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時,齊國的孟嚐君是以養士而聞名的相國。他的真誠待人,感動了一個具有真才實學而又十分落魄的士人——馮諼。馮諼在受到孟嚐君的禮遇後,決心為他效力。一次孟嚐君準備讓人到其封地薛邑討債,問誰肯去,馮諼說:“我願去,但不知用催討回來的錢,買什麼東西。”孟嚐君說:“就買點我們家沒有的東西吧!”馮諼領命而去。
馮諼來到薛城,發現這裏的老百姓聽說收賬的來了,都叫苦連天。收了兩天,隻收上來一部分錢,馮諼仔細一調查,得知這裏的老百姓生活的確很貧苦,許多欠了孟嚐君賬的人,根本還不起賬。於是馮諼特意把老百姓召集在一起,對他們宣布說:“孟嚐君放賬給你們,本意是救濟你們,並不是貪圖錢財。我來收賬,是因為他養了三千多門客,錢不夠用。但是在臨來之前,孟嚐君囑咐我,能還賬的,你收;暫時還不了的,就緩收;真正還不起的,就把債券燒了,一概免了!”眾人一聽,齊聲高呼:“孟嚐君真是我們的恩人!”
孟嚐君聽馮諼回來向他彙報,說隻收了一部分錢,把大量的債券都燒了,孟嚐君頓時臉上變了顏色,說:“隻收回這一點錢財,怎麼能養活三千門客呢?誰讓你自作主張燒債券的?我一直以為你有什麼特殊才能,按最高的待遇招待你,您就這樣為我做事嗎?”
馮諼說:“您別生氣,那裏的百姓非常窮苦,您留著債券也收不回來,還不如燒掉,換取老百姓對您的感激。我走時,您曾說,這裏缺什麼,就給您帶什麼回來,我認為這裏最缺少的不是錢財,而是民心,我就給您買回來了。”
孟嚐君無可奈何,隻好恭維說:“先生眼光遠大,佩服,佩服。”
然而過了不久,孟嚐君的名聲果然大了起來,秦國國君原想得到孟嚐君,可孟常君離他而去。現在見孟常君在齊國名聲越來越大並受到重用,就派人到齊國散布謠言,說孟嚐君收買人心,名聲比齊國國君都大,齊國國君的位子要讓給孟嚐君做了。齊國國君聽信謠言,立即罷免了孟嚐君的相位,叫他回自己的封地。
孟嚐君被革職了,交出了宰相大印,往日的三千門客一下子幾乎全散了,隻有那個燒了債券的馮諼寸步不離地跟著他。孟嚐君感到十分淒涼。
後來,馮諼駕著車子,和孟嚐君一起回封地薛城。薛城的老百姓聽說孟嚐君回來了,都從家裏出來,到大路上迎接他。他們有的帶著瓜果,有的帶著雞鴨,有的提著酒漿。孟嚐君見到這種情景,感激得掉下了眼淚,心服口服地對馮諼說:“先生替我買回了民心,您的確為我買來了最重要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