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7章 1、秦始皇統一全國(1 / 1)

秦朝的疆域,東到大海,西到隴西,北到長城一帶,南到南海,大大超過了前代。秦朝是中國曆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國家。漢代初期的西漢是我國第一個統一強盛的帝國,國力強盛、人民安樂,呈現出一派太平盛世的景象。後期的東漢王朝宦官、外戚交替掌權,造成社會動蕩,政權不穩,最終分裂亡國。

公元前247年,做了三年秦王的莊襄王去世,13歲的嬴政即位。當時,呂不韋在朝中握有重權。因為嬴政年少,不能處理政事,致使呂不韋以相國身份專權,並被尊為“仲父”。秦王嬴政處於傀儡的地位。

公元前239年,嬴政命其弟成嬌率兵進攻趙國,成嬌趁機發動兵變,結果被嬴政派兵平定,將成嬌及其部下全部處死。嬴政初步鞏固了王位。

公元前237年,嬴政年滿23歲,他免除了呂不韋相國之職,剝奪了其軍政大權。第二年,呂不韋飲鴆自殺。至此,嬴政徹底鞏固了自己的權力,為其統一六國作好了準備。

嬴政在親政後,用了大約九年的時間,確立自己的絕對權威。對六國的鬥爭也由先前的蠶食改為吞並。他根據李斯的建議,確立了“先取韓,以恐他國”的策略。從公元前230年起,嬴政全麵發動了兼並六國的統一戰爭。

戰國後期,七雄中隻有趙國可以勉強與秦國抗衡,但是公元前262年的長平之戰,趙國慘敗,四十萬趙軍被坑殺,趙國實力大損,其他國家更加無力抵禦秦國的進攻。

嬴政親政,更把削弱趙國的軍事實力作為統一的重要一步,並於公元前236年和公元前232年先後兩次進攻趙國,但由於趙國大將李牧的英明指揮而沒有成功,不過也使趙國的實力大為削弱。

公元前230年,秦王嬴政令內史騰率領大軍轉而進攻韓國,韓國幾乎沒有進行任何抵抗,就被秦軍迅速攻下其都城新鄭,並俘虜了韓王安。韓國滅亡,秦國在此設穎川郡。

第二年,即公元前229年,秦王嬴政派大將王翦率兵從上黨進攻趙國,趙國仍然由李牧率兵抵抗,雙方相持達一年之久。於是秦國使用反間計,以重金賄賂趙王寵臣郭開,向趙王誣陷李牧,結果李牧被罷,後被處死。這樣,趙國無人可以統兵抗敵,於是,王翦在公元前228年俘虜了趙王,並攻入趙國都城邯鄲。趙國滅亡。

公元前226年,秦王嬴政派王翦、王賁進攻燕國,攻陷燕國都城薊,俘虜了燕王,建立了中國曆史上第一個統一的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秦。