒,有時甚至還帶那個比你更年輕的人一起去發牢騷聊天甚至一起釀酒。
但是,一個會處世的人則不會這樣做,他會考慮如何才能說服公司,用最恰當的方式向公司方麵反映人手不足的事實。當然,他在向公司解釋之前自己必須進行充分的了解,在發現即使自己竭盡全力仍然無法完成任務後,才能說服公司委派更多的人手。
就剛才所舉的例子而言,你們兩人必須在自己盡了最大的努力後才能要求公司多派人手來幫助完成任務。不能隻顧一味鬧著“完成不了任務”這種做法是極不明智的。正確的做法應是向公司提供有說服力的數據,並向公司說明,如果不采取補救措施,就會對公司造成損失。隻有這樣,才能說服公司,得到應有的援助和支持。
但是,即使是公司再派一人來支持,有時也會由於其它偶然的原因致使無法如期完成任務,比如說由於施工而造成道路堵塞等意外情況。這時,一般的人都會欣然接受這一事實而滿不在乎,但一個優秀的人則會考慮到事情的各個方麵,他會想到,如果以前隻花六十分鍾的時間而現在得花九十分鍾的話,那麼往返就得多花一個小時的時間,這樣的浪費又會對公司造成多少損失等等。
對日本人來說,他們是不管這種突發的狀況的,他們隻看重自己公司與客戶之間究竟有多遠,至於中間的各種意外情況,當事人應理所當然地克服。因為他們認為,自己是繳了稅才修成公路的,所以本公司有權利用自己的汽車在公路上自由行駛,也就是說,他們認為公路不應該給自己的業務帶來任何麻煩,隻應該為自己提供方便。因此,如果道路真的堵塞,你一定要有憑有據地向公司說明實情,以便得到公司的理解。否則,即使增加了一個人手,仍然不能按時完成任務並給公司造成損失,這樣你就必須負起責任。
如果自己被科長委派去運送貨物,本來平時來回隻需兩個小時左右的時間,但你最近卻花了更多的時間,這肯定會被科長發覺。這時,如果科長不相信是由於道路引起的時間耽擱,你絕不能氣憤地叫他一起去親自看看,隻能盡量解釋,不過,最好的辦法還是自己盡量尋找另外的道路以防止道路堵塞給公司帶來的損失。這就是我們通常說的“在工作中培養觀察能力”。
這樣,人在三十多歲時,就可以由各式種樣的工作來培養自己的觀察能力。而到了四十多歲時,自己在公司的工作就會比較穩定,工作的目的和性質也會更明確。
2.搏擊職場
三十多歲這一段時期可以說是一個人自立門戶或升職的最好時機,但是,如果自立門戶或升職的理由僅僅是由於自己覺得現在的工作沒有樂趣,那麼這不能說是一個機會,而是一個危機。如果連普通的工作都做不好便想要自立門戶,那麼這樣的人也是不太可能取得成功的。
為什麼三十歲這段時期被稱為“最後的機會”?
3/8這個數字應怎麼來解釋呢?
對於這個問題各位是怎麼去解釋的呢?
“先分成八等分,再取其中的三等分”。
的確是這樣。不過,還有你其它的思考方法嗎?……這時,也許你隻是能沉默不語,找不到其它的思考方法。
但是,我們也可以從另外的角度來分析這個數字:1/8+1/8+1/8
也就是說,把三個1/8相加便為3/8。這種方法與“先分成八等分,再取其中的三等分”的方法有所不同,它的分別是從不同的角度來分析同一個問題。
下麵我們再把這兩種方法引申一下。“先分成八等分,再取其中的三等分”這種方法可以表示為:1÷8×3
換句話說,就是把一個圓分為八等分,再取其中的三等分。但是,1/8+1/8+1/8=3/8就可以看成是有三個圓,把每個圓都分成八等分,再分別從每個圓中取出一等分,這樣也可以得到3/8。
有的學生的學習成績很好,有的卻不好,這主要是看他們能不能從多個角度來考慮問題。比如,如果不能用1÷8×3=3/8這個角度來解決問題,他就應當從另一角度來解決問題,比如用1/8+1/8+1/8=3/8這一個方式。這些都是最基本的知識,一個學生成績的好壞主要取決於他們對基礎知識是否掌握得紮實。
同樣道理,三十多歲的人也應當對相應的基礎知識掌握牢固。一個處於三十歲這一年齡階段的人應當掌握很多知識,具有相應的能力。比如,除了體力和幹勁之外,他還必須應用在學生時代學習到的基礎知識和思考能力,並對自己工作要有一定的認識,要善於處理與上司、前輩、同事之間的人際關係,要對自己的公司有一定的認識和了解。如果結婚、生子後還要有很強的責任感。總之,處於三十多歲這個年齡層的人應具備各方麵相應的能力。
正是因為這個年齡層的人具有這些特點和條件,所以處於這一年齡階段的人可以說是人生中轉職或創業最後的機會。因為一般二十多歲的人大都尚未結婚,所以他們創業或轉業的原因多半是因為自己心情浮躁之故或不喜歡自己的工作之類的原因。而且,他們即使失敗了也沒什麼大不了的。
但是,三十多歲的人創業或轉職的原因多半是因為自己想超過周圍的人或由於養家糊口的責任感之類的原因,這時如果他們失敗了,後果就相當嚴重。
我們先來看一下一個人究竟應該怎樣在社會中生活下去。恐怕每個人都期待自己能在一個更新的天地裏充分地發揮自己的能力。
能夠滿足這種期望的創業、轉職恐怕是最為理想不過的辦法了,但我在三十多歲時卻沒有碰上這樣的好運氣,可以說筆者的例子是個失敗的範例。不過,那時我的工作還做得不錯,在開拓新的環境時也取得了別人的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