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古籍記載,自夏至西周滅亡(約公元前2100年到公元前771年),共約一千三百多年的曆史。商代以後,形成了地域廣闊經濟發達的奴隸製國家,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大國之一。經商至西周,奴隸社會的各種製度得到了充分的發展。
舜去世以後,禹所在的夏部落的貴族擁戴禹的兒子啟繼承了禹的位子,由此建立了中國的第一個國家、第一個奴隸製王朝——夏朝。
夏啟剛登上王位,有許多部落不服。有一個部族首領叫做有扈氏,首先出來指責夏啟:“先王已經指定了伯益為紀承人,你應該把王位還給他!”夏啟大怒。不久,雙方在甘澤發生了戰鬥。這仗一直打得血流成河,天昏地暗。在當時看來,有扈氏是師出有名,他們的戰士越戰越勇,夏啟的部隊被打得七零八落,幾乎全麵崩潰。
夏啟的臣子建議他趕快補充人員,重整軍容,準備第二次戰鬥。可是夏啟聽了卻搖了搖了頭。他心裏明白,不少人並不讚成父死子繼的辦法,所以不肯擁護他,這個時候再打仗,勝利並沒有把握;想要得到勝利,首先要收服人心。於是夏啟對自己從嚴要求,做一個賢明的國君。他生活儉樸,反對鋪張浪費,吃飯隻吃普通的蔬菜,睡覺隻鋪粗糙的舊褥子;除了祭神以外,他不許演奏音樂來作為娛樂。她還愛護小孩,尊敬老人,任人唯賢。誰有本領,就趕快請來加以重用;誰懂得武藝,就趕快請來叫他帶兵打仗。夏啟這樣收買人心,真的產生了效果,才過了一年,他的聲譽就大大提高了。人們常常說:“夏啟真不愧是夏禹的好兒子,天下就應當交給像他這樣的人來治理。”就這樣一傳十,十傳百,遠近的人們都知道夏啟是個賢君。
夏啟看到人心已經倒向他這一邊了,就又一次發動了對有扈氏的戰爭。結果有扈氏戰敗,他本人也做了俘虜。除去了有扈氏,夏啟去了一塊心病。夏啟宣布:將有扈氏放逐草原地區去做放牧牛羊的奴隸;所有俘獲的俘虜,分給夏朝的官兵當奴隸。這一招確實是殺一儆百。縱然還有不少部落首領心裏不服,可誰也不敢再說一個“不”字。
夏啟終於坐穩了江山,父子相傳、兄終弟及的家天下製度終於形成。這也標誌著我國原始社會晚期的氏族公社製度已經被徹底破壞,私有財產製度正式確立,階級開始出現,奴隸社會開始形成,國家的雛形也開始出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